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粮食即将丰收,中国却不想买了,农民怒喷特朗普,白宫有话说

前言

随着时间即将进入9月,美国爱荷华州等中西部粮食主产区,即将迎来收获季节。然而,与过去几年相比,今年美国农民却面临多款农产品滞销的局面,因为作为最大买主的中国,如今却不愿掏钱了。

8月19日,美国大豆协会给总统特朗普写信称,该国大豆种植户正承受巨大的财务压力,农民们花费巨资购买播种设备与其他投入,如今却因为中美贸易争端面临滞销,这可能导致美国农民损失超过数十亿美元。

该农业协会警告特朗普称,如果在秋天的最后阶段,特朗普总统仍然无法与中国就大豆问题达成协议,这将严重影响农民收入,甚至明年美国的农业生产。

丰收背后的阴影:美国农民的“甜蜜负担”

爱荷华州的金色麦浪本该是丰收的喜悦,可今年田间地头却弥漫着焦虑。随着9月临近,中西部大豆主产区的收割机即将启动,豆农们却望着仓库里积压的旧豆直叹气——去年的存货还没卖完,新豆子又要上市了。

“这哪是种地,分明是在烧钱!”伊利诺伊州的农场主老汤姆站在齐腰高的豆田里直摇头。他算了笔账:今年每亩地光化肥和柴油就多花了55美元,可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大豆价格却跌到了每蒲式耳9美元,比成本价还低1.2美元。更要命的是,往年这时候中国买家早就发来订单,今年却连询价邮件都没有。

美国大豆协会的报告像一盆冷水浇下来:2025年新季大豆出口量只有300万吨,创下20年来最低纪录。而就在三年前,中国一个国家就买走了美国70%的大豆出口量,相当于中西部每三亩地就有一亩是为中国种的。如今这些豆子要么低价卖给墨西哥饲料厂,要么堆在密西西比河港口发霉,仅爱荷华州的豆农就可能损失超过15亿美元。

这场危机的导火索要追溯到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2025年初,美国以“芬太尼问题”为由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中方迅速反制,对美国大豆加征10%关税。这一加税让美国大豆到岸价比巴西贵了15%,中国买家毫不犹豫地转向南美。数据显示,2025年9月中国从巴西进口的大豆量达到800万吨,相当于美国全年出口量的三分之一。

更让农民心寒的是,政府的农业补贴成了“水中月”。2020年那笔190亿美元的补贴,大部分进了大型农业企业和城市投资者的腰包,真正在地里干活的小农户只拿到零头。今年特朗普虽然推出600亿美元补贴计划,可90%的家庭农场依然分不到钱,被骂作“拿纳税人的钱给华尔街填坑”。

农民怒火与白宫的“救火游戏”

8月19日,美国大豆协会的联名信像一颗炸弹投向白宫。信中警告特朗普:“如果秋天结束前还谈不成协议,明年美国大豆种植面积可能锐减20%。”协会主席凯莱布·拉格兰在记者会上红着眼眶说:“农民已经撑不住了,我们需要实实在在的订单,不是空头支票!”

这封信戳中了特朗普的软肋。中西部农业州历来是共和党的票仓,爱荷华州68%的豆农已经表示对政府不满,23%的人打算2026年中期选举转投民主党。为了安抚选民,特朗普8月11日在“真实社交”上紧急喊话:“中国朋友,我们准备好提供四倍于往年的大豆,价格优惠,物流优先!”

可市场根本不买账。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大豆价格只象征性涨了3%,三天后就跌回原形。中国海关的数据更打脸:2025年1-7月,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大豆同比减少67%,而巴西大豆的进口量同比激增40%。有贸易商私下透露:“中国买家早就和巴西签了长期合同,用人民币结算,连运输船都订到明年了。”

白宫的“救火”措施显得仓促又无力。8月13日,特朗普宣布将关税休战期延长90天,试图为谈判争取时间。但中方态度明确:“要谈可以,先撤销不合理关税。”更让美国尴尬的是,中国不仅找到了替代来源,还在黑龙江建成全球最大的非转基因大豆种子库,国产大豆产量比2018年增长45%。

面对农民的怒火,白宫发言人只能重复老话:“总统正在积极寻求解决方案,美国农业的韧性是无可比拟的。”可农民们不吃这一套。印第安纳州的豆农杰克在社交媒体上发帖:“韧性?我的农场已经抵押了三次,银行催债电话比收割机声还吵!”

贸易战的“蝴蝶效应”与全球变局

这场大豆危机的影响远不止于田间地头。密西西比河沿岸的1200家大豆加工厂开工率降到40%,驳船运输业裁员2万人,连明尼阿波利斯的期货交易员都感受到了寒意——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大豆交易量同比减少35%。更严重的是,农业信贷机构的不良贷款率已经飙升到15%,逼近1980年代农业危机时的水平。

在太平洋对岸,中国的“大豆保卫战”却打得有声有色。除了转向巴西、阿根廷,中国还在黑龙江推广亩产500斤的高蛋白品种,2024年国产大豆产量突破2300万吨。更具战略意义的是,中国与巴西试点用人民币结算大豆贸易,逐步削弱美元的定价权。

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报告指出,这场危机加速了全球粮食贸易的“去单一化”。过去十年,中国大豆进口来源国从3个增加到12个,南美三国占比从58%提升到85%。而美国大豆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已经从2017年的34%暴跌至2025年的不足10%。

这场博弈的结局似乎早已注定。当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恳请中国“高抬贵手”时,中国海关的数据显示,9月第一周就有20艘巴西货轮抵达中国港口,卸下160万吨大豆。而美国中西部的仓库里,700万吨大豆正在发霉,散发着刺鼻的酸腐味。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受伤最深的还是美国农民。他们用半辈子积蓄买下的播种机,如今只能闲置在仓库里;他们世代耕种的土地,正在失去最忠实的客户。正如爱荷华州立大学农业经济学家约翰·米勒所说:“当政治博弈凌驾于市场规律之上,最终买单的永远是最底层的生产者。”

这场大豆危机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单边主义的荒诞。当美国试图用关税筑起“贸易高墙”时,中国早已用多元供应链和技术创新找到了突破口。而那些在田间地头守望的美国农民,或许要等到下一个丰收季,才能真正明白:在全球化的今天,没有人能独自收割胜利的果实。

信息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2

标签:财经   美国   白宫   中国   粮食   农民   大豆   巴西   爱荷华州   关税   美元   农业   芝加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