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五点的呼和浩特
老街巷里的焙子铺已升起袅袅炊烟
案板上揉搓面团的簌簌声
鏊子上油脂滋滋地吟唱
顾客与摊主熟稔地寒暄
共同奏响这座城市苏醒的序曲
作为呼和浩特人的味觉图腾
焙子这道看似寻常的面食
承载着几代人的味觉记忆
蕴藏着北疆最鲜活的市井密码
呼和浩特人对焙子的热爱
藏在对 “花样” 的极致追求里
从形态到口味
焙子家族足以让初来者眼花缭乱
咸香酥脆的油旋焙子
层层起酥如绽放的花朵
暄软入味的糖焙子
内馅的红糖与芝麻在高温下交融出焦香
在宽巷子里的几家焙子铺
摊位前总是排着长队
“年轻人爱夹鸡蛋和辣条
老人们就喜欢吃传统的糖焙子。”
店主一边麻利地揉着面
一边介绍
“但卖得最好的
还是老辈传下来的那几种。”
这种坚守与创新的平衡
恰是焙子能跨越时代的秘密
对于土生土长的呼和浩特人来说
焙子早已超越食物的范畴
成为生活的仪式感
上学的孩童攥着温热的焙子奔跑在巷口
上班族在通勤路上匆匆咬下几口
晨练的老人坐在杂碎铺前
一碗羊杂碎就着牛舌焙子
这一口面香
是故乡的印记
刚出炉的焙子烫得直搓手
咬下去咔嚓一声
那股子满足感
什么山珍海味都比不了
如今
随着呼和浩特文旅产业的发展
焙子也成了外地游客
探寻本土风味的 “打卡地标”
在宽巷子升腾的热气中
不仅有食物的香气
更有一座城市的烟火温情
从晨光熹微的老街巷
到车水马龙的商业街
焙子铺的烟火
始终升腾在呼和浩特的肌理之中
这道看似朴素的面食
用百年来不变的麦香
讲述着北疆古城的故事
也温暖着每一个在此生活的人
更新时间:2025-08-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