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帆书 · 佳钢
央视热播剧《生万物》迎来了大结局。
该剧通过讲述三个家族两代人的兴衰史,描绘了普通农民在时代洪流中的精神觉醒。
主人公宁绣绣,虽然历经变故,但始终用清醒和坚韧,掌控着对自己生活的主动权。
她不断找回并增强自身的主体性,最终重建了生活秩序,迎来了柳暗花明,实现了命运向上向好和自我价值。
她在觉醒中找回主体性的过程,也让当今处于焦虑和内耗的众多女性深度思考:
我究竟想要什么?怎样为自己而活?怎么成为一个主体性很强的人?
你争取什么,就会创造什么,就会收获什么。
读懂了宁绣绣的故事,就能深刻领悟到主体性对女性成长的重要性,一步步看清前行的方向。
然后握紧属于你的人生方向盘,去努力,去争取,去创造,去主导,活出想要的生活和命运。
(图源网络侵删,有部分剧透,介意的书友可先看电视~)
1926年,一个大雪飘飘的冬日,山东天牛庙村。
宁绣绣,村里首富地主之女,迎来了风风光光的出嫁之日。
然而祸从天降,她被土匪绑票,父亲却不愿卖地筹措赎金去救她。
在那个年代,女人被土匪掳走过了夜,就意味着失去贞洁,闲言碎语就能把人活活逼死。
庄户人家封大脚见义勇为,出手相救,绣绣才逃出了土匪窝。
但她无法证明清白之身,苦等三年的婚事还是泡了汤。
好在封大脚自小钟情宁绣绣,危难之时向宁绣绣提亲。
宁秀秀也欣赏封大脚的憨厚老实、敢于担当,毅然与父亲决裂,勇敢嫁给了锄地汉封大脚。
很多村民围绕着宁绣绣冷嘲热讽,想看她的笑话,甚至公爹也对她多有不礼之词。
宁绣绣面对风言风语,不为所动,屏蔽了所有干扰,努力用自己的行动呵护来之不易的婚姻。
她一步步学会烧火做饭,挑粪砍柴,处理家务,逐渐成为丈夫放心的理家能手。
她还积极主动下地干活,不但成为丈夫的好帮手,还从劳动中获得了极大的精神满足。
小两口“先婚后爱”,尽享拥抱超越门第观念的真挚爱情。
当宁绣绣和封大脚圆房之后,大脚才知道绣绣没有被土匪“玷污”。
大脚不理解,为什么不向大家解释,反而要承受那些无端的辱骂。
宁绣绣淡然回答:“在乎的人早就在乎过了,不在乎的人说什么都没用。”
就在他们的婚姻逐步稳定和谐之时,封大脚曾出手相救过的一个歌女追到村里,非大脚不嫁。
村里人议论纷纷,有的劝封大脚娶个妾。
宁绣绣可是一个为了救村民连命都可以不要的人,她不动声色,主动与丈夫、歌女谈心交流。
最终用勇气、真心和善心化解了危机,维护了自己的婚姻。
她用自己的清醒、真诚、才智和主动,重塑了属于自己的幸福家庭。
从此,小两口在穷苦生活和荒乱时局中,相敬如宾,相爱相知,生活越过越甜蜜。
在妻子的影响下,封大脚也以同样的方式和态度,给予她最坚实的依靠和支持。
两人经常含情脉脉:“这好日子啊,就是跟自己最稀罕、最信任的一起,过最寻常的日子。”
婚姻是女人一生最重要的课题,也是最好的修行道场。
好的婚姻,不是不吵架,不是不磕碰,而是家庭中有一个和谐健康的关系。
秉持主体性思维,用力屏蔽干扰,用心经营好婚姻关系,日子自会蒸蒸日上。
从千金小姐到庄户媳妇,巨大的身份落差,一般人会极不适应,乱了方寸节奏。
但宁绣绣却迅速认清了生活的现实,重新给自己定位。
因为吃饭和挣钱,已经成为她每天睁开眼后,面临最扰心的头等大事。
多少年来,大多数村民会安于现状,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辛苦苦给地主打工,勉强维持温饱。
从土地里刨食艰辛而缓慢,这可不是宁绣绣想过的生活,她不甘愿每天喝稀粥、吃咸菜的清苦日子。
婚后没几天,她就学着挑担下地、开垦荒地,不顾肩膀磨破肿起,先保证“家有余粮,心里不慌”。
一家人心疼她不让她干,她却偏要干,因为她知道,要想吃上饭,要想活下去,就得适应并改变现状,不能被动等活干。
她发誓:“俺要从泥里开出花来,活出个样子来。”
她就开动脑筋,千方百计探索更多谋生发家的赚钱之道。
为了增加收入,他主动跟着婆婆学着做蓑衣挣钱,哪怕手上道道血痕。
用智慧让抠抠搜搜的公公买了耕牛,劳动效率大大提高。
借助妹妹的关系给家里租了好地,又多收了三五斗。
她还瞅准了种植中药材丹参的商机,认真学习中药材知识,向县里的朋友和专家请教丹参种植秘诀。
哪怕乡亲和家人思想守旧极力反对,她也坚信自己的选择,义无反顾地坚持。
最终药材种植大获成功,赚的银两让全家笑逐颜开,一家人度过了难关,并对生活从最初的绝望无助,变得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和主动性。
就像她说的那样:“人要活出心气儿,只要把心气儿立起来,就能把日子过好,就有奔头。”
面对生活的苦难,宁绣绣不认命、不服输,最终用行动把日子过出了花。
她的勇敢坚韧与主动求变,让她在困境中找到了生活的意义,真值得当今我们好好学习效仿。
如今经济形势虽企稳向好,但各行各业依旧不稳定,挣钱很难,生活不易。
但这个世界从不辜负能主导自己的人,无论处于何种处境,就应该像宁绣绣一样,立起向上的那口气,更积极勇敢一些,就能一定把日子过好,一天比一天更好。
积极主动去探索搞钱的门路,这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格局。
那就找到自己的主体性,努力抓住机会打开财富之门,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宁绣绣曾是地主家的大小姐,上过私塾,是有学识、有眼界、有涵养的女性。
她也是最底层的庄户人家,吃苦耐劳,淳朴善良,豁达开朗。
双重身份的交织,让她始终保持着内心的勇敢、良善、乐观与尊严。
她恪守着人生的信条,踏实地过好每一天,坦诚对待身边每一个人。
哪怕在最困境的日子里,她也真实本分地表达自己,从不委曲求全,违心待人处世。
平日里,她对待邻里亲戚,尽自己最大能力,能帮则帮一把。
这家吃不上饭了,他虽然捉襟见肘,也想办法接济几个窝头;
那家的孩子母亲被日军刺死,她领到家里,像对待亲生子女一样抚养长大。
自己种植中药材发家了,也不忘大家,悉心传授种植知识,发放药材种子,和大家一起奔向美好生活。
她还抽空闲忙教孩子、文盲认字学习,摆脱封建愚昧,接受新思想。
当然,她的善良也有尺度和锋芒,面对铁头娘的无理取闹,她不再一味退缩,而是变得敢于抗争,针锋相对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抗争的尽头,则是心胸格局的升华。
她曾经与父亲决裂,还发过毒誓:
“俺宁绣绣迈出宁家这一刻起,再不会踏入宁家一步;俺宁绣绣不吃宁家一粒米,再不要宁家任何东西;俺宁绣绣没有爹。”
之后无论日子多难,始终没有接受过爹的帮助。
但当看到外敌入侵,父亲对田地和粮食作出了最明智的选择时,她主动与父亲进行了和解。
父亲去世后,她又劝父亲的二房银子:
这命啊,还是得抓在自己手里,你得找个自己的活法,不能三十多岁守寡守到老,你得活在眼下,把以后的每一天,活成你自己的日子。
而当日寇入侵家乡,她意识到“破巢之下,安有完卵”,遂在觉醒中,组织村民抵御外侮,处置内奸,保家卫国,从小我转变为了大我,家国情怀可见一斑。
她每一天都在做着真实的自己,一步步实践着自己做人做事的信条,无愧于心,自洽圆满。
人生最难的,莫过于找寻到真正的自己。
坚持认定的道路、认定的方向,顺从内心,相信一切的坚持,终将美好。
生万物,万物生。
绝望的土壤往往最能催生倔强的生命。
生活在黄土地上的宁绣绣,她的身上既承袭了中国农村妇女的坚韧与母性,又闪烁着超越时代局限的个体觉醒光芒。
她也让我们再一次明白,即使身处黑暗,心中也要有光、有勇气、有稳定的主体性。
才能能在生活的荆棘中,开出最绚烂的花朵。
女性追求理想、婚姻、财富、平等的征途,道阻且长。
那就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一点点建构、夯实自身的主体性,努力找回对自己人生的定义权、选择权和担当权。
就一定会实现自我的价值和开挂的人生。
点个❤,共勉。
作者 | 佳钢:遵从内心,一路向阳。
排版 | 余景
图片 | 图虫创意
#帆书开学季##樊登读书##育儿##家长必读##开学#
更新时间:2025-08-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