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眼瞅着霜降临近,柿子正好吃的时候。橘红柿黄,香甜软糯,每年这时候,门诊里来问“柿子能不能多吃”的人大有人在。我这一边把脉,一边也忍不住说:柿子虽好,别乱吃,尤其是这4类人,吃错了伤胃、堵气,还容易引发久病。

❶ 胃寒、积食的人慎吃
柿子性寒,偏凉。吃多了会损伤脾胃的阳气,尤其本身体虚、容易腹胀、胃口差的人群,要格外当心。
中医常说“虚者寒之,寒者禁生”,饭后即吃生冷柿子,就像给胃里泼了一盆冷水。
我常问患者:“你是不是吃完柿子就觉得肚子鼓?甚至嗳气打嗝?” 这其实就是寒凝气滞的表现,胃受不了,脾也跟着“抱怨”。
吃东西就图个顺,不图这口“凉甜”。
❷ 空腹食柿最伤胃气
空肚子吃柿子,很容易和胃酸反应,时间久了,胃里“打结”,形成食积与结石。
中医称之为“食聚”、“瘀结”,日久则成积。你想想,辛辛苦苦养的胃气,被一口柿子伤了,多可惜啊。
嘿,您有没有这种习惯:早上饿了随手拿个水果?如果你刚好拿的是熟柿子,可真得换换了。胃是“土”,柿是“寒”,土遇寒则冷,冷则不运。
❸ 糖尿病人要远离“软甜诱惑”
软柿子一口咬下去,甜得直窜喉咙。可这个“甜”,却对血糖控制不好的人,是个“坑”。
柿子里含糖分高,加上纤维少,血糖升得快,降得慢,吃完很容易气滞血滞,出现头昏、乏力等情况。
我总提醒家里控制血糖的亲人:宁可嚼两个甘栗,也别贪“柿子嘴”。哪怕你平时血糖稳,这个季节也不能掉以轻心。
糖人难养,贵在控制“入口一步”。你是不是也有点嘴馋?不妨给自己泡杯清茶,解馋又养神。
❹ 脾胃虚弱、便秘体质要少食
柿子虽然含有鞣酸,能收涩止泻,可如果本身体质“偏干火”,久食就成了“堵”之源。
你仔细想一下,吃完几颗柿子后,是否出现嘴巴干、舌苔厚、大便干结?其实,这就是典型的阴虚内热型积滞。
我见太多老友,吃了几天柿子,满脸起疹子,排便困难,结果肚子也开始不舒坦。
所以我说,柿子宁可“少量尝”,也不可“顿顿赏”。吃的多,不如吃得准。
这些吃法,既解馋又养生
❶ 把柿子晾成柿饼,经过日晒,寒气尽散,更适合中老年人;
❷ 可用熟柿子搭配山楂炖汤,香甜开胃、活血行气;
❸ 柿子皮不宜食,性更寒,更易滑肠,不利脾胃吸收;
❹ 一次别超两个,多了不化,反添烦恼。
俗话说“好吃不过饺子,温补还是小米”,柿子虽香,不及稳重饮食来得踏实。
饮柿细节要记牢,少病才是真的会养生
我问你:家里是不是已经买了一大兜柿子?厨房里放得橘红诱人?回家可别一上来就吃,尤其是空腹或者饭后立马吃,都是错的。
中医讲“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顺时”,秋后柿熟,要顺寒暖、顾脾胃、看体质吃,才是与这天地“和”。
来源:健康养生常识
民间方法非替代医疗治疗,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更新时间:2025-10-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