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航展隆重召开,而中国参展团可谓一鸣惊人,国产C919正式亮相。164座的三舱布局,内饰带着“国风清雅”的设计让人眼前一亮,更厉害的是它的客舱压力调节系统,能把舱内海拔维持在1800米,就体验感而言全面碾压波音737的2400米。

此次航展期间,C919的静态展示在国际上已经引起轩然大波,然而飞行表演则更让人叹为观止。70度大仰角起飞已经不可思议,而连续横滚这些高难度动作也不在话下。
跟波音、空客比C919的优势十分明显,单价大概6.5亿元人民币,比同级别波音飞机便宜12%,座公里油耗还低5%,正好符合中东航司低成本运营的需求。所以航展期间,阿联酋航空直接表了态,表示有50架的意向订单,打算用在中东到南亚的中短程航线上。

回想当年特朗普的断供威胁,最终不仅没能阻碍我国大型客机的发展,反而成了加速进展的催化剂。2018年朗普政府放话要断供C919的核心部件,当时这架飞机用的还是美国CFM的发动机和霍尼韦尔的航电系统,等于说命脉捏在别人手里。
可谁也没料到,这份压力反倒成了逼出真本事的动力,为了不再被卡脖子,中国商飞拉着国内企业一起攻关,300多项关键技术就这么一个个啃下来。国产的长江1000A发动机,工程师们在高空台熬了无数个通宵,终于完成试验,以前依赖进口的钛合金主承力构件,现在实现100%国产化,再也不用看他人脸色。

要让C919飞出国门,最大的坎就是适航证,没有欧美那边的证,很多国家没法买,但最近两年咱们在东南亚先打开了局面,尤其是越南和文莱这两步,走得特别关键。今年4月越南民航局终于点头,批准C919在当地做验证试飞,这是C919第一次在东南亚拿到试飞许可,背后其实谈了三年多。
去年2月C919就去越南云屯国际机场做过演示飞行,到了今年正式获批时,越南也没按“老规矩”来,他们用了“基于风险的审定”模式,直接参考中国民航局的试飞数据,有了这些实打实的数据,就不用再重复做一遍试验,省了不少事。

现在越捷航空已经跟我国签了2架租赁协议,计划2026年把飞机用到河内到曼谷的航线上,后续还可能再加购10架。这一下就带动了周边国家,泰国、马来西亚的民航局已经开始跟咱们商谈“适航标准互认”,明显是想跟着越南的步子走。
比越南更关键的是文莱,一个月前文莱民航局可谓闷声干大事,以前文莱只认欧洲、美国、加拿大这三个地方的适航证,现在把中国民航局列为“可接受设计国适航当局”,这意味着什么?只要飞机有咱们中国民航局的CCAR适航证,就能直接在文莱注册运营,不用再走一遍复杂的认证流程。

随后给C909发了适航证,而且覆盖了客机、货机、医疗机等5种机型,这可是中国支线飞机第一次拿到东盟国家的“全品类认证”,意义重大。
文莱是东盟成员国,他认可了中国标准,马来西亚、印尼这些国家也很可能改变原来的态度。以前咱们的飞机想进东南亚,得先过FAA或EASA的认证,光等就要三五年,期间花费无数。现在有了CCAR证,1年以内就能搞定,成本直接腰斩。

迪拜航展的亮相,让全世界看到了C919的实力;越南、文莱的适航突破,又给中国标准打开了走出国门的大门。这一路走下来,C919完成了三次关键跨越——从依赖别人的部件,到自己能造核心技术;从跟着西方标准走,到输出中国自己的标准;从只在国内飞,到能去全球竞争。这一路我们走得艰辛,但却走得值得!
更新时间:2025-11-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