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Part 1:A股市场分析
Part 2:港股市场分析
Part 3:下周宏观事件关注
Part 1
A股市场分析
本周市场震荡上行,在国内政策催化、美联储降息在即的背景下,A股市场风险偏好继续抬升,主要宽基指数普遍收涨,科创50以5.48%的涨幅领涨,创业板指站上3000点,沪指周五盘中再创3892.74的阶段新高。结构上,在海外科技巨头验证AI算力需求激增的带动下,上周调整的AI算力板块本周迎来反攻;而在“反内卷”和“地产提振”等结构性政策刺激下,地产、农林牧渔、钢铁等行业也有不俗表现,同时有色金属受益于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的催化亦涨幅靠前。从宽基指数看,本周上证指数上涨1.52%,创业板指上涨2.10%,沪深300上涨1.38%,中证500上涨3.38%,中证A50上涨0.86%,科创50上涨5.48%。风格上,成长、周期表现相对较好,金融、消费表现较差。从申万一级行业看,表现相对靠前的是电子(6.15%)、房地产(5.98%)、农林牧渔(4.81%)、传媒(4.27%)、有色金属(3.76%);表现相对靠后的是综合(-1.43%)、银行(-0.66%)、石油石化(-0.41%)、医药生物(-0.36%)、社会服务(-0.28%)。从Wind热门概念板块来看,表现相对靠前的是HBM(9.42%)、培育钻石(9.30%)、服务器(9.28%)、存储器(9.27%)、电路板(8.88%);表现相对靠后的是仿制药(-2.69%)、硅能源(-2.22%)、新能源(-1.85%)、BC电池(-1.76%)、电源设备(-1.46%)。
海外方面,美国PPI超预期走弱,CPI温和上涨,联储降息预期再度升温,本周港A市场继续演绎流动性叙事,关注下周美联储实际降息操作和市场预期差带来的扰动。此外,中美将在西班牙举行会谈,关注会谈消息对市场情绪的扰动。国内方面,在资金驱动的上涨行情阶段演绎后,未来基本面的变化也值得关注。本周公布的8月进出口、通胀、金融数据显示出一定积极迹象,不过在关税扰动外需和国内终端需求尚未明显改善的现状下,政策提振内需的重要性仍在上升。
其一,海外方面,本周美联储降息预期再度升温,流动性叙事在港A继续演绎。本周公布的美国PPI超预期走弱,CPI温和上涨基本符合预期,同时公布的8月30日当周首申失业人数高于预期。虽然CPI有所回升,但在就业走弱背景下,美联储降息预期继续升温,9月重启降息似乎“已成定局”,市场基本定价年内三次降息。流动性叙事持续演绎下,本周A股、港股整体上涨,短期关注下周美联储实际降息操作与预期差带来的扰动。中长期看,美联储降息往往蕴含着全球权益资产的布局良机,A股、港股均有望受益于联储降息之下全球流动性的释放。
其二,中美将在西班牙举行会谈,关注会谈消息对情绪的扰动。中国商务部12日晚发布消息称,经中美双方商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将于9月14日至17日率团赴西班牙与美方举行会谈。双方将讨论美单边关税措施、滥用出口管制及TikTok等经贸问题。
其三,国内方面,基本面因素或逐步回到视野,政策发力的重要性仍在。出口数据看,8月中国出口金额(美元计价)当月同比4.4%(前值7.2%),增速边际回落但仍保持正增长,主因或系去年同期基数较高以及关税落地后美进口走弱;“非美强、美国弱”的格局进一步凸显。通胀数据看,8月CPI同比由平转降至-0.4%,核心CPI同比继续回升至0.9%,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持续显效带动同比涨幅连续第4个月扩大。“反内卷”推动PPI环比结束连续8个月的下行态势,PPI同比跌幅收窄至-2.9%,但如果终端需求尚未出现明显改善,那么依靠供给收缩带来的价格上涨幅度或相对有限,PPI同比转正仍需时间。金融数据看,8月新增社融同比少增4630亿元,主要系发行节奏错位影响下政府债券同比少增的拖累;实体信贷投放同比继续减少,居民和企业贷款均保持弱势。8月M1同比增速为6.0%,M2同比增速为8.8%,M1-M2同比增速的差值仍在扩张,资金继续活化。此外,新增人民币存款中各部门表现分化,8月居民存款增速下行,非银存款增速上行,或一定程度反映“存款搬家”的行为。向后看,伴随着国内进入“金九银十”开工旺季,加之后续政策层面对于扩内需的鼓励和反内卷的路径进一步明确,基本面信号或预期的变化或带动新的市场机会的出现,同时也需关注外需持续性以及内需结构切换带来的扰动,政策提振内需的重要性仍在上升。
短期来看,关注下周美联储降息、中美会谈消息带来的扰动。中长期视角下,随着人工智能等重要新质科创产业主线继续稳步推进,消费政策、“反内卷”政策及其配套的需求侧政策逐步落地,A股盈利修复基础有望得到巩固。同时在存款搬家、外资回流、融资资金等的共振下,A股不改震荡上行趋势。投资策略可逢低布局具有产业趋势或政策逻辑的方向。重点关注:1)科技板块仍是行情核心主线,关注AI、机器人、创新药等。2)与市场行情联动性较强的非银金融有望持续受益,此外根据政策节奏增加对存在政策倾斜的服务消费,以及受益于反内卷和海外降息后流动性环境和制造业修复的化工、有色、新能源等方向的关注。
Part 2
港股市场分析
过去一周,港股市场在海外降息预期与AI乐观情绪的共同推动下显著上行,三大指数全线走强,南向资金持续加码。恒生指数上涨3.82%、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上涨3.40%、恒生科技上涨5.31%,市场成交活跃度明显提升。原材料业(6.27%)、资讯科技业(6.01%)、地产建筑业(5.72%)表现相对较好,医疗保健业(-1.45%)、能源业(-1.17%)、工业(1.56%)表现相对落后。南向资金合计净买入608.22亿港元,创4月下旬以来的周度净买入规模新高,反映出内地资金对港股配置意愿的进一步增强。
行业表现来看,AI产业链催化科技板块估值修复。近一周,港股科技板块的强势表现主要得益于AI领域的多重利好。全球范围内云基础设施投资预期升温,美股云服务厂商发布的乐观业绩指引进一步强化市场对算力需求持续增长的信心。国内方面,头部互联网企业于9月12日发布新一代大模型架构,其采用的高稀疏MoE结构及Transformer组件重构技术,标志着国产大模型在长上下文处理与参数扩展能力上取得关键突破。受此催化,AI算力产业链全线上涨,带动互联网板块整体估值修复。
美联储降息预期显著升温,流动性改善利好港股估值。虽然美国8月CPI同比增速升至2.9%,核心CPI为3.1%,但劳动力市场降温迹象显著。截至9月6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升至26.3万人,创2021年10月以来新高,且美国劳工部将截至今年3月的12个月内新增就业岗位下调91.1万个,修正后的数据不到初值一半。疲软的就业数据削弱市场对通胀顽固性的担忧,而密歇根大学消费者调查显示长期通胀预期升至3.9%,并未改变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乐观预期。根据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美联储观察工具,截至9月14日,市场预期9月会议降息25bp的概率已达100%,且83%的定价反映年内累计降息三次共75bp。流动性预期改善推动全球风险偏好回升,港股或将受益于流动性改善及估值修复逻,尤其是科技成长板块,有望成为接水的“洼地”。
短期来看,港股市场仍将受海外流动性预期及AI产业乐观预期共振影响。若美联储9月降息落地,港股有望迎来新一轮资金回流,南向资金持续流入亦提供底部支撑。哑铃型配置仍是当前平衡风险与收益的核心策略。一端布局代表经济转型方向、具有高成长性的科技与新经济板块,受益于国内政策支持与产业升级趋势,长期增长潜力大,虽短期波动较大,但能为投资组合提供增长弹性。另一端关注受益于央国企估值重塑、经营稳健且具备稳定分红的高股息资产,以稳定收益对冲外部波动。
Part 3
下周宏观事件关注
投资有风险,基金投资需谨慎。
在投资前请投资者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基金净值可能低于初始面值,有可能出现亏损.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一定盈利, 也不保证最低收益.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未来业绩表现。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
更新时间:2025-09-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