日本用iPS细胞培育出“微型下颌骨”

参考消息网7月4日报道据《日本经济新闻》7月3日报道,京都大学iPS细胞研究所副教授池谷真领导的研究团队利用人类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细胞),成功培育出可复制部分颌骨的“微型器官(类器官)”。当这种类器官被移植到缺失颌骨的小鼠体内时,其与周围骨组织融合并实现组织再生。这项研究旨在为因患病而缺失下颌骨的患者提供治疗方案。

下颌骨在咀嚼和发声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患病或受伤而下颌骨受损会显著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骨移植手术、人工骨以及植入物等,但这些方法往往给患者带来较大负担,或在相容性方面存在问题。

该研究团队通过收集人类iPS细胞并进行三维培养,成功构建了下颌骨前体细胞块。在添加特定蛋白质的情况下,形成了直径为1至1.5毫米的下颌骨结构。

研究人员在将构建好的颌骨移植到免疫缺陷小鼠体内时发现,这些小鼠不会排斥人类细胞。该颌骨与小鼠颌骨缺失的部位融合,且研究人员在4周后确认颌骨再生。池谷副教授解释说:“(实验中使用的颌骨)不含任何动物源性成分,因此可以轻松应用于人体。”

京都大学iPS细胞研究所特聘助理教授本池总太表示:“此次建立的类器官制造方法有望推广至其他骨组织再生领域。”

该研究成果已于7月2日发表在英国《自然-生物医学工程》杂志上。(编译/刘林)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5

标签:科技   日本   细胞   小鼠   器官   京都   缺失   患者   人类   组织   副教授   研究人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