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城垣图志
图文资料源于@吴钩斩月
辽源市,位于吉林省中南部,地处东辽河、辉发河上游,因东辽河发源于此而得名。
辽源是满族重要发祥地之一,清代康熙年间被辟为皇家盛京围场。因首开中国人工驯养梅花鹿之先河,被誉为“中国梅花鹿之乡”。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弛禁后设立县制。
辽源市是曾经有过因煤而兴、因煤而立的辉煌,被誉为“东北小上海”。
后金天命四年,灭叶赫部,以其地置大围场。清朝康熙年间,辽源境内正式划为盛京围场,直到光绪四年(1878年),盛京将军曾祺以“鲜围场地多被流民私垦”为由,向清廷奏请开禁。光绪二十二年(1894年)解禁,盛京户部侍郎良弼,将大围场西流水四十五围荒地,以每亩价银三钱三分招民垦荒。
光绪二十六年,奉天总督增祺委派协领高万梅总管大围场各项事宜(题外话,高万梅时任金州协领兼勘界委员,当时沙俄强占旅顺、大连湾,并且在勘察划界时极力扩大范围,遭到了高万梅的严词拒绝,俄方对其不满向总理衙门诬陷其“只顾课税而不履行划界,以致造成居民秩序混乱”,清政府为息事宁人遂罢免其勘界委员的职务,改到大围场任职)。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经奉天军督奏请,在今辽源境内西部、东部各建置一县,西部称西安县,东部称东平县,隶属奉天省海龙府。
西安县城原拟建在老虎嘴子,后改在大疙瘩西侧(今龙首山)设置。大疙瘩在围内层峦叠嶂,绣壤相错;有山谷之险,足以控制四方;又通途畅行,居民已聚。因此,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奉天军督曾祺、咨商荒务大臣廷杰,改勘城基于大疙瘩山,西至半截河,南至东辽河,北至半截河,方圆1里,面积541亩。
光绪二十九年至三十年,划定城基,开挖城壕修筑县城。光绪三十年(1904年)三月,知县贵良到任既添修衙署、复倡本城商民捐造城门(即东吉、西宁、南康、北寿四门)。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奉天省改为辽宁省,西安县隶属辽宁省。1947年,国民政府将西安县更名为北丰县。1949年,人民政府复名为西安县。1952年4月3日,因西安市与陕西省西安市重名,更名为辽源市。
更新时间:2025-10-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