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青石:若朱枫按我的方式撤离,吴石不会牺牲,蔡孝乾也不会有事​

1947年深秋的台北街头,基隆港的暮色中,一个穿着普通布衣的年轻人正小心翼翼地将一卷情报塞进牙膏管。这个看似寻常的动作,却在日后的历史长河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他就是刘青石,中共台湾地下党的最后幸存者,一个用半生孤独书写信仰的隐秘战士。也正是他,在晚年感叹:“当初如果朱枫按照我的方式撤离,吴石就不会牺牲,蔡孝乾也不会有事了。”

他口中的“方式”到底是指什么呢?别急,咱们一起看看这段历史吧。



1923年,刘青石出生在基隆一个普通渔村,家门口就是翻滚着浪花的海港,可他从小见惯的不是渔获满仓的喜悦,而是日本殖民者的横行霸道。渔船被强征、渔民被打骂,这些场景像钉子一样扎在他心里,让这个海边长大的少年早早埋下了反抗的种子

1940年,17岁的刘青石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和同学唐志堂等人在东港策划了“毒井事件”,他们想给日军驻地的水井投毒,教训这些侵略者。可计划没能成功,行动败露后,刘青石被日军逮捕,一关就是5年。

日军为了逼他招供同伙,用尽了狠招:寒冬腊月里,一桶桶冷水劈头盖脸浇下来,冻得他浑身发紫;用棉球死死塞住他的鼻子和嘴巴,让他差点窒息;还把他关在阴暗潮湿的牢房里,几天不给饭吃。可无论遭受多大折磨,刘青石始终咬紧牙关,没吐露半个字。

这份牢狱之灾,没磨掉他的骨气,反而让他彻底看清了殖民统治的残酷本质。

1945年台湾光复后,目睹国民党军队在“二二八事件”中对平民的血腥镇压,运河里漂满尸体的惨状,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1947年秋,24岁的刘青石以“跑单帮商人”身份加入中共台湾地下党。他独创的“牙膏藏信法”堪称绝技:将密写情报卷成细条,严丝合缝地嵌入牙膏管内,再用挤出的膏体封口。

这种看似简单的伪装,却让他在台海间往返好几十次从未失手。基隆到上海的走私船上,他装作普通的布匹贩子;台北码头的检查站里,他和宪兵套近乎聊家常。每次任务都像在“刀尖上跳舞”,但他总能化险为夷。

1949年,台海两岸的局势像闷罐一样紧绷。国民党在沿海布下层层封锁,每一个港口都布满了盘查的军警,地下交通员的每一次出行,都像是在鬼门关前打转。

26岁的刘青石,正背着一份关系到后续作战部署的重要情报,从基隆搭乘走私船赶往舟山,这趟看似常规的情报传递,却在沈家门港遭遇了他从未经历过的险情。

彼时的沈家门港,渔船、货船挤得满满当当,烈日把码头的石板晒得发烫,空气里混杂着鱼腥味和汗水味。刘青石打扮成跑单帮的布匹商贩,情报被他用特殊药水写在点心包装纸上,藏在行李最里面。

他心里清楚,这种密写药水最怕高温,可那天的太阳毒得反常,船刚靠岸,他就发现包装纸边缘隐隐透出了字迹,坏了,药水在暴晒下显形了。

还没等他想出补救办法,两名荷枪实弹的检查员已经走到跟前,眼神锐利地扫过他的行李。“打开看看!”冰冷的命令让周围的空气都凝固了,旁边几个商贩吓得不敢出声,都怕惹祸上身。

换作旁人,此刻早该慌了神,可刘青石这些年在刀尖上讨生活,早就练出了遇事不慌的本事。他没有丝毫犹豫,笑着上前一步,主动把行李拖到检查员面前,麻利地解开绳子。

“长官辛苦,都是些不值钱的布料和点心,要运去舟山做点小生意,您仔细查。”一边说,他一边故意把那张藏着情报的包装纸露在外面,手指还随意地拨弄着。

检查员的目光落在包装纸上,刘青石心里捏着汗,脸上却依旧平静,转头跟旁边一个相熟的商贩聊了起来:“今年这天气真邪门,热得能把东西晒化,你这海鲜可得赶紧脱手。”

那商贩也机灵,顺着话头接了下去,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聊起了行情,完全不像有猫腻的样子。检查员盯着包装纸看了半天,只当是普通的包装纸被太阳晒得变了色,加上刘青石态度坦然,没有丝毫躲闪,翻了翻其他行李没发现异常,就挥挥手放他过去了。

直到走出码头,刘青石后背的衣服已经被冷汗浸透,他不敢停留,快步找到接头人,把情报安全交了出去。

这次脱险,靠的不只是运气,更是刘青石多年地下工作练出的胆识和应变。那些年,他往返台海数十次,每次都要面对突如其来的盘查,早就摸透了检查员的心理,你越慌张,越容易被怀疑;反而从容不迫,主动配合,才有可能蒙混过关。

他藏情报的方法也在不断改进,从最初的牙膏藏信,到后来的包装纸密写,每一次都是在和敌人的较量中积累经验。

可刘青石心里清楚,沈家门港的险情只是一个开始。

1949年下半年,国民党在台湾的白色恐怖越来越严重,地下党组织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蔡孝乾等核心人物的行踪已经引起特务注意,叛徒的出现更是让整个组织岌岌可危。

他这一次能侥幸脱险,但下一次的考验只会更残酷,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台湾岛上悄然酝酿,而他和无数地下党员一样,即将踏入更凶险的境地。



1950年初的台湾,白色恐怖的阴影压得人喘不过气。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特务的身影,通缉令贴满了墙角,地下党员的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此时,完成与吴石将军情报交接的朱枫,正急着撤离台湾,而负责为她筹划路线的,是土生土长的地下交通员刘青石。

作为在基隆海边长大的本地人,刘青石对台海的航线、港口的盘查规律了如指掌。他给朱枫摆了两条路:

一条是他跑了多年的海路走私线,找同乡的渔船,夜里从偏僻小港出发,绕开国民党的大港口封锁,虽然要等潮汐,路上得耗上几天,但胜在隐蔽,船上都是知根知底的熟人,不容易出岔子。

另一条是走官方通道,拿着吴石将军签发的特别通行证,坐军机去舟山,再转道回大陆,这条路速度快,几天就能到家,可风险也明摆着:吴石身居国防部参谋次长高位,早就被特务盯得紧,这么高级别的通行证,一旦出事就是铁证。

刘青石掰开揉碎了劝朱枫:“走私船我走了不下几十次,上次带情报去舟山,沈家门港那么严都混过去了。这些渔船天天在海上跑,跟检查站的人表面上都过得去,没人会深究。军机看着风光,可每一道手续都要留记录,特务只要顺着线索一查,一抓一个准。”

他还特意说起自己的经验,走私船都会装些杂货做掩护,人藏在货堆里,遇到巡逻艇也能应付过去,比官方路线稳妥多了。

可朱枫有自己的顾虑。她在台湾待的时间不长,对民间走私路线不熟,心里没底。而且她身上还带着关键情报的备份,想着早一天回到大陆,情报就能早一天交到组织手上。加上她觉得吴石将军的身份够硬,签发的通行证应该没人敢细查,权衡之下,还是决定选快速通道。

刘青石见劝不动,心里直犯嘀咕,却也只能尊重朱枫的选择。他没想到,这个看似“高效”的决定,真的成了引爆危机的引线。朱枫拿着通行证刚到舟山,就因为叛徒出卖被捕了。特务在她身上搜到了通行证,顺藤摸瓜就查到了吴石头上,直接冲进吴家搜出了通行证存根。

这张小小的通行证,像一条锁链,把朱枫和吴石紧紧捆在了一起,也彻底暴露了台湾地下党的核心联络网。

吴石将军被捕后受尽酷刑,始终坚贞不屈,最终壮烈牺牲朱枫也在狱中遭受百般折磨,没吐露半个字,最后倒在了刑场。

更让人痛心的是,随着两人的暴露,特务顺着线索大肆抓捕,蔡孝乾等核心人物相继被捕,其中蔡孝乾的叛变,更是让整个台湾地下党组织遭到灭顶之灾,400多名党员被捕,高层几乎全部遇害。



蔡孝乾叛变的消息很快就在台湾地下党中传开。刘青石知道,大难临头了,他赶紧带着四位战友,钻进了花莲月眉山的公墓深处。这里荒无人烟,废弃的空棺材成了他们临时的家,厚厚的腐叶和齐腰的野草,成了最好的藏身之处。

往后的4年,日子过得像在刀尖上熬。他们白天不敢露面,只能趁着夜色摸进附近的山林,采野果、挖地瓜充饥,遇到冬天,就靠藏起来的地瓜干和野菜勉强活命。

特务的搜捕从没停过,山林里时不时传来警犬的狂吠声,每次听到,几个人就赶紧钻进棺材里,大气都不敢喘,连呼吸都得轻轻的,生怕一点动静就招来杀身之祸。

物质上的苦还能扛,心里的煎熬才最磨人。每天都活在恐惧里,不知道下一秒会不会被发现,更不知道外面的亲人怎么样了。

可最让刘青石心寒的是同伴吴金堂的背叛,吴金堂实在熬不住对家人的思念,念叨着“老婆孩子在外面讨饭”,偷偷下了山,一到山下就向特务自首了。这一下,刘青石的父母、妻子、弟弟全被抓了进去,特务拿着他家人的性命当筹码,逼他投降。

1954年,走投无路的刘青石下山了,等着他的是中统特务郭维芳。

对方脸上堆着笑,说要“帮”他:假意接受策反,回大陆给台湾当特务,就能放了他家人。刘青石心里跟明镜似的,这哪是帮忙,分明是借刀杀人的毒计,要是他回去没按特务的意思来,共产党会治他的罪;要是按做了,又对不起自己的信仰。

可他转念一想,自己是少数活下来的地下党员,蔡孝乾叛变、组织被摧毁的真相,总得有人告诉组织。

1956年冬天,刘青石带着特务给的密写药水,踏上了回大陆的路。刚到深圳口岸,他就走到海边,把那瓶藏着阴谋的药水拧开,全都倒进了海里。海水卷着药水消失在远方,他心里的石头也落了地,这是他对信仰最实在的承诺。

可等待他的,不是英雄的礼遇。他被送到了北京郊区的清河农场,一待就是22年。每月几十块钱的生活费,够买些粗粮和日用品,却填不满心里的委屈。

他和其他有类似经历的人一起种地、干活,日复一日的辛苦劳动,加上旁人异样的眼光,让他好几次都想一死了之。但每当夜深人静,战友们的身影就会浮现在眼前:

吴石将军被酷刑折磨得双目失明,还在背诵诗句;朱枫宁死不屈,吞金自尽留下血书;还有曾经的领导蔡孝乾,叛变前那个佝偻的背影,成了他心里永远的痛。

一想到这些,他就告诉自己,得活着,得把真相说清楚。

1983年,平反通知书终于送到了他手上。56岁的刘青石,手都抖得握不住那张纸,27年的委屈、屈辱和孤独,在那一刻全化作了无声的泪水。恢复党籍后,他被安排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日语,日子总算安稳了,可他心里最牵挂的,还是留在台湾的亲人。

后来,两岸能互通了,他终于见到了妻女。可当女儿看着他,冷冷地说出“我不认识你”时,刘青石的心像被狠狠扎了一刀。这比当年在监狱里受的苦、在墓地里受的怕,都要让他难受。

他这一生,守住了信仰,守住了秘密,却没能守住最亲的亲情。但他从不后悔,因为他对得起那些牺牲的战友,对得起自己当初入党时的那份初心。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4

标签:历史   牺牲   方式   刘青   特务   台湾   情报   舟山   基隆   检查员   药水   地下   包装纸   走私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