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跪的代价太大,特朗普双重暴击莫迪,印度决心跟美国死磕到底


这事儿闹得挺大,特朗普一上来就给印度来了个下马威,25%的关税加上额外罚款,直接怼上莫迪政府。说实话,这不是啥新鲜事儿,美国人总爱用贸易当武器,但这次针对印度这么狠,背后原因一大堆,得慢慢掰扯清楚。特朗普这家伙,从他上台那会儿就强调美国优先,现在2025年7月30日,他直接在社交媒体上发帖,说从8月1日起对印度进口商品征收25%的关税,后来又推迟到8月7日,给海关点时间准备。但这关税不是白加的,他还加了句,因为印度老从俄罗斯买石油和武器,得额外罚款,具体多少没说清楚,但听起来就够呛。印度是俄罗斯石油的大买家,占进口的45%,武器也主要从那边来,这让特朗普觉得印度不跟美国一条心,还在BRICS里头搅和去美元化的事儿,他直言这是对美元的攻击,美国忍不了。

特朗普这动作不光是关税,还来了个双重打击。就在宣布对印度加关税的几个小时后,他又说美国和巴基斯坦签了个协议,一起开发巴基斯坦的石油资源。巴基斯坦的石油储备据说很大,特朗普吹得天花乱坠,说这能帮美国减弱俄罗斯的影响力,还把巴基斯坦的关税降到19%,跟日本、韩国这些亚洲国家一个水平。巴基斯坦总理谢巴兹·谢里夫赶紧发帖叫好,说这是历史性协议,能帮巴基斯坦降低油价,进口量占总进口的20%。但对印度来说,这简直是当面打脸,巴基斯坦是老对手,边境问题没少闹,现在美国居然跟他们合作开发石油,还暗示印度可能得从巴基斯坦买油,这不是明摆着嘲讽吗?特朗普这手玩得挺损,一方面压印度贸易,另一方面抬高巴基斯坦地位,等于在地缘上给莫迪添堵。

为什么特朗普这么针对印度呢?根儿上还是贸易不平衡。美国对印度的贸易逆差大,印度对美国商品征收高关税,尤其是工业品和农产品。谈判从2025年3月就开始了,四轮面对面谈,但一直卡在农业上。印度死守底线,不让美国转基因大豆、玉米和乳制品进来,因为这关系到4.5亿农民的饭碗。财政部长西塔拉曼早早表态,绝不做伤害本土农业的事儿。特朗普要求印度像菲律宾、印尼那样,对美国商品全免关税,换取19%的出口优惠,但印度不干。结果呢,特朗普觉得印度是最难谈的,早早开始谈判的国家都搞定了,就印度拖到现在。8月1日原是最后期限,现在推到8月7日,但印度政府内部消息说,他们已经准备好应对20%到25%的关税,不打算低头。官员们抱怨特朗普团队太贪,从一开始就盯上印度的钢铁、汽车和农业,现在还想全盘通吃。

印度这边的反应挺硬气,莫迪政府没急着让步,反而开始调整策略。经济学家算过账,这关税可能让印度经济增长降0.4个百分点,出口额下滑,尤其是制造业。但印度不慌,准备转向本土生产和多元化市场。国有炼油厂已经暂停买俄罗斯石油,因为折扣少了,加上特朗普的警告。印度官员说,会保护农民利益,农业是红线,绝对不开放。议会里头,反对党抓住机会猛批莫迪,说这是外交失败,为什么特朗普敢这么侮辱印度,叫它“dead economy”。拉胡尔·甘地直接说,印度经济确实死了,但责任在莫迪身上,妖魔化货币、GST改革和帮阿达尼这些事儿毁了经济,没工作机会,青年未来没了。但政府没理这茬,继续谈,说谈判还在进行,美国代表团8月中旬来印度,但估计也就是走过场。印度决定硬扛到底,不像其他国家那么容易低头,准备反制,比如提高美国农产品的关税,或者找欧洲、亚洲买家接盘出口。

这事儿闹到这份儿上,印度不光是经济上扛,还得在地缘上找平衡。特朗普想逼印度断掉跟俄罗斯的联系,加入反俄阵营,但印度不买账。印度跟俄罗斯的军贸和能源合作几十年了,现在突然切断,不现实。特朗普说印度是朋友,但贸易壁垒太高,还买俄油,这等于资助俄罗斯的战争经济。他想用关税当杠杆,逼印度帮着压普京停火乌克兰。但印度有自己的算盘,非结盟政策不是白玩的,现在更得加强多极化。BRICS角色摆在那,去美元化努力也没停,特朗普直言这是攻击美元,但印度觉得这是保护自己利益。

关键时刻,中国这边倒是给了印度个台阶。2025年7月23日,印度驻华使馆宣布,从7月24日起恢复向中国公民发放旅游签证,这是五年来的头一次。之前因为边境冲突和疫情,签证停了,现在重开,等于释放善意。印度外交部说,这是促进人文交流的第一步,中国游客可以申请电子签证,去泰姬陵、喜马拉雅这些地方玩。两国关系缓和了点,商务团互访,文化协议也签了。中国使馆回应,说这有助于稳定关系,早前中国已经从1月到4月给印度人发了签证,现在轮到印度回礼。曼萨罗瓦尔朝圣和直飞航班也可能重启。这不是啥大恩大德,但时机巧妙,正好特朗普压印度的时候,中国开门,等于给印度多条路走。印度跟中国有矛盾,但经济上互补大,现在重开签证,能拉动旅游业,还能间接帮贸易谈判找后路。

特朗普这波操作,其实暴露了美国外交的毛病。他总爱用关税威胁全世界,从中国到加拿大、巴西、欧盟、日本、墨西哥、土耳其,全都挨过刀。但印度不一样,印度是印太战略的关键玩家,美国想拉印度围堵中国,结果现在自己先怼上去了。特朗普说印度是“dead economy”,做生意少,但数据摆在那,印度是全球增长最快的经济体,2025年预计增速超6%,比美国高多了。他这话说白了是气话,因为印度不听话,没全盘接受美国条件。印度出口到美国占总出口的20%,钢铁、纺织、制药这些会受重创,但印度有底气,股市没崩,商人开始转内需和本土制造。政府推动基础设施,吸引外资,苹果这些公司已经在印度建厂,分散中国风险。

莫迪政府这态度,挺接地气的,说白了就是不跪。特朗普想让印度像韩国、日本那样,关税降到19%,但得换印度开放市场,买美国能源,断俄油。印度不干,因为农民是票仓,4.5亿人靠农业吃饭,转基因进来,本土产品就完了。谈判卡在这儿,美国团队来德里谈,印度官员摇头,说农业是底线。特朗普还扯上巴基斯坦,说他们石油储备大,能帮美国减俄影响,但数据上看,巴基斯坦石油储备才3.5亿桶,不到印度的十分之一,特朗普吹牛罢了。但这协议一签,印巴关系更微妙,美国等于在南亚玩平衡,压印度抬巴基斯坦。

印度硬扛的代价不小,中小企业可能关门,出口下滑,但长远看,能逼印度自强。转向欧洲市场,签新合同,船只装货去别处。跟中国重开签证,也不是白给的,两国游客互访,能带经济回暖,北京签证中心忙起来,印度景点准备接待。两国关系从边境冲突后缓和,签证是小步,但信号大,印度不想全靠美国,现在多条腿走路。

特朗普这政策,其实也伤美国自己。关税最终转嫁给美国消费者,物价涨,通胀压力大。他吹能创就业,但贸易战经验看,不见得多好。印度不低头,等于告诉世界,美国不是老大,说啥就啥。莫迪从基层上来,懂农民痛点,不会轻易卖国利益。特朗普商业背景,总把外交当交易,但印度有底线,非得全赢不行。

这事儿发展下去,美印关系会凉一阵,但不会崩。谈判继续,美国团来谈,但印度准备长期战。特朗普推进美国优先,处理争端,莫迪专注改革,任期内稳住。印度跟中国互动增,推动区域稳。全球格局变,印度平衡外交,特朗普国内就业。事件余波,贸易数据波动,印度经济适应,出口多元化。

总的说,这不是下跪的事儿,印度选择硬磕,代价大,但尊严值钱。中国开门,时机好,帮印度喘口气。特朗普双击,莫迪不服,世界看热闹,但印度路自己走。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4

标签:财经   印度   美国   决心   代价   巴基斯坦   关税   中国   俄罗斯   签证   经济   压印   事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