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肥城:非遗工坊串起传统技艺惠民链

  初夏时节,位于山东省肥城市孙伯镇的五埠岭景区凭借其独特的“伙大门”建筑群与丰富的非遗体验项目,吸引外地的游客纷至沓来。“这里景色优美、业态丰富,孩子们玩得开心,大人也玩得也尽兴!”外地游客魏女士兴奋地说。

  作为有着600年历史的中国传统古村落,五埠岭伙大门景区整合桃木雕刻、岱宗传拓、许氏面塑等项目,打造出“看非遗、玩非遗、买非遗”的沉浸式体验空间。如今,9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参与非遗制作、销售与景区服务,户均增收3万元以上。

  借力本土文旅优势,五埠岭景区探索“非遗+文旅”融合全新发展模式,让这个旅游村注入了全新的生机与活力。“目前,景区引入20余项省市非遗项目,整合建成集保护、旅游、消费、研学于一体的非遗工坊。”五埠岭村党支部书记赵同军说。

  前不久,在2024年长三角及全国部分省市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赛中,五埠岭伙大门景区“非遗工坊”入选“优秀公共文化空间案例奖”。2024年,五埠岭村接待游客52万人次,非遗相关收入占比达到72%,村集体收入从40万元跃升至80万元。

  早在2006年,肥城桃木雕刻民俗便因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千年的薪火相传被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1年10月,“泰山桃木王”代表中国传统文化优秀品牌走进第43届(迪拜)世界博览会,占全国八成销售份额的肥城桃木旅游商品再次走出国门,让世界瞩目。

  在安驾庄镇马家埠村,古色古香的建筑群吸引众多游客驻足。在非遗体验区,刺绣、陶艺等传统技艺被开发成研学课程,让游客亲身感受传统文化。“景区打造吃、住、游一体的全方位体验,今年以来累计接待游客5万多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0万元。”马家埠村党支部书记刘相宝说。

  目前在肥城,这种非遗+文旅融合的“体验化”模式正在全时段复制。“以前非遗只是静态的展品,现在通过打造‘非遗+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成功让非遗变身成为游客可亲身触碰、深度参与的活态体验项目,让游客收获了独一无二的旅行经历,推动肥城文旅迈向新高度。”肥城市文旅局局长刘任力说。

  据了解,目前,肥城以15家市级非遗工坊为支点,串联起传统技艺的守护链、创新链、惠民链,让151项非遗瑰宝在71位代表性传承人的指尖流转新生,激荡起千人传艺的澎湃春潮,为文旅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纪宗玉 滑婷婷 董效晏)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6

标签:旅游   肥城   惠民   山东   技艺   传统   景区   游客   肥城市   项目   山东省   建筑群   大门   收入   模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