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心理室 | 孩子挑灯夜读,爸妈既心疼又不敢强行阻止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素萍

特别感谢

浙江省费颖名班主任工作室

杭州市朝晖中学 刘婷婷 吴怡 谢丙秋 朱莎莎 王晓琳

杭州市富阳区鹿山中学 汪艳 陈永平

杭州市育才大城北学校 卢小慧

杭州市文澜实验学校 蒋小挺

杭州市文晖中学 张小青

浙江省缙云实验中学 朱思甜

>>>孩子的小烦恼

初一学生小枫:我前一天晚上熬夜后,第二天会喝咖啡或功能饮料提神,但听说这样对身体不好,是真的吗?

答:当你感觉累了,其实是身体在发出休息信号,但咖啡因却强行叫醒它,增加心脏压力,影响大脑发育。熬夜就像欠了身体的“债”,再怎么提神也是还不清的。养成固定时间睡觉的好习惯,保证每晚7~9小时睡眠,才是白天精神充沛的根本保障。

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可以试试这几招:午间小睡法,午饭后小睡15分钟左右,能快速补充精力;课间运动法,下课时伸伸懒腰、简单拉伸,能促进血液循环,给大脑输氧,赶走困意;饮食充电法,准备一些健康零食,比如苹果、香蕉、坚果、酸奶,提供稳定能量。

初二学生阿杰:我习惯夜深人静时写作业,但白天上课就没精神,是不是要调整这种“夜猫子”作息?

答:夜间清醒、白天犯困的状态,心理学上称为“睡眠时相延迟”,本质上是身体生物钟错位,但生物钟是可以调节的,尝试温和地将高效时段平移到白天。

分类作业,睡前减压。将最需要高度专注的作业放在精力尚佳的晚自修时间完成,睡前进行一些整理、复习等相对轻松的作业。

优化午休,睡前清屏。如果白天困,午睡不要超过15分钟。晚上睡前一小时远离电子设备,用热水泡脚、听舒缓音乐等活动暗示身体要休息。

小步快跑,循序渐进。睡眠时间提前15分钟,坚持几天适应后,再提前15分钟,逐步将作息调整到理想状态。

正向反馈,获得动力。发现一点进步,如白天上课精神好些了,写作业速度快点了,充分体会这种爽感,给自己坚持下去的动力。

初三学生小宁:班里同学一般都要到晚上11点以后睡觉,我要是早睡了会很焦虑,这样“内卷”熬夜有必要吗?

答:每个人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不同,睡得晚与成绩好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找准自己的学习节奏才是关键。

找一找“跟上”进度的方法。比如作业太多,除了“熬夜完成”,还有哪些途径可以解决?你可以试着用学业清单列出当天的学习任务,培养先梳理知识点再动笔的习惯等。

试一试“接纳”自己的心态。拒绝假努力,行稳致远,中学是长身体的关键期,盲目内卷熬夜反而会得不偿失,健康的身心和高效的方法,才是最有力、可持续的竞争力。

初二学生小宇:爸妈晚上总是忙工作或者看手机,睡得很晚,家里的灯光和声音让我也没法早睡,我能要求他们陪我一起睡吗?

答:如果爸妈忙于工作,很难协调陪伴与工作的关系,容易产生新的情绪压力。你可以尝试和他们进行坦诚的沟通,客观陈述你的烦恼和需求。你还可以试试和他们协商,共同制定家庭静音时段,公共区域的活动需转为卧室进行,工作或使用手机时降低音量或使用耳机。家庭规则之外,你也可以主动采取佩戴眼罩和耳塞的方式,进行物理隔音,有效保障睡眠。

>>>家长的小困惑

初三家长方妈妈:我看孩子挑灯夜读,既心疼又不敢强行阻止,该如何取舍“努力”与“健康”?

答:教育是一场马拉松,以牺牲健康换取分数,不是孩子成长的长久之计。家长别说“别学了,快去睡”,而是温和地说:“看到你深夜苦读,妈妈很佩服,但也心疼你。我们一起看看,怎样能既保证学习又不影响休息?”这种尊重孩子努力的态度,会让沟通更顺畅。

同时,你可以帮助孩子分析学习效率的瓶颈。很多时候,熬夜是因为不会管理时间或学习方法不当。引导孩子记录每天的时间安排,将任务分解,在精力充沛时攻克难点,避免低效“磨时间”。

最后,家人共同设立健康底线。比如约定好最晚到23点,全家必须关灯睡觉,营造一个休息的氛围。

初二家长林妈妈:我担心孩子营养不够,会给他准备宵夜,但又怕加重肠胃负担影响睡眠。

答:如果孩子晚上高强度学习,消耗能量大,觉得饥饿很正常。为孩子准备宵夜,是家长给孩子情感支持的表现。夜宵是主餐的补位,以“少量、清淡、易消化”的原则,避免喧宾夺主。

选择合适的时间。尽量提醒孩子睡前1.5小时~2小时就吃完宵夜,避免引起消化不良等问题。

选择合适的食物。优先选择“液体能量”,如小碗燕麦粥、温牛奶等流质食物。相比油炸、辛辣、高糖的宵夜,水果、全麦面包、鸡胸肉等固态食物是次优选择。温度也很重要,吃面包搭配温牛奶,水果最好放至室温。

给予合适的选择。厨房或客厅设置一个能量补充角,准备一些健康食物,如水果、牛奶、坚果等。

初二家长王爸爸:孩子晚上会把手机带进卧室,然后关上门,说用手机查资料、听音乐助眠,我们怀疑他是在偷偷玩游戏或社交。如何在不引发冲突的情况下,了解并管理孩子的睡前电子产品使用?

答:理解孩子“晚上关门”的行为,这是孩子开始寻求独立的信号,也是家长与孩子之间建立信任的契机。你可以选一个轻松时刻,肯定孩子用手机查资料、听音乐等做法,并听听孩子手机的用途,避免出现毫无证据的质疑,聆听需求,建立信任;坦诚表达对孩子健康的担忧,一起制订使用手机的契约,若遵守契约,则给予一些奖励,制定契约,奖励引导;带孩子多运动获得多巴胺的快乐,开设“家庭吐槽大会”释放孩子的心理压力,父母做好榜样减少在家里使用电子产品的频率,改变环境,调整自身。

初一家长冯妈妈:孩子说白天在学校的活动量大,晚上身体疲惫但精神兴奋,反而睡不着,我们该如何帮助孩子放松身心?

答:白天的剧烈运动让身体代谢旺盛,负责兴奋的交感神经依然处于主导,需要通过一些科学的放松仪式来帮助孩子安然入睡。

微能量,让体能恢复。建议与体育老师沟通,了解活动强度是否适合孩子。同时,提醒孩子运动后及时喝温水,并补充香蕉或苹果等水果,帮助孩子恢复体能,预防身体因过度疲劳而产生代偿性兴奋。

微运动,让身体放松。针对白天活动量大的部位,如大腿、小腿和肩膀,进行5-10分钟的拉伸,帮助肌肉从紧张中恢复。温水沐浴或泡脚10-15分钟,也可以有效缓解身体疲乏感。

微环境,让大脑平静。将卧室灯光调至昏暗的暖色调,避免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的蓝光,播放舒缓的纯音乐、白噪音,让大脑从兴奋模式切换到休息模式。

当孩子的身体和大脑学会了如何切换到“关机”模式,优质睡眠自然来。

“转载请注明出处”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9

标签:育儿   心疼   孩子   心理   身体   杭州市   白天   晚上   家长   作业   健康   宵夜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