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英伟达CEO黄仁勋在北京宣布,美国政府正式批准H20 AI芯片对华出口,结束了仅三个月的禁令
这款芯片是英伟达专门为中国市场打造的“特供版”,性能比旗舰H100低一大截,但对国内AI企业来说,仍然是解决算力短缺的救急良药。
文案|编辑:清
过去几年,美国对华芯片出口管制像铁桶一般,从高端GPU到设计软件,样样不放过,2025年4月,特朗普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禁止H20出口,搞得英伟达库存堆积如山,订单直接泡汤。
这次松口,表面看是美国给英伟达解套,实际上藏着更深的门道,中美关系最近有点回暖,7月初,两国外长在马来西亚会面,谈得还算不错。
更关键的是,中国手里捏着稀土这张王牌,全球90%的稀土加工能力都在中国,美国的军工、新能源产业离了这玩意儿根本转不动,H20解禁,很可能是双方在稀土和科技领域博弈后的妥协结果。
2024年,中国为英伟达贡献了170亿美元收入,占全球营收的12.5%,H20禁令让英伟达亏得心痛,黄仁勋多次公开喊话,警告美国政府再不放行,中国市场就彻底没了。
这次解禁,黄仁勋亲自跑来北京,频频接受采访,表态要深耕中国市场,他还推动英伟达跟清华大学搞AI研究合作,摆明了想在学术和市场上双管齐下。
他的策略很清楚:既要保住中国这块大蛋糕,又得在中美博弈的夹缝中找平衡。黄仁勋的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既是技术大佬,也是精明的生意人。
H20解禁可不是美国心血来潮,背后有三重考量,第一个,商业压力顶不住了,H20禁令让英伟达损失惨重,45亿美元的库存积压,25亿美元的订单飞了,毛利率从72%跌到58%,美国政府也心疼,少了30亿美元的税收谁不肉痛?英伟达的市值波动直接影响美国科技股的信心,继续封锁下去,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再一个就是地缘政治的氛围变了,中美关系最近缓和了不少,7月外长会晤就是个信号,中国在稀土领域的绝对优势,让美国没法硬刚。稀土断供一招就能让美国的高端制造歇菜,军工、新能源全得趴窝,H20解禁,很可能是美国在稀土谈判桌上换来的筹码。
最后,技术竞争的盘算也不简单,美国本来想靠封锁卡中国AI的脖子,但没想到中国自己玩起了国产替代,华为的昇腾910B在推理效率上已经干翻H20,寒武纪的思元590也快追上A100。继续封锁H20,市场只会让中国厂商捡了便宜,美国放行H20,可能是想让中国企业继续用英伟达的生态,拖慢国产芯片的步伐。
H20解禁对中国的AI产业来说,简直是一把双刃剑。短期来看,这绝对是个好消息,过去几个月,国内AI企业被算力短缺折磨得够呛,像字节跳动、腾讯这样的巨头,AI项目因为缺芯片卡壳,研发成本直线上升。
H20恢复供应后,这些企业能喘口气,重新启动项目,加快语言处理、图像识别等领域的模型训练。成本下来了,效率上去了,市场竞争力自然也水涨船高,更重要的是,芯片供应的稳定让整个AI产业链松了一口气,从设备厂商到软件开发者,都能正常运转,产业信心也更足了。
但长期看,隐患也不少。H20的到来可能会让一些企业重新倒向英伟达的生态,减少对华为昇腾、寒武纪思元等国产芯片的采购。这对还在起步阶段的国产芯片产业来说,打击不小,更麻烦的是,美国的政策翻脸比翻书还快,今天放行H20,明天没准又来新禁令。
如果中国企业过于依赖英伟达,未来一旦被掐脖子,后果不堪设想,国产芯片的路还得咬牙走下去,政府和企业得加把劲,政策、资金、技术都得跟上。
H20芯片解禁,表面上是美国送来的“投降大礼”,实际上是场复杂的博弈,中国抓住了稀土这张王牌,逼得美国不得不松口,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放弃了对中国的技术打压,解禁的背后,美国可能还藏着小心思,想通过H20让中国企业继续依赖它的技术生态,拖慢国产芯片的研发节奏。
对中国来说,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短期内,H20能解算力燃眉之急,让AI产业加速跑。但更重要的是,不能因为这点甜头就松懈,自主创新是硬道理,华为、寒武纪的突破已经证明,中国完全有能力在AI芯片领域杀出一条血路。
政府得继续加大支持,补贴、税收优惠一个不能少,企业也得沉下心,搞研发、建生态,只有把核心技术攥在自己手里,才能在未来的科技赛道上不被牵着鼻子走。
H20解禁为中美科技关系打开了一扇小窗,但能不能变成长期合作,还得看美国有没有诚意,近期,英伟达跟清华大学的AI合作、华为跟英特尔在5G领域的技术交流,都透露出点合作的苗头,科技全球化的大趋势下,谁也离不开谁,硬搞封锁只会让全球产业链受伤。
更新时间:2025-07-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