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钢材现货市场继续回落回落,钢坯再跌10元,两天累跌50元。现阶段废钢市场跌势开始扩大,9月27日共计64家钢厂下调废钢采购价格,跌幅10元-60元/吨不等,金九银十不见大涨,节前回调却特别赶趟,那么各地废钢商家如何应对假期行情的不确定性呢?
目前了解下来,多数废钢基地和中小草场地选择低库存过节,部分废钢场地清库过节。甚至有商家表示目前废钢库存仅有6吨。
主要是有以下几点因素
一:市场资源偏紧,产废并无明显增量
包括华东、华北、西部等多数区域,在近期的震荡行情下并未出现明显增长,产废招标、直采等货量较月初也无明显增量,这其中可以引申出来对于关税争端缓和中欧班列通车的背景下为什么产废没有增加,其实里面有时间差概念,里面相当一部分是存量产品,新增订单暂无爆发式增长,因此短期产废并无明显增长,整体出货量有限,后续要有时间沉淀,才会有产废量的明显提升,再加上七八九月高温台风多雨等极端天气下加工效率低,因此社会库存资源偏紧维持较长时间,暂无改善。
二:钢企逐渐适应低库存运行
节前钢企补库意愿较好,但利润有限,仍有许多电炉企业处于亏损和保本的盈亏线,例如东部部分电炉亏损30~50左右,西部部分电炉亏损80到50左右,以此推断,大部分电炉近期的效益实属一般,加上“反内卷执行下焦炭等黑色系现货涨价,铁水成本上升,因此没有多余的利润给到废钢原料,钢企上半年在持续低库存运行中逐渐适应,部分钢企采取定向采购或半保供半采购模式,适当降低日耗,维持正常生产,本身成品材库存去库缓慢,因此供需双弱没有破局。
三:适应“反向”落地
目前,各地放票紧张,尤其中部、北方等部分地区废钢送厂成本有明显上升,随着“反向”从下游钢企向加工基地逐步推进,要求更加严格,业务的正规性要求拖累出货量。距离26年仅剩3个月,越来越多的钢企正在布局确保合规性,包括多地的大型废钢龙头企业也在控制加工贸易量来确保交易的合规性,因此低库存观望是近期较好的选择。
综上所述:即使近期行情有一定回落,但实际幅度有限,大部分在10元~30元/吨左右,废钢因资源偏紧,场地库存少,因此表现出极强的抗跌性,节前期现的表现导致多数商家节后看空,因此选择低库存过节规避风险。
更新时间:2025-09-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