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不少研究提出,传统的“晚上十点睡觉”并不适合所有人,尤其是63岁以上的老年人。在笔者看来,这并不是说十点不睡就一定有问题,而是因为年龄增长后,人体的生物钟和睡眠需求会发生变化,简单的时间表未必符合实际。
很多人以为,只要早睡就行,但殊不知,晚年睡眠的质量和方式才是关键。特别是对于63岁以上的人群,如果不注意睡眠细节,可能会引发心血管疾病、认知下降甚至免疫力减弱的问题。

首先,睡眠时间的灵活性比固定时间更重要。很多老人习惯按照年轻时的作息表来安排睡眠,但身体已经不一样了。研究显示,老年人的褪黑素分泌提前,也就是容易比年轻人早醒或者早困,所以严格要求晚上十点上床可能反而让人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眠质量差。
换句话说,睡觉不在乎几点,而在乎入睡后的深度和连续性。另外,睡眠不足或者浅睡眠时间长,会直接影响第二天的精神状态和认知能力。
临床数据显示,超过60岁的老年人,如果长期每天睡眠少于六小时,认知能力下降的风险比睡眠充足者高出约1.5倍。因此,尤其是63岁以上的人,更应该关注入睡后的稳定睡眠,而非固定的上床时间。

其次,睡眠环境必须安静舒适。很多老年人家里灯光较亮、电视声音还开着或者家人有活动,这些因素会影响褪黑素分泌,导致入睡困难。
殊不知,环境光和噪声会直接干扰大脑进入深度睡眠的过程,而深度睡眠正是身体修复和免疫力提升的关键阶段。换句话说,如果晚上干扰多,即便看似睡了八小时,也可能属于“无效睡眠”。
研究指出,安静黑暗的环境可以让深度睡眠时间增加约15%到20%,对于63岁以上的人来说,这段深度睡眠尤为重要,因为这时身体开始修复血管、降低血压以及调节免疫功能。
与此同时,枕头和床垫的舒适度也不能忽视,不合适的睡眠姿势容易导致颈肩疼痛或者腰酸背痛,从而间接影响睡眠质量。总而言之,环境对晚年睡眠的影响比时间本身更直接、更重要。

再者,日间活动和午休安排必须合理。很多老年人习惯午睡时间过长,或者白天活动少,这会让晚上入睡变得困难。临床观察显示,适量的午睡能够补充能量,但如果超过一小时,晚上入睡延迟的概率会增加约40%。
因此,63岁以上的人在白天要保持适度运动,例如散步、轻微家务或者伸展运动,这不仅促进血液循环,也帮助身体在晚上更容易进入睡眠状态。
此外,午休应控制在30分钟左右,既不会影响夜间睡眠,也能让白天精神状态保持相对稳定。殊不知,过度午睡或全天活动量不足,会导致夜间睡眠浅,频繁醒来,甚至增加心脏负担,换句话说,活动和睡眠是相辅相成的,晚年尤其要注意平衡。

同时,饮食和睡前习惯直接影响入睡质量。不少老年人习惯晚上喝浓茶、咖啡或者吃夜宵,这些都会影响入睡。研究显示,咖啡因在体内代谢较慢,尤其是老年人,半衰期可长达8小时以上,晚上摄入容易导致入睡延迟。
换句话说,如果晚饭后还喝茶或咖啡,可能十点想睡也睡不着。同时,过量夜宵或者油腻食物会增加胃肠负担,使得夜间胃酸反流,影响睡眠。临床数据显示,63岁以上的人,如果晚餐油腻或高糖,夜间醒来的概率比普通饮食者高出约35%。
因此,晚年睡前应避免刺激性食物,尤其是咖啡、浓茶、辛辣或者高糖食品。与此同时,睡前可以做一些轻松活动,例如听音乐、散步、伸展,但避免过度用脑或看电子产品,这些都会延迟褪黑素分泌,影响入睡。

值得注意的是,睡眠和健康是互相关联的。良好的睡眠可以降低高血压、心脏病以及糖尿病的风险。研究显示,老年人每晚睡眠不足六小时,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约20%到30%,同时长期睡眠不规律还会影响记忆和注意力。
换句话说,睡得好不仅意味着精神状态好,更直接关系到身体器官的修复和功能保持。尤其对于63岁以上的人来说,睡眠质量几乎等同于身体健康的基石。
此外,规律的睡眠还能改善情绪波动,减少焦虑和抑郁,这在晚年尤为重要,因为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互为影响。

总而言之,63岁以上的人,睡眠不在乎严格的“十点上床”,而应关注四个方面:第一,睡眠时间应灵活,入睡深度比上床时间重要;第二,睡眠环境必须安静舒适,避免光和噪声干扰;第三,日间活动和午休要合理,既保证身体活跃,又不会影响夜间睡眠;第四,饮食和睡前习惯要调整,避免咖啡因、油腻和高糖食物。
换句话说,晚年睡眠的核心是质量和规律,而非单纯时间。换言之,睡眠不仅是休息,更是身体自我修复的过程。
尤其在63岁之后,人的器官功能逐渐下降,睡眠对血管、心脏、免疫系统以及大脑认知功能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

总的来说,关注睡眠细节,改善作息和生活习惯,能够让晚年生活更舒适、更健康。换句话说,晚年睡得好,精神状态和身体健康都能得到同步提升,而这远比强行遵守“十点睡觉”更有意义。
总而言之,睡眠对于63岁以上的人来说,并不是固定时间就能解决的事情,而是一个涉及时间、环境、活动和饮食的综合管理过程。
长期关注这些因素,身体会更轻松,精神会更好,生活质量也会明显提升。换句话说,晚年的健康,从睡眠做起,真正的重点是让身体和大脑都能得到充分休息和修复,而非死板的时间表。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老年人睡觉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1]张持晨,李欣茹. 多重慢病老年人睡眠时间与健康的双向关系——午睡行为的调节作用[J].人口与发展,2023-07-29.
更新时间:2025-10-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