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一候温风始,做好7件事帮心脑血管“降温”

小暑一到,

“温风至”直接把夏天调成“hard模式”,

心脑血管正在经历高温的“围攻”:

血液黏得像“藕粉”,心脏累得“直喘气”,

情绪躁得“想暴走”……

你准备好接招了吗?

快跟这份护心指南组队,

让身体在热浪里当“稳得住”的选手。

夏季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原因:

电解质失衡

高温天气大量出汗,导致电解质紊乱,血液黏稠度增加,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心脏压力剧增

在高温环境中,人体为了调节体温,皮肤血管会扩张,大量血液流向体表,导致回心血量减少,心脏负荷大幅增加。

情绪波动变大

闷热的天气容易影响人的情绪状态,变得更加容易焦躁、易怒,从而引发交感神经亢奋,心率、血压升高。

室内外温差大

室内空调的温度较低,与室外形成较大温差,室内外气温的骤然变化容易导致血管的急剧收缩或扩张,易引发心梗或脑梗。

如何守护心脑血管健康?

避暑降温

减少户外活动,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下,尤其是10:00~16:00期间;外出应做好防晒,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使用遮阳伞、遮阳帽、防晒霜等,穿浅色、透气的衣物;室内通过空调、风扇来降温,使用空调时温度不要太低,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

科学补水

主动、少量、多次饮水,不要等口渴再喝,拒绝“牛饮”;多喝白水,出汗多时适量补充淡盐水或电解质水以维持体液平衡,少喝或不喝含糖、咖啡因、酒精的饮料,以免加重心脏负担;晨起后可喝一杯温水,以补充夜晚流失的水分,降低血管黏稠度。

清淡饮食

养成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特别是富含钾、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香蕉、菠菜、番茄、坚果等,少吃冷饮、甜食和辛辣刺激的食物。

少吃冷饮及冰镇食物

过冷的食物除了会刺激肠胃,导致胃部不适外,还易引起血管收缩,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日常饮水温度应在10~40℃为宜。

适度运动

夏季可选择较为凉爽的早晨或晚上进行适量运动,避免在高温时段剧烈运动;运动后少量多次补充水分,避免迅速过量喝水;出汗后不要马上吹空调、洗澡,特别是不要洗冷水澡。

保持充足睡眠与好心情

减少熬夜,保持充足的睡眠,以维持循环系统的稳定,中午适当小睡可以缓解身心疲劳;情绪波动会导致血压升高,可通过听音乐、阅读、冥想、运动等方式排解不良情绪。

加强自我健康管理

定期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慢性病患者应谨遵医嘱、规律服药,不可自行减药、停药,如出现头晕、乏力、心慌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记者:苏珊 编辑:郑楚翘 校对:汤琪 通讯员:楚欣龙 王楠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1

标签:养生   候温   小暑   脑血管   高温   电解质   温差   血管   心脏   情绪   食物   空调   黏稠   血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