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U16女篮亚洲杯,中国女篮对阵日本女篮,经过四节激战,日本女篮以21分大胜。提前晋级半决赛了!为什么中国女篮今年频频输给日本女篮?
图片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U16上半场的表现可以很不错了,比如说第二节汤雅童低位接球,凭借身高优势,转身打进。日本队毫无办法。但下半场的表现就有些差强人意了,被日本队一波流,战术执行强,小灵快的打法已经炉火纯青,队员配合默契,防守端也做得很好。反观中国队这边,进攻端频频打铁,打的有些乱。完全没有看到战术。后卫没有做到串联球队的作用,而且挡拆和球队的配合也是差强人意。
图片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是技不如人吗?我想不是的,上半场就可以看出来了,基本功都差不多,打得也是有来有回的。下半场为什么崩了?小编觉得是战术的问题与训练没有训出效果!球员没有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定位,怎样打出自己最大的作用。对比日本队的15号就知道了,在突破,远投、串联球队的表现都很突出。明白自己的定位,及时做出相应的对策,尽全力发挥自己的价值。让球队获得最大收益。
图片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输不可怕,可怕的是输了,依然不知道输在哪里?今年成人组的亚洲杯,相信大家还历历在目,球队的训练体系真的该改进了,现在国际主流的打法都以“小灵快”为主,我们还沉浸在以身高为主的泥潭里了。应该学习下别人优秀的方面了!并不是说身高不重要,而是成人组女篮,今年为亚洲杯做的两月集训准备,结果大家都看到了?没有什么大的效果!
图片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当日本队提前晋级半决赛的欢呼声响起,这场21分的惨败,不是球员不努力——汤雅童的内线强攻、李沅珊的咬牙坚持,都证明了中国女篮不缺血性;但也不得不承认,我们在战术体系、青训模式上,已经落后了不止一步。
图片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老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比“无米”更可怕的是“不知如何做饭”。日本队的胜利告诉我们,女篮的未来不止靠身高天赋,更靠战术素养、团队配合和成熟体系。李沅珊们的孤勇值得尊敬,但中国女篮的未来,不该只靠一个人的肩膀扛起。应该重视训练方法,借鉴别人的长处,在结自身的特点,建立起更健康更合适我国球员特点的训练方式!以达到进步才是重中之重!
图片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场比赛不是终点,而是警钟。当我们不再执着于“高大化”,开始重视战术培养;中国女篮的复兴才真正有希望。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评论沟通交流!
更新时间:2025-09-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