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它大量上市的时候,一斤不过几块钱,鲜嫩清香,营养还格外扎实。很多人路过菜摊都看它一眼,却常常嫌“味略苦”,就走过去了。可真了解中医的都知道——“此菜入肝养血,通肠护脾,秋食最宜,误过太亏。”
今天咱就好好聊一聊——**芥菜。**人不识宝,宝自养人。《本草纲目》称它“温肺利气、养中和胃”。这小小一把“翡翠绿”,叶酸含量比黄瓜高得多,是秋天最该吃的平补之蔬。
肝主藏血,芥菜养肝气、补血不生火
不少人到了秋天就容易眼涩乏力、手脚发凉、晚上抽筋,中医一摸脉,多是“肝血不足”。
芥菜味辛、性温,入肝经,能**扶肝阳,护筋络,清中有补,扶而不燥。**这正是它调节肝血循环、恢复体力的妙处。
年纪一大,血在降、气在散。不养肝,就容易出现“筋软、眼花、气短”的毛病。
你最近有没有走两步腿就酸、晚上脚抽筋、小便黄?很可能是肝血不足了,来一碗清炒芥菜,或者上一份芥菜蛋花汤,吃着轻、养得稳。
秋湿易困中焦,芥菜能健脾利气、提得起劲
中医常说“脾为后天之本”,尤其入秋时节,身子开始收敛沉静,体内湿气不走,最先困住的就是脾阳。
芥菜清苦能化湿、微辛能行气,属辛温健脾之品,尤其适合中老年人脘腹不适、饭后懒倦、头重如裹的人群。
是不是这几天你吃得不多却总觉得脘腹胀、午后精神差?一碟芥菜猪腰炒、或者芥菜拌豆干,便能通气醒脾。
药补不如食补,健脾的“偏将”,就在盘中这一口绿。
芥菜润肠通便,是天然的“清中有推动”的料理良材
便秘是老年人常见难题,有的是阳虚寒闭,有的是湿热不化。而芥菜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可润肠,又不生寒;可化积,又不猛攻。
尤其是炒熟、煮汤之后,其清润之气直入肠道,可挽栗滞、导淤便,让肠蠕动自然,不刺激、不胀气。
你有没有发现,这几天枣、桂圆吃得多,却反倒便结?那就该转转口味了,来一碗芥菜排骨汤,骨养筋润、菜通肠滑,调得巧,顺得快。
含叶酸丰富,补血养颜,尤其适合气血两虚人群
芥菜含有丰富的叶酸,这是合成红细胞的重要物质。中医讲“女子以血为本”,男亦不可乏也。芥菜甘香不腻,平补血气,不走偏锋,非常适合脉象细弱、面色萎黄、舌淡无华的中老年人调理气血。
你是不是常觉得脸色黄、唇色淡、头发发稀、指甲泛白?气血一弱,百脉不通。建议一周吃两回清炒芥菜,加鸡蛋或瘦肉同炒,补得实、养得稳。
芥菜虽好,要吃对方法,肠胃才接得住
✔ 芥菜清炒不过火,爆锅加蒜提香,微苦不涩;
✔ 与豆腐或萝卜搭配,可润肺化痰;
✔ 搭猪腰、瘦肉一起炒,补肾又护气血,强筋健骨;
✔ 心火偏旺、怕热、上火易咳的人,加百合或梨汤炖吃最佳;
✔ 老胃寒者,可加点姜丝温中护胃,熟透不生,健脾不滑肠。
是不是你之前吃芥菜总觉得口涩、难以下咽?说明吃法没对症。一样的叶子,差一调料、错一火候,体感就大不相同。
哪些人吃芥菜要稍避?什么体质不宜天天吃?
舌苔厚腻、口苦口黏的人群,说明湿热偏盛,应暂避辛味太重的做法;
腹泻、脾虚寒重者,清炒芥菜生食恐滑肠泄气,应熟食;
术后病后调理者,可将芥菜焯水加肉汤炖,减少刺激;
吃药者,服药前后两小时避免大量同食芥菜,尤其有关降压药、中药汤剂者。
你是不是有时候吃芥菜反而拉肚子?别急,不是芥菜不好,而是你的“脾土”暂时吃不住。
结语温语:
“春吃芽,夏吃瓜,秋吃叶,冬吃根。”做人要懂时节,吃菜更得顺天。芥菜这一口秋绿,不贵,却滋五脏、润百骸,是埋在市场角落里的平民补品。
别再让好菜被误解,也别让好身体错过了这一口天养之物。
今儿晚上,你的锅里有没有一把翡翠样的芥菜?愿你吃得润、养得透,一口叶香换一身安稳。
民间方法非替代医疗治疗,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来源:健康养生常识
更新时间:2025-09-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