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发现:大多数活过85岁的血栓高危患者,都在58岁戒掉了3件事

调查显示,在一部分寿命较长、而且血栓风险原本不低的人里,有一个有意思的规律:很多人到了58岁左右开始戒掉三件事情,而这些戒掉的行为在他们活过85岁且血栓并未严重困扰他们的健康中,似乎起到了关键作用。

虽然“戒掉这三件事就能长寿没血栓”不是绝对保证,但这些行为确实是医学研究和临床经验里,一直强调能降低血栓风险的重要环节。

下面把这三个行为说清楚,也讲为什么它们在58岁这个时间点变得特别关键,还有怎么做才能尽量减少血栓的发生。

先说什么是“血栓高危”人群。

所谓血栓,包括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 DVT)和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PE),是血管里血液异常凝固形成块状物,可能阻塞血管,造成组织缺血、器官损伤。

血栓高危者通常有以下特征:

年龄大(尤其60岁以上),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长期静坐、抽烟、有家族血栓病史或者之前有过血栓,还有手术后久卧、某些癌症等。

医学研究中这些因素被明确列为风险因素。

那为什么58岁左右成为一个分界点,有很多人到那个年纪开始做出改变?

一个原因是,随着年龄接近60岁,身体代谢开始变慢,血管弹性下降,肥胖或脂肪堆积现象更明显,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发病率升高。

这个阶段如果还保持年轻时的生活习惯,比如抽烟、久坐、饮食油腻,血栓风险增长就快。

很多人意识到“年纪不小了”,身体有点撑不住,就开始检视生活方式。

医学上也有研究表明,60岁以上人群中血栓的发病比例显著提高。

比如一篇关于老年静脉血栓的综述中指出,“多数静脉血栓患者年龄 ≥ 60 岁,其中约 25% 的病人年龄超过 80 岁”。

因此,58岁作为刚好在60前后,是人们身体还有较大可塑性、可调整性的时候。

若在这个阶段戒掉某些行为,对之后几十年健康影响很大。

那具体这三件事是什么?

在调查中,这些高风险且后来寿命长、血栓问题控制较好的人,大多在58岁左右分别或组成地戒掉了下面三件事:

第一件是戒烟

很多血栓高危者年轻时候吸烟或者经常被动吸烟。

烟草里的尼古丁、一氧化碳以及其他致炎物质会损伤血管内皮,使血管壁变得粗糙、弹性下降,血液流动受阻,还会促进血小板聚集,从而血栓更容易形成。

医学研究明确把吸烟列为静脉血栓与肺栓塞风险的独立因素之一。

比如一篇分析 462 例接受髋关节置换手术(大多为老年人)患者里,吸烟史是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没有吸烟的患者高出约 2.7 倍。

那些后来长寿并没被血栓重伤的人,多数在中年阶段就逐渐远离烟草。

戒烟让血管环境得到改善,血液中炎症指标下降,血流流动性好转,这些都是防止血栓发生的重要机制。

第二件是减少长期静坐/久卧

静坐或者长时间不活动是血栓高危中非常常见的行为。

比如办公室工作者、驾驶员、长途旅行者,经常一天内坐很多小时。

久卧则多发生在手术后、受伤需要卧床恢复的阶段。

如果血液在下肢静脉停滞,血液流速变慢,就容易形成血栓。

医学文献中指出,静止状态、活动减少是老年静脉血栓非常重要的诱因。

在那些活得久且血栓风险被控制住的年长者中,他们常在中年阶段就开始注意运动、不要久坐,比如工作中每隔一小时起来活动活动腿脚,下班后散步或者稍微活动身体。

这样做即使每次活动时间不长,也能对血液回流起帮助,从而减少静脉内血液滞留。

第三件是控制慢性病(特别是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

这是最难但也最关键的一件。

很多人中年阶段对这些病不够重视:血压稍微高一点吃药不坚持;血脂高却以为没症状;血糖偏高就偶尔控制;体重过重却没有减。

他们到了七十几岁可能已经出现器官受损,比如肾功能降低、血管硬化严重、心脏负担大。

这些病本身就增加了血栓概率。

医学研究中,有手术后年龄大者,血栓发生率与术前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这些因素正相关。

比如那“60岁以上做总髋关节置换术”的研究里,术前有高血压 + 糖尿病的患者深静脉血栓风险比无这些疾病的患者要高很多倍。

那些在58岁开始认真控制这些病情(按医嘱用药、饮食调整、运动管理)的人,在后面的几十年里血栓相关事件明显少,寿命也比较长。

这三件事并不是必须在58岁那一年全做完,但大多数被调查者是从那个年纪开始放弃或者大幅减少这些行为,不一定突然断烟,而是逐渐减少吸烟、减少坐久、控制慢病;这种改变积累起来,到了七十或八十岁以后效果就很明显。

另一个调查数据支持这一点:

在关于静脉血栓在老年人的研究里,风险因素中“活动量低、肥胖、代谢病、静坐、烟草使用”等列在最前。

而那些在中年时期(大约50‑60 岁)就开始改善这些因素的人群,发病率与并发症要低很多。

当然,现实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些,也有困难。

比如有些人戒烟难,坚持运动难,慢病控制有时候因为经济或医疗资源限制、因为认知问题也做不到最好。

但至少知道这三件事,对减少血栓风险、提高寿命是非常有用的信息。

还要提示的是,除了戒掉这些行为以外,还有其他辅助措施也能帮助降低血栓风险,比如保持适当体重、饮食里少吃油脂饱和高、加工食品、高钠食品,增加水分摄入,多走路或做腿部运动,尤其是坐久的时候抬抬脚、活动脚踝等;如果有医疗风险(比如手术、长期卧床、癌症等),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压迫袜、低分子肝素或其他抗凝预防措施。

在笔者看来,这种“58 岁戒三事”的规律告诉了我们一个事情:

中年是关键期,不是觉得年纪还没大就能继续做年轻人的行为。

身体与血管在年过半百后开始累积伤害,那些看起来小的习惯,几十年下来可能变成大问题。

若能在 50 多岁就开始注意,就算不能完全消除血栓风险,也能显著降低。

总而言之,那些活过85岁、血栓高危的人在58 岁左右戒掉或者减少了“抽烟”“长期静坐/久卧”“慢病控制不到位(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

这三件事情,这三件对血管状态、血液流动性、炎症水平、器质性病变都有重大影响。

知道这些,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把这些行为尽量减少或戒掉,对延缓身体退化、减少血栓,提升寿命是非常值得的。

希望看完这文的人能把这些事挂在心上,不等问题大了才想起来。

参考资料

[1]丁益燕,林琴,唐运宽,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中西医及壮医护理研究进展[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23.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8

标签:养生   血栓   患者   风险   血管   高血压   血液   因素   糖尿病   身体   阶段   静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