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社区科普研究会社区养老分会百名理事赴石佛沟一日避暑游​

​甘肃省社区科普研究会社区养老分会百名理事赴石佛沟一日避暑游


​大西北网记者王志俭(穿石)文图

七月流火,​23日兰州市区气温窜至34度高温天气,早晨8时空气中就弥漫着燥热的气息。上午8时30分两辆大巴车载着百名游客,从义乌商贸城出发前往国家4A级景区石佛沟景区开启一天的避暑游。

​坐在车上的百名游客可不是普通的游客,他们是​甘肃省社区科普研究会社区养老分会的百名理事。分别来自兰州市几个区的社区理事,他们大多已经离退休,在职时有的是单位领导,有的是单位的骨干人员。爱心公益事业让他们走到了一起,成了爱心大家庭的成员。今天他们放弃所有事情,参加由​甘肃省社区科普研究会组织的石佛沟一日避暑游。


早晨出发时间是8时30分,可不到8时乘车地点就来了许多人。他们围在一起兴奋的交谈着,几个年轻美女工作人员穿梭在理事中间,和理事们热情打招呼询问有无可帮助的事情。乘车点上充满了温馨气氛。


8时30分两辆大巴车载着百名理事准时从乘车点出发,热情的美女工作人员一上车就介绍了当天的行程。为活跃车内气氛还带着大家一同唱起《团结就是力量》的歌曲。大家一边唱歌一边拍手,车内不时响起愉快的笑声。


半小时后大巴车到达景区,打扮时尚的女理事们纷纷站在、刻有石佛沟大字的石头前拍照。旁边路上10几名女理事和几名男理事,兴高采烈的扭起了秧歌,许多人围上前去争相拍照录像,场面就像正月十五闹社火一样红火热闹。


随后百名理事向山顶景区走去,山路有些陡身体好的理事们走路生风,身体差点的理事们走回歇会,大家互相鼓励好在路途不是太远,约半小时理事们都先后走到了山顶。


颐圣养老产业集团董事长、甘肃省社区科普研究会社区养老分会温会长,站在半山上农家乐门口为理事们加油鼓劲,同时向大家介绍了石佛沟景区及传说。石佛沟因为沟内的藏传佛教格鲁派灵岩禅寺而有名。据说在清初,山崖上发现了—个石洞,洞壁上有石佛像。嘉庆(公元1796—1820)时,有僧人化缘募捐,修建石佛寺,并长年住持,石佛沟也因此而得名。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神麚四年(公元431年), 鲜卑族首领、吐谷浑白兰王慕容贵以己隐修之石佛沟灵岩洞为基,拓展建成寺院,因洞内有石刻佛像,遂取名"石佛寺"。


听完温会长的介绍,让理事们游览灵岩禅寺时更加饶有兴趣。中午12时许,10桌丰盛的菜肴端到桌上。工作人员介绍今天本来是简餐,通过温总努力给理事们调换成了桌饭,听到这里大家看着温总一起热烈鼓掌。饭前温总做了简要发言,简述了即将在月底开展第八届孝心文化节的筹备情况,并诚挚邀请理事们能踊跃参加。


农家乐的饭菜美味可口,基本每盘菜吃成了光盘,农家乐老板看到饭菜受到青睐十分高兴,殷勤走到每个桌前不断询问,面条、花卷、菜够不够吃,不够可以再给大家上。老板的热情得到大家赞许。“还是人多吃饭香”理事们一边吃一边高兴说到。就在大家又说又笑时,忽然从一桌上传来《下马酒》的美妙歌声,整齐洪亮动听的歌曲引爆大家激情,不由自主的一起拍手轻摇身体跟着哼唱。好啊!再来一个!歌声刚停传来一片叫好声。


午饭后即开始自由活动,石佛沟景区凉爽宜人,仿佛这里不是盛夏7月仿佛是初秋天气。在如此舒适环境下理事们兴趣盎然,有的兴致勃勃的在农家乐散步,有的走出农家乐欣赏风景。有的理事唱歌、有的打牌有的聊天其乐融融。不知不觉中时针指向了返程的下午17时。下山时参加一日游的所有人员开心的拍了全家福,然后依依不舍拍手相约再会,愉快的一日避暑游在大家招手中圆满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4

标签:旅游   石佛   甘肃省   社区   研究会   分会   理事   景区   农家乐   工作人员   热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