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深圳货代小李的办公桌上,6 月的订舱表已经密密麻麻 —— 中美关税下调仅三天,从中国到美国的集装箱预订量飙升 277%,美森轮船率先宣布涨价 1500 美元 / 40 尺柜,其他船公司跟进加征千元旺季费。在义乌小商品城的物流中心,打包工人每天加班到凌晨,只为赶上美西航线的最后一班船,而港口堆场的空柜数量,已经降到了近三年最低。
在潮州陶瓷厂的生产车间,流水线转速比平时快了 20%,工人们正在赶制美国商超的 10 万美元订单。厂长陈师傅指着排期表说:“客户昨天刚确认订单,今天就要求 7 天内发货,说要赶上美国 6 月促销季。” 这种紧迫感在深圳数码相机厂商那里更明显:六成美国订单重启,沃尔玛的采购经理每天打三个电话催货,“他们怕 90 天后关税再变,现在能发多少是多少。”
贸易追踪机构 Vizion 的数据显示,5 月 5 日到 12 日,中美集装箱预订量从每天 800 箱飙升至 3000 箱,洛杉矶港的待卸船数量激增 4 倍,港口工人不得不轮班 24 小时作业。某跨境电商平台的买手在通知里急呼:“全托管业务紧急重启,商家务必 5 天内备货到仓!”
在宁波港的船公司营业部,公告栏上的运价表每天一换:美森轮船 5 月 22 日起加征 1500 美元 / 40 尺柜的海运调整附加费,ONE 紧随其后宣布调涨 1000 美元,赫伯罗特更是计划 6 月 1 日起加征 3000 美元。某货代公司的报价单显示,一个美西航线的 40 尺柜运价,从 4000 美元暴涨至 7000 美元,相当于每件货物的运费成本增加了 15%。
“现在不是谈价格的时候,能抢到舱位就不错了。” 主做欧美线的货代老王一边接着电话,一边在订单上标注 “加急”:“有客户愿意多付 20% 运费,就为了把货塞进 5 月 20 日的船。” 但他也提醒:“这波涨的都是库存货,新订单能不能消化还得看美国消费者的钱包。”
A 股市场的航运港口板块连续三天领涨,宁波海运、锦江航运等企业股价涨幅超 20%,但多家公司连夜发布风险提示。在南京港的调度室,主任老张盯着监控屏幕说:“吞吐量暴增是好事,但设备检修、人员调配都跟不上,上周已经发生两起货柜延误纠纷了。”
更让从业者担忧的是政策不确定性。新华锦在公告中坦言:“34% 的关税依然高于贸易战之前,美国随时可能重启加税,现在的抢运只是‘短跑’,长期怎么跑还得看谈判结果。” 某船运公司高管私下透露:“我们增加的运力都是短期租赁,不敢下长期订单,怕 90 天后需求突然萎缩。”
在义乌的物流园,货车司机老李看着计价器直摇头:“从义乌到宁波港的陆运费涨了 30%,货柜车都去拉出口货了,国内物流反倒缺车。” 这种成本传导正在向终端蔓延 —— 美国超市的陶瓷餐具价格已上调 10%,玩具区的标签上悄悄贴上了 “运费上涨,价格调整” 的提示。
但对中国商家来说,这波热潮也是一次 “压力测试”。小商品城的负责人表示:“我们正在引导商户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同时布局欧洲市场,毕竟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日子,再也不想过了。” 在他的办公桌上,一份 “东南亚转口物流方案” 正在等待审批,方案里详细规划了从中国生产、经越南转口欧美的路线,以备不时之需。
在宁波港的黄昏里,满载集装箱的货轮鸣笛启航,船身上 “中国制造” 的标识在夕阳下格外醒目。对于供应链上的每一个人来说,这波抢运潮既是机遇,也是警示 —— 当全球贸易的 “天气” 越来越多变,只有打造灵活坚韧的 “供应链盔甲”,才能在风雨中稳步前行。
更新时间:2025-05-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