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那边最近对中国的动作越来越大,先是抢了一家中资控股的芯片公司,现在又在小包裹关税上搞事儿,看样子是想跟中国来场贸易拉锯战。中国这边也没闲着,直接切断了芯片出口,这下子全球供应链都得跟着抖三抖。
安世半导体是荷兰的一家半导体企业,总部在奈梅亨,专做基础芯片,比如二极管和晶体管,这些东西在汽车、手机和电器里到处用。2016年,它从恩智浦半导体独立出来,那时候还挺一般的。2019年,中国闻泰科技花了大概36亿美元收购了它,成了全资子公司。闻泰本来是做手机代工的,这收购让安世半导体起死回生,产能翻倍,年营收冲到几十亿美元级别。全球一半以上的汽车芯片都靠它供货,客户包括各大车厂。闻泰注资后,在中国建了生产基地,比如广东东莞的组装厂,占地86万平方英尺,那里负责包装和测试,占公司总产出的七成以上。闻泰的CEO张学政主导了这笔交易,他从清华大学毕业,在半导体圈混了多年,2006年创办闻泰,从小作坊干到大企业。
2024年12月,美国商务部把闻泰列入实体列表,说它涉嫌帮中国政府搞敏感半导体技术。实体列表这玩意儿,就是限制美国公司跟它做生意,得申请许可证。2025年6月,美国官员直接给荷兰施压,说如果不换掉安世半导体的中国籍CEO张学政,就可能对荷兰下手。荷兰政府扛不住,9月30日突然动用货物可用性法,这法儿是1952年的老古董,本来是为应急情况准备的,现在拿来干预私企。
荷兰经济事务部宣布临时接管安世半导体,冻结资产,暂停张学政的职务,还派了个叫吉多·迪里克的荷兰人当临时管理者,管日常运营。张学政被撵出去后,公开说这事儿不公平,但公司董事会反击,说他散布假消息。荷兰政府嘴上说是为保护技术供应,免得落入中国手里,其实就是听美国的话,怕芯片流向不该去的地方。安世半导体之前承认,有些产品莫名其妙进了俄罗斯的军用设备,虽然他们说自己遵守制裁,但西方政府不信,觉得中国背景的企业有风险。
这算荷兰对中国的第一枪,开得挺狠。安世半导体雇了几千欧洲员工,在德国汉堡有大厂,本来运转正常,现在被政府插手,供应链一下子乱套。欧洲半导体协会跳出来反对,说这干扰市场自由。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也发声,强烈抗议,说荷兰滥用国家安全名义。闻泰说自己一直守法,透明经营,但没用。
紧接着,荷兰又放了第二枪,这次瞄准关税。2025年5月,欧盟提出对进口小包裹收2欧元处理费,主要针对中国电商平台寄来的小件货,比如衣服、玩具啥的。欧盟内部没统一意见,但荷兰积极推动,一边在布鲁塞尔游说,一边准备自己国家先上马。荷兰海关说,这能减轻他们的工作压力,还能平衡本地商家竞争。荷兰海关数据显示,中国小包裹占进口总量大头,每年上亿件,这费一收,直接抬高中国商品成本。
荷兰经济部长文森特·卡雷曼斯说,这不是针对谁,就是为公平贸易。欧盟发言人奥洛夫·吉尔说,会跟荷兰协调,保护欧洲科技能力。但明眼人都看得出,这跟美国对华关税升级有关,美国从2025年初就把中国进口关税平均拉到51.1%,几乎全覆盖。荷兰当欧洲反华先锋,之前就限制ASML卖先进光刻机给中国,现在又加码。
10月4日,中国商务部直接发了个出口管制通知,禁止安世半导体中国子公司和分包商出口特定成品元器件和组件。这些中国厂主要在广东,产值占公司总营收近一半,每年出货超500亿颗芯片。现在一刀切断,安世半导体荷兰总部拿到的就剩空壳。西方媒体报道,这招打在供应链要害上,全球汽车业马上慌了。车厂生产线得靠这些芯片,短缺一来,生产就得停摆。汽车制造解决方案网说,这危机可能几周内波及全球,价格上涨,供应链不确定性加剧。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说,呼吁各国守市场原则,别把经贸政治化。但行动上,中国还收紧了稀土和磁铁出口,这些是芯片关键材料,欧洲汽车业更难受。
10月17日,荷兰政府说跟中国在讨论出口管制,卡雷曼斯19日表示,很快会见中国官员,试图缓和。安世半导体中国单位10月18日发通告,说员工听中国法律代表指挥,薪水由中国这边发,可以忽略荷兰总部指令。公司总部回应,说中国单位还在正常接入平台,薪资照发,但张学政的言论是假的,还报给了荷兰当局。安世半导体总公司说,会继续服务中国员工和客户,但形势紧张。10月20日最新消息,安世半导体指责张学政散布谣言,说中国独立运营和欠薪是假的。
美国想掐中国半导体脖子,从2024年底加码实体列表,9月29日又扩展到50%控股的企业。荷兰夹在中间,一方面靠ASML这样的巨头赚中国钱,一方面得听美国指挥。结果呢?欧洲经济遭殃。荷兰央行说,美国关税升级会让全球贸易下滑,荷兰出口受创。中国转向本土化,闻泰可能卖掉部分业务,1月2日就有消息说闻泰要卖电子臂膀。
荷兰抢公司,以为护住了技术,结果芯片卡在中国,汽车厂叫苦。全球芯片市场本来就紧,2025年AI需求爆棚,中国产的旧款芯片份额越来越大,美国和欧洲怕被主导,就下手。闻泰收购时花了大钱,现在竹篮打水。中国反制精准,警告意味浓,谁想欺负就得付出代价。荷兰得掂量自己分量,欧盟内部意见不一,法国德国不一定跟。未来咋走?谈判是关键,要是谈崩,关税战升级,消费者买东西更贵,企业成本更高。
更新时间:2025-10-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