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娃,有这些“专注力翻车”时刻吗?
辅导作业时,抠橡皮能抠30分钟;
上课总被老师投诉,走神“神游”;
一道数学题,因为频繁分心,变成持久战;
要知道,当孩子从幼儿园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迈入小学紧凑的课堂模式,需要具备良好的注意力水平,才能跟上老师的讲课节奏。
据《中国儿童健康发展基金》调查显示,在我国660所大中城市:
20%的孩子,经常走神多动;
42%的孩子,上课时不能集中注意力;
60%的孩子,不能坚持听课30分钟以上;
75%的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专注力问题。
很多家长以为,孩子学习不自觉,就得时刻盯着他学。
一项调查显示:
我国近1亿的小学在校生,超过七成的家长,每天下班后辅导孩子作业时间超过两小时。
不少家长没注意到,孩子学习效率低下的背后,是专注力“亮红灯”的表现。
01孩子专注力不足的3种表现
研究发现:
小学阶段(尤其是6-10岁),是注意力从无意识向主动控制过渡的关键期。如果此时不加引导,就可能形成“易分心”的长期习惯。
很多聪明有潜力的孩子,仅仅因为专注力这个“短板”,导致成绩被低估,自信心受挫。
01注意力难以集中
不少刚上小学的孩子:
在课堂听讲、阅读、完成任务时,容易走神;
抗干扰能力缺失,极易受外界环境影响;
很难安静地坐上一会儿,身体总会有很多小动作;
容易违反课堂纪律,经常被老师批评。
脑科学研究发现:无法过滤干扰信息的孩子,大脑海马体接收知识就像竹篮打水。
孩子的大脑过滤干扰的能力很弱,任何声音、动静都会轻易抢走他们的注意力,根源在于大脑的注意力系统还在建设中。
注意力是由前额叶皮层主导的神经调控网络。但前额叶皮层发育比较晚,要到25岁左右才能完全”成熟"。
02挫败感强,情绪波动大
专注力不足与情绪调节困难存在一定的关联。
一些孩子,因无法专注完成任务而发脾气,对耗时较长的学习任务理房间)心生抵触,畏难情绪严重,容易拖延或放弃。
无法长时间专注完成任务,孩子持续体验到“挫败感”,就会情绪激动,发脾气,情绪如同“坐过山车”,说变就变。
一项数据研究表明:
62%学业受挫的中小学生,会同时出现 “情绪调节差+执行能力弱+不自信”的叠加问题,需要系统解决,父母不能只盯着 “注意力”问题矫正。
03缺乏组织规划能力
这类孩子,往往不知道自己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缺乏时间管理的意识。
常常手忙脚乱,一会儿削铅笔,一会儿找东西;
东西杂乱无章地堆放,散落地到处都是;
不会整理自己的书包,东西一股脑往里塞;
这一系列行为的背后,都是执行功能缺失的表现。
要知道,执行功能是指大脑的“指挥中心”,它帮助孩子进行自我管理,包括组织、计划、集中注意力、记住指令、控制冲动等一系列能力,让孩子能够确定目标并且采取行动达成目标。
执行功能主要是由大脑中的前额叶皮质等区域,来进行调控的。前额叶皮质尚处于持续发育的过程中,5-15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在执行功能方面表现较弱。
02小学阶段,专注力比成绩更重要
研究表明:小学阶段专注力水平,与中学学业成绩的相关系数高达0.67(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21)
北京师范大学跟踪100名小学生12年发现:
小学阶段专注力强的孩子,中学后学业表现普遍更稳定。即使一二年级成绩不是顶尖,但到了高年级,随着知识点难度增加,他们的优势逐渐显现。
专注力强的孩子,能更快进入学习状态,效率更高,理解更深。
小学阶段是大脑前额叶发育的关键期,也是专注力发展的黄金期,这个阶段形成的专注力模式将影响终身学习能力。
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发现:大脑具有根据经验和训练而改变结构和功能的能力,贯穿一生(尤其在儿童青少年时期可塑性更强)。
通过科学、针对性的脑电生物反馈训练,可以刺激大脑相关区域的发展,让这些“核心肌肉”变得更强大、更灵活。
竞思的脑电生物反馈训练,通过整合多模态神经反馈技术与认知神经科学前沿成果,创新性地构建了基于前额叶皮层神经可塑性的精准干预体系。
促进前额叶皮层与其他脑区之间的信息整合和协同工作,更有效地提升前额叶皮层的功能,给孩子的专注力及时充电。
更新时间:2025-09-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