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看四川|神话故事里的“扶桑”树找到了

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

3000多年前的古蜀人告诉你

小树底下也好乘凉

三个看点带你认识

三号青铜神树

人怎么能闯这么大的祸?

不,是树

世界上有两种树最好认

一种是长得好看的

一种是长得叛逆的

△一号青铜神树 三星堆博物馆藏

1986年至今

三星堆遗址1号到8号祭祀坑

共出土约8棵青铜神树

目前已修复一号、三号青铜神树

相较于总高近4米的一号神树

三号神树“身高”仅92厘米

“谁说一定要长成参天大树

我偏要活得小巧玲珑”

藤蔓式的枝条向下撑地

“麻花状”的树干两两缠绕

保持“螺旋式上升”

形成三条“张牙舞爪”的树枝

同时又向旁“节外生枝”

“谁说一定要笔直生长

我偏要拧巴得理直气壮”

端顶三座人首鸟身神像

是古蜀人心目中至高无上的太阳神

展开双翅、尾翎高高竖起

威风凛凛站在神树的花蕊上

鸟身部分为勾云纹

胸口为太阳形状纹

此造型虽与三星堆其他青铜人像一致

但这种“人兽”组合还是让人诧异

“谁说长得丑就不配爱

我偏要快乐崇拜”

△三号青铜神树由70多块残件修复而成

每一处“缺陷”看似不合理

但却构成了三星堆青铜神树

另一种独一无二的存在

这便是三号神树的“叛逆美学”

找到了!

神话传说的“现实样本”

如果神话中的神树扶桑会开口说话

“原以为我只是个传说

没想到古蜀人竟真把我造出来了”

汉代文学家东方朔编著的

志怪小说集《海内十洲记》

是这样描写扶桑树的

对照三号神树的“长相”高度相似

关于扶桑的记载

最早出现在《山海经·海外东经》

意思是在遥远的东方

十只太阳鸟栖息的神树扶桑就生长在那里

“日出扶桑”

扶桑和太阳是“铁杆CP“

人首鸟身像和太阳纹饰

也无不体现了

古蜀三星堆先民对太阳和神树的崇拜

“不装了,就这么帅”

神树CT照曝光硬实力

三号青铜神树的叛逆

同样也体现在铸造层面

△图源:《三星堆遗址出土三号青铜神树铸造工艺及相关问题研究》,《文物》 2025年第4期。

透过CT扫描影像

直接曝光“硬核实力”

神树整体系分铸成型

人首鸟身像、树干、树枝、树座等均采用铸接方式

△图源:《三星堆遗址出土三号青铜神树铸造工艺及相关问题研究》,《文物》 2025年第4期。

树干采用分段铸造后进行铸接

并且运用条形芯撑和芯骨技术

芯骨:在制作泥芯时在中间加入有机质或金属质条状物,起到加固和支撑泥芯的作用,类似于现代建筑中的“钢筋”。

条形芯撑:横向贯穿包括器表、器壁和泥质内芯的整个器物,其作用与其他芯撑一样起到固定内芯位置的作用。

这种技术现象在商周青铜器铸造中十分罕见

△图源:《三星堆遗址出土三号青铜神树铸造工艺及相关问题研究》,《文物》 2025年第4期。

同时,别看人面鸟身神像是“附件”

三星堆铸工匠人的职业素养是

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尾翼及人面冠上的小部件

也都要分别单独铸造再组装

至少经历4到5次浇铸过程

看似寻常 寸寸匠心

三号青铜神树

用低调的外表包裹锋芒

当我们望向它时

说不定能连上宇宙WiFi

和古蜀人一起看个科幻大片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30

标签:历史   扶桑   神话故事   青铜   遗址   人面   树干   太阳   叛逆   条形   文物   神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