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如何科学防寒潮?“三高”人群应“三防” 慢阻肺患者防急性加重

中新网上海新闻11月19日电(记者陈静)记者19日获悉,寒潮来袭,心脑血管、呼吸道等疾病进入高发期,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等特别发布健康提示,提醒广大市民做好科学预防,健康过秋冬。

据悉,颈部受凉易致头痛、肩颈僵硬,早晚可戴围巾保暖;腹部受寒易引发腹泻,可穿高腰款式的下装,寒冷时也可在内衣外面贴上暖宝宝;脚踝受凉易致感冒、关节痛,天冷时不要露脚踝,睡前可用40℃温水泡脚15分钟;肩部受凉易诱发肩周炎,可穿防风外套或戴薄款护肩;膝盖怕冷,会让一些人的“老寒腿”加剧疼痛,天冷时可穿加绒打底裤,运动时戴护膝,避免久蹲,减少膝盖压力;腰部受寒可能导致腰酸乏力,可穿收腰外套或系宽腰带,久坐后用手搓热后腰。

“三高”等慢病人群,此时节更要做好健康管理,牢记“三防”:一防血压波动,如有头晕、头痛或血压突然升高,及时就诊;二防血糖变化,糖尿病患者容易因饮食增加、运动量减少而导致血糖升高,适当增加室内活动,注意监测血糖水平;三防血脂异常,天冷容易管不住嘴,暴饮暴食等容易升高血脂,要做到饮食有节,科学进补。

据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病)患者在受凉感冒及气温突变时容易复发加重,冬、春季气温变化大,容易导致呼吸道感染。慢阻肺病全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很容易被人们忽视。很多患者到气喘、走不动路了才意识到自己生病,但事实上,慢阻肺病是渐进发展的,不可能突然发生。”中国医师协会呼吸病学分会会长陈荣昌教授在此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早期慢阻肺病漏诊概率非常高,而恰恰早期是最好的干预点。” 陈荣昌教授指出,慢阻肺病早期症状隐匿,70%-90%的慢阻肺病患者未被诊断,错过了最佳干预时机, "35岁以上的人,有呼吸道症状、吸烟、或者污染环境暴露史都应该积极地做慢阻肺病筛查"。

比日常不适更危险的是突如其来的“慢阻肺病急性加重”。据统计,约65%的慢阻肺病患者经历过急性加重,这并非普通的病情波动,而是疾病进展和肺部功能的下跌的一个重要事件。呼吸道感染、环境因素改变、免疫状态改变等,都有可能导致急性加重。陈荣昌教授表示:“只要每年有一次的急性加重,患者未来就会更容易急性加重,肺功能下降、疾病严重程度的加重也会比一般人要快。”

研究证实,慢阻肺病急性加重与疾病的炎症分型密切相关。约10%-40%的慢阻肺病患者属于2型炎症类型。由于2型炎症是多种疾病的共同的致病机制,这类慢阻肺病患者还常常合并患有特应性皮炎、哮喘等其他2型炎症相关的疾病。

据悉, 而今针对伴2型炎症慢阻肺病的对因治疗取得重要突破。针对2型炎症的新型的生物靶向治疗,让符合分型的患者在吸入糖皮质激素(ICS)+ 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 长效抗胆碱能药物(LAMA)三联疗法之上有了额外的获益,包括症状改善、肺功能改善、发作频率降低。

近年来,随着对慢阻肺疾病炎症分型探索的深入和靶向生物制剂的获批,慢阻肺病患者能够得到更精准的治疗。靶向生物制剂通过抑制2型炎症关键和核心细胞因子(如:白介素4、白介素13,白介素5等)的信号通路,能够帮助伴有2型炎症的慢阻肺病患者实现更有效控制疾病、降低急性加重,改善肺功能,改善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

陈荣昌教授倡导要像管理糖尿病、高血压一样地去管理慢阻肺病。 此外,他推荐慢阻肺病患者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按要求接种肺炎疫苗,以有效预防呼吸道感染引发的急性加重。

据悉,寒冷天气容易诱发冠心病、心绞痛、卒中等问题。特别是有心脑血管疾病史的人群,一定要避免寒冷刺激,及时纾解不良情绪;饮食清淡,少吃肥肉、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物;保持运动习惯,老年人可适当步行,试试太极拳、木兰操等运动,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完)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1

标签:养生   寒潮   民众   患者   人群   科学   肺病   炎症   疾病   白介素   靶向   症状   血糖   教授   功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