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在短视频里看到说外资企业集体撤退,星巴克、汉堡王都在找新东家,我一开始也有点慌,毕竟这些牌子在中国待了这么多年,突然换老板,是不是说明在这儿赚钱没那么容易了。

不过仔细一想,这事没那么简单,星巴克去年把中国业务交给了本地资本,转身就说要开两万家店,现在才八千多家,这种目标不是跑路的人能定的,汉堡王门店这两年在减少,可他们的新计划是到2035年把店数翻两番,这些洋品牌一边卖股权一边放话,怕不是想找个本地搭档带他们飞。

七八年前麦当劳卖给中信,网上一片担心,说以后吃不上放心汉堡了,结果呢,麦当劳直接改名叫金拱门,门店翻了三倍,还说要开到一万家,最逗的是他们连麦门这种说法都敢用,外卖系统被总部盯上,说要推到全球去,这哪是被赶走,分明是找对了人,能在这片地儿把事办成。

问题其实出在外资那一套老办法不管用了,赛百味当年死活不肯改冷餐的规矩,结果在中国市场被笑掉了大牙,直到去年请了本地团队,开始卖热三明治和简单健康的餐食,才慢慢回过神来,麦当劳刚被收购那会儿连个点餐APP都不想弄,后来被逼着改了,才发现中国外卖有多厉害,这不就是本地经验反过来帮全球公司翻身的典型例子吗。
现在回头看那些转让股权的外资,其实不过是换个打法,就像安踏当年买下FILA,那会儿这个意大利牌子在中国只剩五十家店,快撑不下去了,结果安踏一接手,把它重新定位成高端运动时尚,现在每年能赚上百亿,资本这东西,哪边能赚钱就往哪边走,管你是外国的还是中国的。

所以说网上那些说外资撤退的话,怕是只看了表面,这些跨国公司现在更像是在下注,用股权换本土团队的干活能力,同时留着自己的牌子和供应链,等本土团队把生意做起来,过几年总部说不定还能高价买回去,这年头做生意,讲究的是大家一块儿干,谁还死守老办法不放呢?。
更新时间:2025-11-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