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目前处于无业状态,52岁的意大利教练卡纳瓦罗却出人意料地拒绝了执教中国男足的邀请。
随后,不光意大利记者在传,波兰媒体、韩国媒体也都跟进报道,说这位曾经的世界足球先生、里皮的爱徒,更倾向去波兰联赛的什切青波贡队执教,哪怕那支队目前在波甲只排第12名。
韩国媒体Starnewskorea在9月26日的报道中直接点出了这一现象,并分析了卡纳瓦罗拒绝中国足协的原因。尽管中国足协提供了丰厚的合同,但卡纳瓦罗似乎更倾向于留在欧洲足坛寻求机会。这种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中国足球当前在国际足坛的尴尬处境。
卡纳瓦罗对中国足球并不陌生。他的教练生涯正是从中国起步的,2014年他接替里皮成为广州恒大队执行主教练,之后还执教过天津权健队。2019年,他甚至短暂担任过中国男足临时主教练,但仅带队打了两场比赛后就决定专注于俱乐部执教。
如今,尽管中国足协再次向他抛出橄榄枝,卡纳瓦罗却显得兴趣寥寥。
为什么不愿意来?有几个现实原因挺明显。首先是钱,虽然以前外教来中国动不动就高薪,但如今中国足球整体投入缩水,国家队主帅的待遇远不如“金元时代”那么诱人。再加上卡纳瓦罗目前是自由身,如果去欧洲俱乐部,哪怕不是豪门,收入未必比国足差,而且生活环境、联赛水平更熟悉。说白了,钱没那么多了,吸引力自然打折。
再一个是“离家远”。卡纳瓦罗一家长期在欧洲生活,如果来中国执教,意味着长时间和家人分开。别看教练满天飞,真正愿意常年在外、尤其在一个足球压力巨大的国家工作的,没几个不犹豫。波兰虽然也不算他的家乡,但毕竟在欧洲范围内,来回方便,文化适应也容易些。何况他今年4月才从克罗地亚的萨格勒布迪纳摩下课,估计也不想马上又跑大老远。
意大利媒体“rompipallone”也说透露,卡纳瓦罗拒绝的理由之一是“中国距离意大利的家太远”。但这看似简单的理由背后,其实有着更为复杂的考量。卡纳瓦罗此前曾在中国执教近6年时间,钱太少、距离短显然不是主要原因。
更关键的是,国足主帅这个位置现在压力太大、约束太多。有消息说,中国足协提供的合同里含有“自动下课条款”,比如如果阶段性成绩不达标,主帅可能直接被解约。
中国足协坚持这一条款,是因为之前与伊万科维奇合作时吃了亏——由于合同中没有解约条款,即使成绩不理想,足协也只能硬着头皮让伊万带队打完整个18强赛。这种源于过往教训的谨慎,却成为了卡纳瓦罗与中国足协谈判的障碍。
这种条款基本没保障,对教练来说就像绑着定时炸弹上班。再加上国足目前连世预赛都没进,短期内没有大赛可踢,教练能展示能力的空间非常有限。
跟何况,以国足现在的实力,想出成绩,嗯.......能愁死个人。
卡纳瓦罗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他这次的工资要求并不高,约为100万欧元左右,但如果因为成绩不达标而被提前解雇,这趟远赴东方的执教之旅将得不偿失。
他希望对“成绩不佳”的定义进行进一步协商,并讨论解雇赔偿等问题,但双方显然没有达成一致。
卡纳瓦罗与中国足球的渊源可追溯至2014年,当时里皮亲自打电话召他来恒大执教。卡纳瓦罗曾表示:“我是因为里皮教练的召唤才来到这里。”他甚至将里皮视为“父亲”。在恒大上任发布会上,这位传奇后卫展现出强硬一面,强调防守的重要性:“拥有梅西和C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拥有遏制梅西和C罗的人和体系相对容易。”
2019年辞去国足临时主帅职务时,卡纳瓦罗在微博上表示:“双重职务让我无暇顾及家庭。” 但实际上,当时他带队在中国杯上连续输给泰国和乌兹别克斯坦,执教能力受到质疑。
有外媒报道称,“卡纳瓦罗的执教能力显然受到外界的质疑,所以才辞去职务”。
如今,中国男足主帅职位自今年6月起就一直空缺。由于未能晋级2026年世界杯,中国足协与克罗地亚籍主教练伊万科维奇解约。在9月的国际比赛日期间,中国男足甚至连一场热身赛都未能安排。虽然球队目标是在10月进行热身赛,但至今仍未任命正式主教练。
而从国足选帅整体进展看,卡纳瓦罗的退出虽引发关注,但并非僵局核心。足协目前已收到超过50份外教申请,包括前波兰主帅普罗比尔兹、曾执教上海申花的迭戈·阿隆索等多人。
问题在于,筛选流程繁琐、决策周期长,已导致国足连续错过9月份的国际比赛日热身机会,10月、11月的赛事安排亦受影响。
不过,由于下一场正式比赛要等到2027年亚洲杯,足协似乎也没有过分急于敲定人选。
回顾过去23年,国足已经更换了14任主帅,平均每任执教时间仅1.6年。这种频繁换帅的背后,是中国足球人才基础薄弱与国家队体系建设缺失的顽疾。
如今,韩媒嘲讽,说卡纳瓦罗宁愿选择波兰俱乐部也不愿接手国足,这无疑给中国足球的现状敲响了警钟。
更新时间:2025-09-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