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车企慌了!光刻机要停产,荷兰急求中方解制裁,这场芯片战谁赢了?

大众、宝马的生产线眼看要停摆,ASML 的光刻机因为缺料可能造不出来,荷兰政府突然一改之前的强硬态度,私下希望中方解除稀土和芯片相关管制 —— 才过去不到三周,为啥荷兰从 “主动制裁” 变成 “紧急求和”?这场由荷兰挑起的半导体风波,怎么反倒让欧洲自己先扛不住了?

事情得从 9 月底荷兰的一个禁令说起。9 月 30 号,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突然出手,依据 1952 年的商品供应法,给中资控股的安世半导体下了道禁令:要求安世的海外资产和业务全都 “冻结”,说白了就是不让中国股东说了算,想把这家芯片公司的控制权抢回去。当时荷兰这边还挺得意,觉得能通过控制安世,卡住中国半导体的脖子,可他们万万没料到,反噬来得比闪电还快。

安世半导体可不是普通公司,它在汽车基础芯片领域那是 “隐形巨头”。根据半导体行业协会(CSIA)的蓝皮书数据,在分立器件、逻辑芯片这些汽车必备的基础芯片领域,全球前三的供应商能占 50% 的市场份额,安世就是其中之一。更关键的是,安世 70% 的芯片出货量,都来自中国东莞的封装厂 —— 荷兰这边刚禁完,中国商务部就出台了出口管制:东莞厂的芯片,暂时不能卖给海外客户了。

这一下欧洲车企直接炸了锅。10 月 16 号,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急得跳脚,代表大众、宝马、特斯拉等 16 家主流车企发了紧急声明:“我们都收到安世芯片断供通知了,再没芯片,生产线就得停摆!” 从荷兰制裁到车企拉警报,前后还不到 21 天,欧洲汽车工业就感受到了 “卡脖子” 的痛苦。有车企高管私下吐槽:“以前总觉得中国离不开我们的技术,现在才发现,我们的汽车连个电动车窗的芯片都得靠中国供应!”

网友们看到这消息也乐了,有网友说:“这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荷兰以为能拿捏别人,结果先把自己人坑了!” 还有人调侃:“欧洲车企怕是第一次知道,汽车上 60% 的芯片都是这种基础款,以前都没当回事,现在断供了才慌。” 这话还真没说错,麦肯锡《2024 年全球汽车电子展望报告》里就提到,每辆现代汽车装的半导体,超过 60% 都是安世生产的这类基础芯片,没了它,别说造车,连现有车型的维修都成问题。

可荷兰的麻烦还不止芯片断供,更致命的是光刻机要 “缺粮” 了。10 月 9 号,中国商务部又出台了个新规定:任何出口产品,只要含有的中国重稀土元素价值占比超过 0.1%,都得申报审批。别小看这 0.1%,它精准戳中了荷兰 ASML 的 “命门”——ASML 生产 EUV 和 DUV 光刻机,必须用高性能永磁体,而这种永磁体离不开钕、镝、铽这些重稀土,全球 90% 的重稀土产量都来自中国,ASML 根本绕不开。

以前 ASML 还嘴硬,说能找到替代来源,现在彻底没底气了。ASML 总裁最近公开表示,“很担心 2026 年中国市场份额大幅下滑”,这话背后其实是怕中国断了稀土供应。更讽刺的是,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对荷兰的稀土类产品出口额还涨了 15%,这说明 ASML 一直依赖中国稀土,之前的 “替代方案” 全是虚的。有行业内人士说:“现在 ASML 每造一台光刻机,都得先琢磨‘这稀土能不能顺利拿到’,要是中方不批,他们连机器都造不出来。”

这下荷兰彻底慌了,开始私下找中方沟通,希望能解除相关制裁。有外媒爆料,荷兰政府通过外交渠道传递消息,愿意 “重新评估安世半导体的禁令”,前提是中方放宽稀土出口和芯片相关管制。网友们对此嗤之以鼻:“早干嘛去了?当初制裁的时候咋不想想后果?现在自己快扛不住了才来求和,哪有这么好的事!” 还有理性的网友分析:“这说明全球供应链早就深度绑定了,谁也离不开谁,单方面制裁就是双输。”

其实这场风波最核心的点,是全球科技博弈的格局变了。以前荷兰、美国总想着用尖端技术 “卡中国脖子”,比如限制光刻机出口,可他们忽略了两个关键事实:第一,欧洲的工业繁荣靠的是全球化供应链,少了中国的稀土和基础芯片,他们自己的产业也玩不转;第二,中国早已不是只靠进口的 “技术洼地”,而是关键原材料(重稀土占全球 90% 产量)和基础芯片产能(安世等企业掌控核心份额)的核心供应者。

就像这次,荷兰想通过制裁安世卡中国,结果中国用稀土和芯片出口管制反制,直接让欧洲车企和 ASML 都扛不住了。这说明 “单向卡脖子” 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是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的双向制约。有网友说得好:“以前觉得技术最牛,现在才明白,资源和产能同样重要,缺了哪一样都不行。”

在我看来,荷兰这次的态度转变,给所有国家提了个醒:在深度嵌套的全球产业分工里,没有谁能独善其身,单方面脱钩或制裁,最后只会反噬自己。欧洲车企的焦虑、ASML 的担忧,都是因为他们打破了供应链的平衡,想搞 “技术霸权”,结果反而让自己陷入困境。

未来的全球半导体产业,不该是 “你死我活” 的零和博弈,而应该是合作共赢。中国有稀土和基础芯片产能,荷兰有光刻机技术,欧洲有汽车制造优势,大家好好合作,才能让供应链更稳定。如果还想着用制裁、限制那套老办法,最后只会两败俱伤。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觉得应该怎么构建更有韧性的半导体供应链?是追求完全自主,还是建立稳固的多边合作机制?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毕竟这事儿,关系到咱们每个人的生活 —— 毕竟谁也不想看到,因为芯片断供,想买的车造不出来,想用的电子产品没着落。



免责声明:文章案例过程,图片都来自于网络,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果涉及案件版权或者人物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文本不存在捏造事实。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1

标签:科技   光刻   荷兰   机要   欧洲   中方   芯片   中国   稀土   半导体   全球   基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