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在美国卖假中餐,华人夫妇年入200亿,买下NBA球队成杨瀚森老板

前段时间,西贝事件让中国人再次对预制菜提出了质疑,但美国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2025年9月13日,美国最大的中式快餐连锁“熊猫快餐”的创始人程正昌与蒋佩琪夫妇,作为财团的重要投资方,参与了一场对NBA波特兰开拓者队的收购,间接成为了“杨瀚森”的老板之一。

那么,一个被无数华人食客嗤之以鼻,甚至冠以“假中餐”名号的快餐品牌,如何积累起足以撬动顶级体育联盟的惊人财富?

为美国定制的中餐

熊猫快餐从诞生之初,就不是为了慰藉海外华人的思乡之情,而是一款为美国市场量身打造、披着中餐外衣的本土化快餐产品。

1973年,当程正昌在洛杉矶帕萨迪纳创立第一家餐厅“聚丰园”时,他面临着一个根本性的抉择。

起初,他在表哥的餐厅打工,两人就为了菜品是否应该迎合美国口味而争执不休。

表哥坚持原汁原味,而程正昌却敏锐地观察到,真正的增量市场并非挑剔的华人同胞,而是对中餐充满好奇又口味保守的美国大众。

这种“赚钱比正宗更重要”的商业实用主义,成了熊猫快餐此后一切产品策略的基石。

当时,程正昌和他的父亲程明才,一位曾给蒋介石做过家厨、精通川扬菜的大师傅共同经营餐厅。

起初,父亲也坚守传统,但惨淡的生意让这位老厨师最终妥协,同意对菜品进行改良。

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那道让熊猫快餐封神的“陈皮鸡”。这道菜并非什么中国传统名菜,而是1987年,由行政总厨高安迪在夏威夷“发明”的。

为了彻底征服美国人的味蕾,高安迪对这道菜进行了两次关键改造:将带骨的鸡肉换成了美国人更习惯的无骨鸡块,并且去掉了干辣椒,用更浓郁的酸甜口味取代了原本的香辣。

这一改,就改出了一个商业奇迹。

2022年,仅陈皮鸡这一道菜,就在全美卖出了惊人的1.15亿磅。

当然,这种成功也伴随着巨大的争议。在华人社区,熊猫快餐的风评普遍不高,很多人批评它油腻、甜齁,强化了“中餐是廉价快餐”的刻板印象。

面对这些声音,程正昌曾有过一次经典回应,他认为熊猫快餐的产品体现了“地道”的中国烹饪技法,虽然未必“传统”。

熊猫快餐从未试图服务于寻找“家乡味”的华人,它的胜利,在于精准地俘获了美国主流消费市场。

东方麦当劳

如果说产品的本土化改造是熊猫快餐的锋利矛头,那为熊猫快餐注入灵魂的,正是程正昌的妻子蒋佩琪。

程正昌是数学硕士,而蒋佩琪更是拥有密苏里大学的电气工程博士学位。

在加入熊猫快餐之前,她的工作是为美国麦道公司设计军用战斗机的软件系统。这种与锅碗瓢盆毫不相干的履历,恰恰成了熊猫快餐实现规模化复制的关键变量。

传统中餐馆极度依赖厨师的个人技艺,讲究“火候”,这使得标准化变得异常困难。

一个大厨的离开,可能就意味着一家餐厅味道的改变。蒋佩琪用她严谨的工程师思维,决心打破这个“人治”的魔咒。

她辞去了高薪的工程师工作,亲自操刀,为熊猫快餐开发了一套名为“熊猫自动化工作站”的软件系统。

它能够实时追踪每家门店的库存,精确分析销售数据,并自动向供应商下达采购订单。

把复杂的后厨管理,变成了一套可以量化、可以执行的标准化流程,彻底解决了中餐标准化的千古难题。

这让熊猫快餐具备了与麦当劳相媲美的、可以无限复制的扩张能力。

1981年,程正昌的父亲程明才因病去世,这位餐厅最初的灵魂主厨,在离世前已经和儿子一起,建立了一套标准化的操作流程。

他的离开,并没有让聚丰园的菜品口味发生任何波动。这标志着餐厅成功地从依赖单一厨师的“人治”模式,过渡到了一个可复制、可管理的“系统化”模式。

正是这个坚实的系统基础,为日后在全美开设超过2600家分店铺平了道路。

从快餐现金牛到NBA新贵

当一个商业模式运转到极致,它所产生的巨额现金流,会使其超越行业本身,成为一个强大的资本平台。

熊猫快餐,就是这样一个从餐饮业中孵化出的资本巨兽。

据估算,夫妇二人的净资产高达75亿美元,约合518亿元人民币。

每年超过200亿人民币的稳定销售额,为他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弹药,这也是他们能够参与这场42.5亿美元天价收购的底气所在。

而入股NBA,对波特兰开拓者队的投资,堪称一次“一箭双雕”的精明操作。

就在不久前,开拓者队刚刚用一个宝贵的首轮签位选中了中国球员杨瀚森。程氏夫妇作为华裔投资人,其身份与球队的这位中国新星形成了完美的化学反应。

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杨瀚森背后所蕴含的巨大中国市场价值。杨瀚森签约的消息传出后,开拓者队在中国的社交媒体粉丝数、互动量以及球衣预售量都出现了爆炸式增长。

据市场估算,仅杨瀚森一人,就有可能为球队带来5到10亿美元的商业溢价。程氏夫妇的入股,无疑是对这一潜在价值的提前锁定和深度赋能。

在此之前,阿里巴巴的联合创始人蔡崇信已于2019年全资收购了布鲁克林篮网队。而近期,何猷君也通过了NBA长达12个月的严格审查,成为了波士顿凯尔特人队最年轻的股东和管理委员会委员。

从蔡崇信到程正昌,再到何猷君,这标志着第一代华人移民及其后代的成功叙事,正在经历一次深刻的升级。

他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创业致富,而是开始将资本的触角伸向能够影响全球流行文化的顶级IP。

结语

熊猫快餐的帝国之路,始于对中餐产品的一次大胆“背叛”,由一套强大的工程系统驱动着飞速扩张,最终以资本的形式,跨界进入了全球体育产业的顶层牌桌。

它所参与的,是一场纯粹的商业竞争。

参考资料:

《1800家门店,年收入9亿美元!它是美国最火的中餐品牌》界面新闻

《花2000万美元签下杨瀚森、重启中国赛,事关NBA50亿美元生意》上观新闻

《熊猫快餐打假背后,“假中餐”如何年赚260多亿?》澎湃新闻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4

标签:美食   美国   中餐   夫妇   球队   老板   华人   熊猫   快餐   崇信   餐厅   中国   美元   口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