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作者定会不负众望,按时按量创作出更优质的内容
文 |昕昕
说真的,一提到“主体思想”,咱脑子里第一反应不是太阳就是各种梗,但说白了这玩意儿核心就俩字:做人!
翻译过来就是“别当舔狗,自己的命运自己攥着”。
这话放中国可能像废话,但搁朝鲜那可是救命箴言——毕竟过去上千年,他们净在大国夹缝里“漂流”了,日本、中国、苏联轮流影响,搁谁谁都想喊一句“我要做自己”!

1955年金日成一提出这思想,直接戳中要害:对内要摆平苏联派、中国派的派系内斗,对外要摆脱“谁都能插一嘴”的命。
那会儿朝鲜家底其实不差,工业基础比南边强,还有四野过来的三个师,打釜山都快打下来了,结果美国一掺和,又回到了“身不由己”的老路子。
所以“主体思想”说白了就是:别跟着别人的拍子跳舞,自己的事儿自己说了算!
有意思的是,中朝当年都走独立自主,但选了两条完全不同的“通关路线”。
中国选了“地狱难度”:先搞重工业,啃钢铁、军工这些硬骨头,哪怕被苏联撤援助、被各界反对也硬扛,主打一个“先苦后甜”。

朝鲜则选了“舒适开局”:按民意来,先搞生活物资,啥大米、布匹、鞋子先管够,毕竟老百姓要的是“马上能摸得着的幸福”。
不得不说,冷战那会儿朝鲜的日子是真滋润!60年代农村全通电,70年代粮食自给,免费教育医疗早早就安排上了,大城市里自动化鞋厂都有了。
反观韩国,那会儿还在军政府独裁,美军驻扎,日子过得稀碎,人均寿命都比朝鲜低。说句实话,当年朝鲜比韩国富,真不是吹的!
更绝的是,朝鲜把“民族兄弟情”刻进了DNA,1968年特种部队突袭韩国总统府,遇到韩国农民居然舍不得下手,还嘴炮教育一番放走,结果自己泄密被抓——这波“圣母操作”,换海豹突击队来都得看傻。

1984年韩国水灾,朝鲜直接拉了7200吨大米、10万吨水泥过去支援,这兄弟情比韩剧还感人!
但好景不长,苏联解体直接给朝鲜来了个“断奶暴击”,之前朝鲜的重工业产品全靠经互会从社会主义阵营买,贸易80%都靠苏联和东欧。
结果苏联一倒,供应链断了,没了重工业加持,轻工业、农业直接崩盘,饥荒来了,还引发了水土流失、洪灾,这就是朝鲜的“苦难行军”——相当于游戏里buff突然消失,直接从天堂掉到地狱。
而中国这会儿选了对外开放,靠着扎实的工业基础扛住了冲击,国货越卷越强。
但朝鲜没这底气啊,开放怕被西方商品倾销、粮食被扫空,只能选择“高压封闭”保命。

就像《铁雨2》里演的,朝鲜心里跟明镜似的:不是不想开放,是扛不住啊,只能等中国超越美国,才能过上正常日子——这波预判,多少有点心酸又好笑。
更搞笑的是朝鲜的“自主执念”,简直魔怔了!气候不适合种葡萄,硬要搞自产葡萄酒,颜色看着就不对劲还敢招待外宾;巧克力原材料被垄断,就用代可可脂卷出瑞士同款口感。
连趣多多都要复刻,巧克力豆不够就用果干凑——这股“别人有的我必须有,还得自己造”的劲儿,又硬核又可爱。
再看南边的韩国,简直是“没有主体性的反面教材”。

金大中、卢武铉搞“阳光政策”,南北互相援助、搞旅游合作,眼看就要和解了,结果右翼总统一上台就翻脸,跟着美国瞎起哄。
尹锡悦更是离谱,说朝鲜用气球扔垃圾要入侵,结果被扒出来是韩国先扔的;为了权力还恐吓朝鲜要南下,逼得朝鲜直接炸了朝韩公路自证清白——这操作,堪称“国际笑话天花板”。
现在回头看,朝鲜这“IF线”走得跌跌撞撞,但还真把“独立自主”给守住了。
虽然理论粗糙了点,但架不住韩国队友“神助攻”,让大家看清了:没主体性,连当狗都当得不体面,如今朝鲜也慢慢放松高压,开始搞外贸了,也算闯过了最难的关。

说白了,朝鲜这一路就是:“我要做自己”——开局顺风顺水——突然被断buff——硬扛到底不认输——终于站稳脚跟。
这剧情比电视剧还跌宕,虽然满是槽点,但那份“宁折不弯”的骨气,还真让人有点佩服。
毕竟在大国博弈的棋盘上,能把自己的命运攥在手里,哪怕走得磕磕绊绊,也比当别人的附庸强多了!
更新时间:2025-11-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