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茂名市各区县财政收入:电白区第1,高州市第3,茂南区第5

2024年茂名市财政运行图谱揭晓,各区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数据折射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在全市经济版图中,电白区以27.84亿元稳居榜首,化州市以20.11亿元紧随其后,高州市以19.23亿元位列第三梯队。

信宜市14.02亿元与茂南区13.60亿元分列第四、第五位,滨海新区、高新区等新兴区域则保持稳健增长态势。这份财政成绩单既展现了传统强区的持续发力,也透露出产业转型带来的区域经济格局变迁。

电白区第1

作为茂名市经济发展的"领头羊",电白区已连续三年蝉联财政收入冠军。27.84亿元的预算收入背后,是建筑业全产业链的强势崛起。全区拥有特级资质建筑企业3家、一级资质企业28家,形成从设计施工到建材供应的完整产业生态。

海洋经济成为新增长极,博贺新港区年吞吐量突破5000万吨,带动临港工业集群年产值超百亿元。城市更新项目释放红利,水东湾新城完成土地出让收入8.2亿元,万达广场等商业综合体税收贡献显著提升。

更值得关注的是,电白区财政科技支出占比提升至6.3%,支持企业建立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2个,创新驱动效应逐步显现。

高州市第3

高州市以19.23亿元位居第3,现代农业与产业融合的"双轮驱动"模式成效显著。作为全国水果产业龙头,荔枝、龙眼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80亿元,引入20条智能化分选线提升产品附加值。农产品电商异军突起,年网络销售额达35亿元,带动仓储物流、包装设计等配套产业集聚发展。

工业园区扩容提质,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项目21个,装备制造产业年产值增长18%。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高州探索"以财养财"新模式,设立2亿元产业发展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投入乡村振兴项目,形成财政增收的良性循环。

茂南区第5

茂南区以13.60亿元位列第5,产业转型升级阵痛与机遇并存。作为传统石化产业集聚区,面对行业周期性调整,财政主动引导企业实施技改,投入3.8亿元支持20家规上企业完成数字化改造。城市服务业逆势上扬,站南商圈年客流量突破3000万人次,夜间经济贡献税收同比增长25%。

土地资源盘活成效显著,通过"工改工"腾挪产业用地1200亩,引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新兴产业项目。更富前瞻性的是,区财政设立5000万元人才专项资金,建成粤西首个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为产业升级储备智力资源。

结语

在这张财政版图背后,化州市以20.11亿元稳居第二,空港经济区建设带来的临空产业集聚效应开始释放;信宜市依托生态资源发展全域旅游,康养产业税收贡献率提升至18%;滨海新区聚焦绿色化工,世界级丙烯酸生产基地初具规模。各区县差异化发展的态势愈发明显,但协同效应尚未完全显现。

未来,随着广湛高铁经济带的成型、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外溢效应的深化,茂名市域经济如何优化资源配置、构建互补型产业格局,将成为突破发展瓶颈的关键。财政数据的此消彼长,既是区域竞争的真实写照,更是城市能级提升的倒逼机制,考验着决策者的战略定力与创新智慧。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8

标签:高州市   电白   茂名市   南区   信宜市   化州市   财政收入   效应   财政   产业   财经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