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衰竭是喝茶“喝”出来的?医生:不想肝脏衰竭,喝茶注意3点

“我爸平时不抽烟不喝酒,就是喜欢喝点茶,怎么就肝衰竭了?”

急诊室门口,老林的儿子一脸茫然,手里还攥着他父亲最爱的普洱茶砖。

65岁的老林是个“老茶鬼”,喝茶喝了大半辈子。年轻时喝绿茶清肝,退休后爱上了重口味的浓普洱。一天泡三回,天天不落。可谁也没想到,这么多年以为养生的习惯,竟然把肝“喝”出了问题。

住进ICU时,医生说是急性肝功能衰竭,肝酶飙升、胆红素异常、凝血功能差,最危险的时候命都悬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喝茶不是公认的“健康生活方式”吗?为啥反倒“喝”出肝病了?

是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天天喝茶?是不是茶越浓越好?肝不好的人还能不能喝茶了?

别急,今天这篇文章,就来为你揭开“喝茶养生”背后的真相。尤其是最后那一点,很多人都想不到,却最致命。

茶能养肝?小心“喝错”反伤肝

很多人以为茶是“清肝解毒”的,特别是绿茶、菊花茶、蒲公英茶等,常被中老年人当作“护肝饮品”。但事实上,喝茶养生也得讲“方法论”。

过量饮茶、喝错时间、选择不当,都可能对肝脏造成额外负担。

首先,茶叶中的咖啡碱、茶多酚在适量时有抗氧化作用,但过量时反而增加肝代谢压力。尤其浓茶、久泡茶,会导致茶碱浓度过高,影响肝细胞功能。

2021年一项发表于《临床营养杂志》的研究指出:每天摄入茶多酚超过800mg的人群中,肝酶异常率提高了28.6%,尤其在有基础肝病的个体中风险更高。

更危险的是一些打着“排毒、瘦身”名号的“养生茶包”。它们可能含有多种未经充分研究的草本成分,对肝脏酶系统构成挑战。

比如有人长期饮用某品牌“三清茶”,号称“清脂护肝”,结果半年后查出ALT(丙氨酸转氨酶)高出正常值3倍,肝区隐痛不适。

茶不是不能喝,但前提是——喝对了。

坚持“错喝茶”,身体可能发生这3种变化

第一种变化:肝功能受损,转氨酶升高

长期喝浓茶的人,尤其空腹饮用者,更容易引起肝酶异常。这是因为茶碱刺激胃酸分泌,进而加重肝胆代谢压力。对于本身肝功能不全的人群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有研究显示,每天空腹饮浓茶超过3次的人群,转氨酶水平异常的风险是正常饮茶者的1.8倍

第二种变化:药物代谢紊乱,增加肝毒性反应

很多中老年人长期服药,比如降压药、降糖药等,而茶叶中的某些成分会抑制肝脏P450酶系的活性,从而干扰药物代谢。

这会导致药物在体内滞留时间变长,副作用变强,增加药源性肝损伤的风险。尤其是与某些抗生素、他汀类药物合用时,风险翻倍。

第三种变化:诱发或加重脂肪肝

一些人误以为喝茶能“降油”,便在高脂饮食后大量饮用浓茶。但茶并不能中和油腻摄入,反而因为影响脂类代谢,间接加重肝脏负担

调查显示,经常搭配油腻食物饮浓茶的人群中,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高达37.2%,远高于普通人群。

不想肝衰竭?喝茶请注意这3点

第一点:别喝“浓茶 + 空腹茶”组合拳

早上空腹喝浓茶是很多老年人“雷打不动的习惯”。但空腹状态下,茶碱直接刺激胃黏膜,还会加速肝脏代谢,导致肝酶波动。

建议喝茶最好在饭后30分钟至1小时之间,浓度适中,避免泡太久或反复冲泡。日均茶水总摄入量控制在1000ml以内。

第二点:肝不好的人,绿茶慎选,花草茶更需甄别

绿茶中茶多酚含量较高,对肝功能不佳者可能是“隐形负担”。如果本身转氨酶偏高,建议改为温和型茶饮,如陈年普洱、乌龙、熟黑茶等发酵类茶,但也要控制量。

此外,市售花草茶、排毒茶不宜盲目尝试,如含有马兜铃科、决明子等成分,长期饮用会增加肝纤维化风险。

第三点:正在服药者喝茶要避开“冲突时间”

很多药物说明书上会提示“避免与茶同服”,这是有道理的。

建议服药前后1小时内避免饮茶,尤其是含有茶多酚、鞣酸较多的茶类。否则可能与药物结合,影响吸收或代谢。

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喝茶之前建议咨询医生或药师,确认是否存在药物交互。

养肝不是靠猛喝“清肝茶”就能解决的,它需要全方位的生活调理。而喝茶,只是其中一个细节。

医学共识普遍认为,合理饮茶对健康有益,但前提是“适量、适时、适人”

日常生活中,多注意饮食平衡、适量运动、规律作息,才是真正护肝的长久之计。毕竟,“喝出来的健康”不能建立在“喝错”的基础上。

健康,其实就在每天的一杯茶中。只是,这杯茶,你真的喝对了吗?

医生提醒:若您已经出现肝区不适、转氨酶异常或长期服药,请勿盲目跟风饮茶养生,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由专业医生制定个体化饮食和保健方案。

注:文中所涉人物均为化名,请勿对号入座;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授权。

参考资料:

《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

《临床营养杂志》2021年第12期,茶多酚摄入量与肝功能异常的相关性研究

《中华肝脏病杂志》2020年第28卷,饮茶习惯与慢性肝病关系探析

哈佛医学院:绿茶与肝毒性关联的风险提示

《药理与临床》2022年第8期,茶叶成分与P450酶系统作用机制研究

《中老年人血糖管理与营养干预研究综述》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0

标签:养生   肝脏   医生   浓茶   转氨酶   肝功能   普洱   药物   绿茶   异常   风险   茶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