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国杰出演员,五个儿子都是大腕,大儿子火过周星驰、甄子丹

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避寒

编辑|避寒

京剧武生袁小田1977年退休七年后,被儿子拉去拍戏。他以为就是玩玩,结果那部叫《醉拳》的电影让他六十五岁红遍亚洲。

他七个孩子里有五个都进了影视圈,个个成了行业顶尖人物,这事要说没门道,鬼都不信。

从女明星的替身到"第一武指"

1939年,袁小田进香港电影圈,他接的第一个活,给女演员邬丽珠当武打替身。

你没看错,一个大老爷们披着女装替身打戏,这活在当年的武行里算最底层的。片场武师分三六但等,能露脸的叫"武师",不露脸的叫"龙套",给女演员当替身的连龙套都算不上。

袁小田干了二十年这种活。

二十年是什么概念?从三十岁熬到五十岁。片场那些年轻武师见了他都喊"田叔",听着客气,其实就是老而无用的意思。

1960年,一个导演找到他,说想拍部粤语片《铁臂金刚》,需要有人专门设计武打动作。导演给他开了个新职位——武术指导。

这个职位在此之前,中国电影史上不存在。

你想想那个年代拍武打片什么样,演员不会功夫,导演不懂武术,打戏全靠镜头剪辑骗人。两个人对打,你一拳我一掌,慢得像太极拳晨练。

袁小田进组第一天就把导演的想法推翻了。

他说打戏不能假,假的观众看得出来,他要求演员真打,一招一式必须有章法。拍一场追打戏,他让演员翻墙、跳房顶、穿窗户,动作幅度大到摄影师都跟不上。

电影上映,票房爆了。

观众第一次在银幕上看到真功夫是什么样的,有人专门买票反复看,就为了研究那些打斗动作。片尾字幕打出"武术指导:袁小田",这个岗位从此在香港电影圈站稳了脚。

此后十年,袁小田成了香港武打片的金字招牌。《黄飞鸿》系列、《倚天屠龙记》、《雪花神剑》,哪个剧组要拍武戏都得请他。

他把北派武术那套硬桥硬马的功夫搬上银幕,直接改写了香港武打片的拍摄标准。

英国人拍《北京五十五日》,专门把他请去做武术指导。那是1963年,中国电影人第一次参与国际大片制作。

从替身到开创一个职业,袁小田用了二十一年。

退休七年后的"玩票"

1970年,袁小田宣布退休。

他那年五十八岁,身体还硬朗,退休理由是该让年轻人上了。圈里人都觉得可惜,正当红的时候退,这老头脑子是不是有问题。

这一退就是七年。

1977年,大儿子袁和平找上门。

袁和平那年刚接了两部戏,《蛇形刁手》和《醉拳》,导演兼武术指导,压力大到睡不着觉。剧本里有个角色,老乞丐,会醉拳,还得能演能打,袁和平找了一圈,没人合适。

他想到自己老爹。

"您就当帮我个忙,玩玩。"袁和平这么说的。

袁小田答应了,他以为就是客串,拍几场戏完事。

结果一进组,他发现事情不对。

剧本里那个老乞丐戏份不少,打戏更多,还得跟成龙对手戏。成龙那年二十三岁,正是身手最灵活的时候。袁小田六十五岁,膝盖有老伤,蹲下站起都费劲。

年轻武师在旁边看着,心想这老头能行吗。

开拍第一场,袁小田的醉拳一出手,片场安静了。

他那套拳法,看着东倒西歪,实则每一步都踩在节奏上。拳脚带着劲道,身形飘忽不定,配合着醉态,又滑稽又凌厉。成龙在对面接招,愣是被他带着走。

导演喊停,所有人鼓掌。

这部《醉拳》后来成了香港影史票房第二,仅次于李小龙的《龙争虎斗》。袁小田演的苏乞儿红遍东南亚,日本、韩国、台湾,到处都在放这部片子。

一个六十五岁的老头,成了功夫片最火的明星。

为什么火?

年轻观众爱看成龙的灵活,中年观众更爱看袁小田的老练,功夫这东西,年纪越大越有味道。年轻人打得快,老年人打得准,袁小田每一个动作都不多余,每一拳都打在观众心坎上。

此后三年,袁小田又接了《醉侠苏乞儿》《睡拳怪招》《南北醉拳》。他七十岁还在拍打戏,银幕上那个白胡子老头比年轻武师还能打。

1980年,袁小田去世,终年六十八岁。

袁家的"内卷"现场

袁小田有七个孩子,五个儿子两个女儿,这七个孩子从小被逼着练功。

早上五点起床,先练基本功,马步一扎半小时,腿抖了不许停。练完基本功练套路,长拳、南拳、刀枪剑棍,一样不能落下。袁小田站在旁边看,谁偷懒直接拿棍子抽。

老大袁和平天生聪明,老爹最喜欢他,袁和平偷懒,练功的时候老爹在就好好练,老爹一走就坐着发呆。袁小田的徒弟看不下去,跟袁和平说:"你这么懒,以后要饭都没人要。"

这句话吓到袁和平了。

他开始玩命练功,比几个弟弟都刻苦。老二袁信义、老三袁祥仁、老四袁日初、老五袁振威,看大哥这么拼,谁也不敢松懈。

家里变成了竞技场。

兄弟几个天天较劲,比谁的腿踢得高,比谁的后空翻翻得稳,比谁的刀花耍得漂亮。

袁小田在旁边看着,不说话,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1960年代,袁家几个儿子陆续进电影圈。袁和平跑龙套,袁祥仁当武师,袁信义做替身。他们在片场见面,袁小田从不打招呼,装作不认识。

有次袁和平问:"爹,您为啥不帮我们?"

袁小田说:"你们姓袁,已经是最大的帮助了。"

这话听着狠,有道理。

香港武行那时候门派林立,洪金宝的"洪家班"、刘家良的"刘家班"、成龙的"成家班",各有地盘。袁家要想站住脚,不能靠老爹的名气吃饭,得拿本事说话。

袁和平熬了十六年才当上导演。

十六年是什么概念?洪金宝五年就组建了洪家班,成龙八年就拍了第一部导演作品。袁和平跑了十六年龙套,从二十岁跑到三十六岁。

1978年,他终于等到机会,执导《蛇形刁手》。片子拍完,票房不错,他又马不停蹄拍了《醉拳》。这两部片子让成龙一夜成名,也让袁和平成了香港最抢手的动作导演。

袁祥仁走的是另一条路。

他不想当主角,专门演配角。《功夫》里卖秘籍的老乞丐是他,《大内密探零零发》里反串女装的也是他。他演的角色时间都不长,每次出场都是全片最抢眼的那个。

袁日初最惨。

他身材矮小,身手灵活,袁和平本来想捧他当主角。拍了《奇门遁甲》《霍元甲》几部片子,票房平平。等到甄子丹来了,袁和平直接放弃袁日初,全力捧甄子丹。

亲弟弟说不要就不要了。

袁日初没闹,也没怨,拍完《皇家师姐4》,他退出电影圈,跟堂弟袁振洋一起去了道观,两个人出家当了道士。

从香港到好莱坞的基因突围

1998年,袁和平接到一个美国片约,沃卓斯基兄弟要拍《黑客帝国》,找他做武术指导。

袁和平那年五十三岁,在香港已经是顶级导演,去好莱坞做武术指导?听起来像降级。香港朋友劝他别去,好莱坞不懂功夫片,去了也是糟蹋自己。

袁和平去了,他想看看美国人能把功夫拍成什么样。

进组第一天,沃卓斯基兄弟给他看分镜头脚本。密密麻麻的画面,每个镜头的机位、角度、运动轨迹全画好了。袁和平看完,心里凉了半截。

他找导演谈,说这样不行,功夫不是预先设计好的,得根据演员的身体条件即兴发挥。

沃卓斯基兄弟犹豫了,他们从没见过武术指导跟导演叫板的。

袁和平拿出一套动作方案,现场给演员示范,基努·里维斯在旁边学,一招一式跟着做。袁和平改了几个细节,整套动作立刻不一样了。

沃卓斯基兄弟服了,他们把武打戏全权交给袁和平。

《黑客帝国》上映,那场天台打戏火遍全球,基努·里维斯躲子弹的慢动作,全是袁和平设计的。好莱坞第一次知道,中国功夫可以这么拍。

2000年,李安找他做《卧虎藏龙》的武术指导。

李安跟袁和平说,我要的不是打,是舞。竹林那场戏,两个人在竹尖上飞,要拍出诗意。

袁和平听完笑了,诗意?功夫片从没人提过这个词。

他研究了三天,设计出一套动作。周润发和杨紫琼吊着威亚在竹林里飞,打得轻飘飘的,像跳舞,李安看完直点头:"就是这个味道。"

《卧虎藏龙》拿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袁和平拿了金像奖最佳动作指导。

一个香港武术指导,把功夫带到了奥斯卡。

此后十年,袁和平成了好莱坞的香饽饽。《杀死比尔》《功夫之王》《叶问》,大制作找他,小成本也找他。

袁和平做到了袁小田没做到的事。

袁小田开创了"武术指导"这个职业,袁和平把这个职业推向了全世界。父亲在香港改变了行业规则,儿子在好莱坞改变了美学标准。

这就是袁家的基因。

他们不是天赋最高的那批人,他们最能熬。袁小田跑了二十年龙套才熬出头,袁和平跑了十六年龙套才当上导演。熬不是等,是一边挨打一边琢磨怎么还手。

他们也不是最会做人的那批人,袁小田不给儿子开后门,袁和平不给弟弟留情面。家族不是温床,是战场。

袁小田退休那年说过一句话:"功夫这东西,练到老学到老,你以为练成了,其实才刚开始。"

这话不是鸡汤,是袁家的生存法则。

参考资料:

中央电视台:袁和平参加2024年央视春晚,与樊少皇、吴樾等表演功夫微电影《争春》

人民网:袁和平获2016年第十届亚洲电影大奖终身成就奖

新华网:《卧虎藏龙》获第73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袁和平担任武术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5

标签:娱乐   大儿子   大腕   中国   杰出   演员   儿子   甄子丹   周星   武术   成龙   导演   醉拳   功夫   香港   武师   好莱坞   动作   替身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