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不适合常出门散步?医生劝告:若过了60岁,散步时切记这几点

傍晚时分,家住北方的张大爷像往常一样,披上厚厚的羽绒服,戴好毛线帽和手套,准备出门转几圈。可刚走不到十分钟,他便觉得呼吸不太顺畅,膝盖也有隐隐作痛。

回家后,家人劝他:这大冷天的,您还不如在屋里待着暖和!但张大爷却总觉得,不出门动一动,浑身都不舒服。这究竟是习惯使然,还是科学地运动对健康的坚持呢?“冬天不适合常出门散步”,这样的说法到底靠谱吗?

其实,天气寒冷确实给中老年人的户外活动带来了挑战,但适当的散步对维持健康依旧非常重要。

医生提醒,60岁以上的老人坚持冬天散步身体有好处,但切不可大意,否则反而可能带来风险,尤其有4点一定要注意。

到底是哪4点经常被忽略?很多人只做对了“动”,却忽略了“保”与“防”。现在正值寒冬,科学散步的关键细节你都掌握了吗?看完本文,也许你会想立刻为父母调整散步计划。

冬天出门散步,对60岁以上老人是“福”还是“祸”?

多项权威研究显示,适当的运动能帮助中老年人维持身体机能、降低慢病风险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的调查指出,60岁及以上人群,如果能每天30分钟、每周累计3小时的轻度有氧活动,如散步,心肺耐力可提升8%-15%,代谢水平也优于久坐人群

散步还能缓解关节僵硬、改善睡眠、促进消化功能,是老年人首选的安全运动方式之一。

但冬季气温低、早晚温差大、空气干燥,心脑血管和呼吸道系统较为脆弱的中老年人,极易因受凉或出汗后风寒侵袭,引发感冒、支气管炎甚至心血管意外

医学数据表明,冬季猝死、心梗、卒中等突发事件的发生率较夏秋季高出12%-21%,其中一大诱因就是户外运动时未做好身体防护。

另有近期《中老年人血糖管理与营养干预研究》提到,低温环境让体温调节机制负担加重,血管一收缩,血压波动明显,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尤需警惕

因此,冬季如何安全散步、科学控强度比“能不能动”更重要。

散步虽好,冬季“4大误区”必须规避

误区一:一大早就出门,忽视温差与早高峰危机。

冬天气温最低的通常是清晨6-8点,此时血管收缩、血压升高,空气质量也往往较差。晨练“冻着了”最容易出现头晕、心慌甚至摔倒。

医生建议,最佳出门时间是上午10点后、下午3点前,避开寒冷和雾霾高发时段。且每次外出前,留意气温与空气质量预报,污染指数高于100时最好选择在室内活动。

误区二:走太快、走太久,让关节和心脏负担“加码”。

许多长辈误以为散步必须“大汗淋漓才有效果”,甚至在公园里和邻居互“拼毅力”。其实,对60岁以上的人来说,运动强度不在于步数,而在于安全与持久。

专家建议,散步时以“慢到能说话但不能唱歌”的节奏,每次20-40分钟为宜;遇身体明显不适(如胸闷、气短、关节痛),应立刻停止并及时休息

有基础病者可借助智能手环监测心率,心率宜控制在“最大心率的70%以内”(最大心率=220-年龄)

误区三:衣着无“弹性”,出汗后不换衣易着凉。

很多老人怕冷,里三层外三层裹得结结实实,却忽视散步微汗后,如外套不能及时更换,反而会湿冷渗透,加重感冒及风寒风险。

正确做法是采用分层穿衣法,运动过热及时脱掉外衣层,回家立刻更换内衣,保持干爽。临床数据显示,天气骤冷天出汗后不及时换衣着凉患病风险上升30%

误区四:忽视地滑、跌倒风险,小插曲致大麻烦。

冬天路面常有薄霜、结冰暗藏危险,尤其膝盖、踝关节较弱者,摔倒后骨折、软组织损伤风险更大。建议选择干燥平坦、人流量不大的场地;穿防滑鞋底,若有行动障碍可配手杖、护膝。

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65岁以上人群因滑倒致伤事件,冬季发生率比平时高出23%,需高度警惕。

医生建议:冬天散步,这几招更安全有效

选择安全时段,遵守“温差法则”。避开大风、低温和雾霾的清晨、傍晚。建议优选上午10点至下午3点,这段时间气温相对稳定、阳光充足,有助于皮肤合成维生素D3,降低骨质疏松风险

适度慢走,量力而行。每次建议步行20-40分钟,速度以“轻微发热、心率适中,但能自在交谈”为宜,适度加设休息点,避免疲劳作战。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者,应随时携带急救药物,散步前后测量血压、血糖。

科学穿衣,注重“排汗保暖”。内衣选吸排汗快干材质,外套用防风保暖层。运动微汗,应及时脱掉湿衣,保持干燥是冬季老年人防感冒的“生命线”

注意防跌、选地平稳。出门前穿好防滑鞋,尽量选择社区内健身步道、公园小路、广场等无冰雪积水的地面。有条件的楼内走廊、商场步道亦可作为日常替代选择。

关注自身身体信号,调整运动方案。若感觉异常(如胸口闷痛、头晕、乏力、气急或关节肿痛),立刻暂停活动并就医。慢病患者建议每次散步前适度热身,完成后也要拉伸舒缓,减少运动损伤。

适当补充营养,提升免疫力。冬季运动后,及时饮用适量温水,多摄入含蛋白质、维生素A、C、D和锌元素的食物(如牛奶、鸡蛋、深色蔬菜、核桃、坚果、豆腐等),有助于免疫恢复和关节修复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收藏以备不时之需,转发给你关心的人!

参考资料: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九版)》

《2020版中国老年健康状况报告》

《国家老年健康综合评估管理指南》

《季节与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相关性分析》

《低温环境对中老年人慢病影响研讨》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6

标签:养生   劝告   冬季   医生   心率   风险   中老年人   冬天   建议   误区   关节   身体   气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