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傍晚,张靓颖在她41岁生日的当夜,遭遇了一场猝不及防,现在想来却极其后怕的突发事件。
根据安排,当晚也是张靓颖在西安奥体中心举办演唱会的时间。一切按计划推进着,直到曲目来到了《暗恋》。张靓颖一袭草绿流苏长裙,站在2米高台上低吟浅唱。
或许是太过投入,她轻松踱步,不知不觉来到了高台边缘。当她睁开眼睛,猝然发现自己正临边缘,心下一慌,身体失衡,直接从两米高台上坠落下来!
所幸张靓颖避险意识强,握紧话筒,坐姿落地,身体并无大碍,在短暂休息后,她还是坚持唱完后续的曲目。
这已经不是张靓颖第一次发生舞台事故。2015年8月1日(十年前),张靓颖在北京万事达中心举办“bangtheworld”巡回演唱会时,跌落舞台中央直通地下的升降设备。
该舞台同样高达2米。发生事故后,王铮亮紧急登台救场,而后张靓颖带着右手臂的明显淤青,继续登台完成后续表演。
然而,杨宗纬却没有张靓颖的好运气。
今年8月23日,在西宁“动听音乐超级live演唱会”上,正在演唱李宗盛《山丘》的杨宗纬一脚踏空,直接从2米高台上跌落。目击者称其头部着地,陷入短暂昏迷,演唱会随后中断,杨宗纬被救护车接走。
据事后透露,本次事故导致杨宗纬右手骨裂,6根肋骨断裂(前面4根、后面2根),经过医治疗养,已于9月20日复工,不过只能侧卧,无法躺平休息。
舞台事故频发,背后是安全意识的淡薄,安全措施的缺失,以及明星们过于忘情的投入。细盘近年来的舞台事件,并且探寻及反思亟待提升的部分。
最令乐迷痛心的,无疑是32年前的那场舞台事故。
1993年6月24日凌晨1点,试图赴日发展的Beyond乐队,受邀参加富士电视台的游戏综艺节目《小内小南的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节目进行到“对决CORNE”环节,12名嘉宾分组争夺“宝物”,在3米高的舞台上设置了水槽和背景板。所有嘉宾加上主持人挤在高台上,已经有些拥挤,加上地面湿滑,众人挤在一侧,背景板支架松动,主唱黄家驹与主持人同时坠落至地面。黄家驹头部着地,当场昏迷。
伤者随即被送往东京女子医科大学医院,初步诊断为急性脑膜血肿、头盖骨骨折、脑挫伤及急性脑肿胀。然而该医院却并未立即手术,仅仅采取保守治疗;同时日方节目组还封锁消息,阻止Beyond成员与媒体接触。
在与重伤搏击几日后,6月30日,黄家驹不幸离世,终年31岁。自此Beyond乐队成为一代人的绝响,过后再无法听到最纯粹的现场。
再往后,有陈奕迅在台湾校园演唱会跌落舞台,造成腿部韧带拉伤(2002年);
有林子祥在香港红馆从3米高台跌落,造成脑震荡及右耳骨碎裂;周华健则在马来西亚演唱会跌落舞台洞底,所幸有惊无险(2003年);
有齐秦乐队鼓手黄建福在北京演唱会跌入升降台凹槽,抢救无效不幸离世(2005年);
还有2018年,古巨基在香港红馆演唱会跌入2米升降台;2021年,张杰苏州演唱会,因错误操作升降台突然下坠,造成张杰手部受伤流血;
2024年9月,刘德华深圳演唱会,舞台地下通道门意外打开,刘德华踩空摔倒;郭富城台北小巨蛋演唱会,后退踏空跌进升降台;
今年以来,除了张靓颖和杨宗纬,林俊杰香港演唱会上,一位伴舞踩空跌落下升降台,所幸并无大碍。
细致梳理以上种种舞台事故,大致可分为高空失保、设计缺陷、人为错误三大类别。
凡是超过1.5米高的工作行为,都应该视为“高空作业”,必须准备合格的安全带、速差保护器等安全工器具,同时还必须正确佩戴及使用。然而上述高处坠落的事故,全部都没有佩戴正确的高空保护器具,无论是黄家驹、张靓颖还是林子祥,均在安全意识上有欠缺。
既然是工作,就必须遵守安全规程;决不能为了所谓“舞台效果”和“艺术形象”罔顾安全,那样只有害人害己。
其次在大量演艺舞台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设计缺陷及安全隐患。比如张靓颖站立的高台,四周没有任何硬质护栏,甚至一个基本的“高处危险”警示牌都没有。张靓颖完全处于无保护的高空临边状态,发生事故只是概率问题。
另外一些舞台,过分追求视觉效果,也丝毫不管明星安危,随意设置过多的暗门、升降台、通道,稍有不慎便可能踏空或高处坠落。前述的刘德华、齐秦鼓手等,皆是受到了这种设计缺陷的伤害。
当然还必须提到人为伤害。舞台施工及运行过程中,必须遵守“四不伤害”的原则,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提醒他人不被伤害。”,而且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资格证书,通过培训能够熟练操作,并且掌握应急处理的流程。然而在大量表演中,频繁出现操作失误导致舞台事故的情况,已经说明人员准入及管理是行业的一大顽疾。
痛定思痛,杜绝事故的核心是有效防范。
作为自身安全的第一责任人,首先是参与表演的所有明星、歌手、舞者、乐手都应该时时刻刻不忘安全。察觉隐患要及时提出,彼此提醒注意安全,共同提升安全意识,才能顺利完成一台台精彩的表演。而失去了安全,再惊艳绝美的舞台效果也毫无意义。
其次,参与舞台设计、施工的人员必须认真履责,各自有效承担起自身的工作职责及安全监督;决不能偷工减料,不能为了艺术效果罔顾安全;特别是设计人员,一定要把表演者的安全放在首位,涉及到高空行动、升降起落等机械及操作,必须慎之又慎。
最后,当然是要选择资质正规、经验丰富的演艺公司,比如五月天的相信音乐,便是承接了大量演唱会策划及执行的优秀公司。业内都应以此为标杆,不断提升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加强人员培训及准入,健全监管体系及应急准备。确保所有演艺人员的安全。
安全不容忽视,你我携手推进。共勉!
更新时间:2025-10-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