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丹红慰乡愁!华藏寺东坡手植古荔熟,故乡人代他尝尽这份甜

故人送我东来时,手栽荔子待我归。

荔子已丹吾发白,犹作江南未归客。

——宋·苏轼《寄蔡子华》

当年苏轼远行天涯

一封诗简寄回故园

字字浸透思乡血泪

他宦海沉浮

足迹遍布大江南北

尝过岭南荔枝的甘美

却终其一生

再未能回到故乡

亲口品尝华藏寺枝头那抹

由他亲手种下的丹红

↑松江镇华藏寺荔枝树。


时光流转近千年的盛夏时节

在苏轼的家乡东坡区

古荔枝树伸展虬枝

累累红果压弯了枝条

这香气

已在此萦绕了九百余载

今日(7月6日)

东坡区松江镇华藏寺内人声鼎沸

“东坡荔枝品鉴会”在这里举行

百余名市民游客汇聚树下

品尝苏东坡手栽的荔枝果实

人们在此品尝的

岂止是荔枝的滋味?

更是苏东坡留在故土的

一缕鲜活魂魄

苏东坡一生在黄州、惠州、儋州写过关于荔枝的诗词20首。这小小的鲜果,承载着他生命中至甜与至痛的复杂况味。


“今天特意带小朋友过来尝一尝传说苏东坡亲手栽下的荔枝树,感受东坡文化。”活动现场,赵女士的话语道出了许多参与者的心声。


“我是在网上看到的这个活动的预告,今天一大早就过来了,荔枝的味道很不错。”杨女士的赞叹,是舌尖对这份穿越时空甘甜最直接的回应。

这株傲然挺立于华藏寺的苍劲古荔

相传正是当年东坡先生亲手植下

九百余载风霜雨雪

古树历经沧桑

却依然年年挂果

丰盈如初

荔枝之于东坡,是口腹之爱,亦是心灵寄托。当他流落岭南,在“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惠州一绝》)的豁达吟哦中,那火红的果实成了困顿生涯中最明艳的慰藉;而当他追溯历史,发出“颠坑仆谷相枕藉”、“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荔枝叹》)的深沉喟叹,荔枝又成了他心系苍生、痛陈时弊的沉重载体。这小小的鲜果,承载了东坡先生生命中至甜与至痛的复杂况味。

今日华藏寺的浓荫下

古树无言

却仿佛一位睿智老者

静观人间烟火

人们围坐共享荔枝甘美

欣赏着舞台上演绎东坡轶事的精彩节目

感受着一种超越时空的奇妙连接

唇齿间的清甜仿佛一条无形的丝线

将当下与北宋

将凡俗日常与东坡那

“此心安处是吾乡”的

旷达精神悄然贯通

东坡文化

不仅存于泛黄的书卷

庄严的祠宇

它更在这颗颗亲手抚育的果实里

在百姓围坐共享的甘甜中

在烟火人间里获得了最蓬勃的生命力

华藏寺古荔的年年红熟,恰似一种无声的昭示:纵使人生逆旅多风波,亦当如这古树般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在尘世中寻觅并创造属于自己的那份笃定与清欢。


#今日互动# 若东坡先生穿越千年,尝到这故乡古树结出的荔枝,他会吟出怎样的新句?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奇思妙想!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7

标签:美文   东坡   故乡人   乡愁   千年   荔枝   岭南   松江   惠州   况味   果实   甘美   鲜果   旷达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