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沉默的荣耀》的热播,不仅让观众为角色的命运揪心,更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中共隐蔽战线战士在台湾的生死斗争,推到了聚光灯下。
历史上,像吴石情报组这样前往宝岛的潜伏工作者还有很多,他们坚定地选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指引的道路,义无反顾接受党组织安排的任务,投入到革命战斗中。《血沃宝岛——中共台湾英烈》中还讲述了潜伏在台湾的徐会之、段沄、侯文理,他们以国民党的职务身份为掩护,深入台湾军政核心,用生命传递情报、守护信仰。



徐会之

徐会之(1901—1951),原名徐亨,湖北黄冈人。1924年3月,他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6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军政工系统“四大干将”之一,历任第五战区政治部中将主任、鄂北行署主任、汉口市市长等职务。1950年5月,徐会之被捕,1951年11月18日在台北马场町英勇就义。
1924年3月,徐会之前往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编入第一队。入校后,受到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和教官叶剑英、恽代英等影响,徐会之立下报国救民的毕生志向。6月,经董必武、陈潭秋介绍,徐会之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5年12月,国民革命军第二军成立,徐会之先后担任第二军骑兵第一旅和第二军第十师参谋,参加了消灭军阀陈炯明的东江战役,为国共两党合作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作出了贡献。1926年3月,蒋介石阴谋制造反革命“中山舰事件”,破坏国共合作,强迫解散青年军人联合会,迫使中共党员撤出第一军和黄埔军校。徐会之被中共地下党组织派往北京、天津从事地下斗争工作。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北伐战争开始后,徐会之奉命南下,在江西、浙江参加消灭军阀孙传芳的战斗,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五军中共党务科科长。1927年初,徐会之升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五军第二师政治部主任。
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成立西安行营,行营主任由蒋鼎文担任,政治训练处处长由徐会之担任。临危受命后,徐会之斡旋于国民党各派系之间,既要说服国民党中央军,又要安抚张学良领导的东北军,还要劝说国民党西北军与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化敌为友,共同抗日。徐会之凭借优秀的政治工作才能,很快就打开了工作局面,受到各方接受和好评。
1940年初,徐会之调任桂林行营政治部副主任,参加了昆仑关会战,随后升任国民党军第四战区政治部主任。7月,徐会之前往重庆,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二厅中将厅长。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至1949年初,徐会之担任汉口市市长。1949年3月,国民党“代总统”李宗仁任命徐会之为“总统府”中将参军。徐会之从事的基本上是政治工作,在国民党党政军界颇有名气,与贺衷寒、曾扩情、袁守谦并称为国民党军政治工作“四大干将”。
1950年3月,考虑到徐会之在国民党军队的特殊身份和影响,党组织决定派其前往台湾从事策反争取及情报收集工作。徐会之表示,坚决服从党组织安排,坚决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临行前,妻子刘先知问他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徐会之回答:
“胜利的那一天,就是我们见面的那一天。也许胜利的那一天,我已为国捐躯了。”
1950年5月,徐会之被国民党高雄“警备司令部”稽查处逮捕。在国民党监狱,50岁的徐会之被特务百般折磨,但他只字不吐露此行来到台湾的目的和任务。徐会之坦然面对死亡,饱含深情地写下了一首诀别诗:
昔日繁华一瞬,车水马龙三镇,秋心吹动故乡情。愁难咏、肠寸寸,千古伤心士国恨!
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也满怀对未能看到台湾解放和祖国完全统一的遗憾。
1951年11月18日,徐会之在台北马场町英勇就义。



段沄

段沄(1906—1954),本名段穀,字尧生,又字沄清,号湘泉,别号茂生,湖南衡阳人。他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五期,国民党军高级将领,参加了北伐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他参加了徐州、长沙、常德、桂(林)柳(州)等会战,重创日本侵略军。1949年8月,段沄随国民党军队撤往台湾,1952年9月被捕,1954年2月3日在台北马场町英勇就义。
段沄为人正直,素怀爱国爱民之心。目睹蒋介石反动集团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目睹同胞自相残杀的惨景,段沄内心极为苦闷。1948年底,段沄率部驻防北平,对北平学生和革命群众发动的爱国民主运动深表同情,拒绝执行要其派军队镇压学生运动的命令。在与友人谈及时局时,段沄一再表示:
“这个内战,我坚决不打了。”
1949年11月5日,段政(段沄的弟弟)率国民党军新编第七军第二师在湖南道县通电起义,后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零陵军分区二纵二师师长。蒋介石虽有不满,但为了拉拢段沄为其卖命,又不得不隐忍不发。同时,蒋介石暗中派人将段沄的母亲和妻儿先行挟往了台湾。1949年8月,段沄从浙江舟山调往台湾,担任国民党“台湾省防卫总司令部”副总司令,身居要位,掌握重兵。
身在台湾的段沄内心是坚决支持人民解放军早日解放台湾的。为此,1949年10月中旬,段沄出面协调国民党军“空军司令部”有关部门,让其堂哥段徽楷以国民党军八十七军教官的身份,携其妻子姚师贞等家眷乘坐国民党军机离开台湾回到湖南,与中共党组织取得联系,为配合解放台湾做准备。
1950年3月,段徽楷从衡阳来到长沙,与中共湖南省委统战部副部长刘道衡、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戴石渠密商前往台湾策动段沄起义事宜。12月,段徽楷、谢小球(段沄妹夫)从长沙前往香港。到达香港后,谢小球立即给段沄写信,请其协助安排办理入台手续等事宜。段沄迅速安排堂侄段万钧以段徽楷养子的身份,安排侄辈谢自雄以谢小球之子的身份,于1951年3月初向国民党有关部门提交了段徽楷、谢小球的书面入台申请材料,不久就取得了入台证件。
1951年3月下旬,段徽楷、谢小球从香港乘船到达台湾,住在段沄的家中,秘密开展工作。
1952年6月,国民党特务已查获了段沄的有关情况,他们在段沄住所附近开设了一家商铺,24小时对其进行监视和布控。同时,还在段沄的司机、厨师、副官中暗中布线,秘密掌握了他的全部行踪。
1952年8月的一天,段徽楷从家中外出,准备向中共香港地下党组织寄送一封密写情报信件。不知身份已经暴露的段徽楷正要把信件投入信箱时,国民党特务一拥而上将其逮捕。段徽楷被捕入狱不久,段沄、谢小球也相继被捕。在国民党的黑牢里,几人遭到惨无人道的严刑拷打,但他们始终坚贞不屈,坚守党组织的秘密。1954年2月3日,段沄等人以所谓“共谍罪”被国民党特务在台北马场町秘密残忍杀害。



侯文理

侯文理(1916—1958),江苏萧县(今安徽萧县)人。1935年,侯文理参加革命,1937年受党组织指派打入国民党军汽车团,1942年参加中国远征军赴印缅对日作战,1949年9月赴台湾从事地下工作,1953年被捕,1958年7月8日在台北马场町英勇就义。
1937年,中共陕西省委负责人、参与八路军西安办事处工作的徐彬如,请孙象涵(抗日战争时期组织彭南游击队,担任大队长,侯文理的堂姐夫)介绍一位信得过的在国民党军队任职的青年人,作为地下党组织秘密联络员。侯文理受到推荐,化名侯灿章,进入国民党陆军辎重兵学校军官队学习,结业后安排进入国民党辎重汽车六团,成为六团三营八连连长、中共地下党员曹艺的单线联络人。
这时正值国共合作,八连主要负责向西安运送抗战物资,后来又奉命到八路军西安办事处协同八路军运送物资。此时,汽车六团八连已有曹艺、侯文理(侯灿章)、傅正文(傅正明)等多名中共地下党员,他们利用协运粮食任务为八路军做了大量工作。
抗日战争胜利后,侯文理随国民党部队回到西安,继续在辎汽六团执行潜伏任务,秘密行走于西安和陕甘宁边区之间。1946年,侯文理所在三营部分官兵前往山西运城执行任务。1947年运城解放后,胡宗南怀疑曹艺、侯文理是中共地下党员,下令通缉捉拿他们。经过周旋,侯文理离龙潭入虎穴,从辎汽六团转移到浙江,继续开展潜伏斗争。
1948年,侯文理前往浙江金华,在汤恩伯二线兵团新组建的203师潜伏。侯文理继续用化名侯灿章,担任203师特务营中校营长,兼203师警卫大队长。203师师长金式(又名金知人),毕业于国民党陆军大学第十期,是曹艺的表弟。在203师潜伏期间,侯文理多次与金式接触,开展影响争取工作,促使金式萌生了弃暗投明之意。1949年,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迫在眉睫,经过三次紧张协商,金式决心率203师弃暗投明,约定会同金华支队于5月9日拂晓起义,迎接人民解放军开进金华城。5月6日,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提前进入金华地区。金华解放后,侯文理将203师部分官兵和机械化装备移交给了人民解放军。
1949年夏,组织上决定派遣侯文理赴台湾,开展争取策反工作,配合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到台湾后,侯文理利用亲戚朋友在国民党高层的关系,在危机四伏的环境中艰苦地开展地下工作。1951年,他成功打入国民党“国防部”保密局,担任了“江苏反共救国军”副司令,搜集了台美合作、国民党潜伏特务破坏活动等重要情报,并策反多名国民党军现役军官,为迎接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努力做好准备。
1953年,侯文理被国民党“国防部”保密局同僚举报出卖,遭国民党特务秘密逮捕,自此经受长达五年非人的牢狱折磨。他坚守革命信仰,保守党的秘密,始终没有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没有泄露一点党的秘密。
1958年7月8日,侯文理被五花大绑、头插草标押赴台北马场町刑场。年仅42岁的侯文理,被折磨得像六七十岁的风烛残年的老人,但一双眼睛仍是那样镇定坚毅,宁死不屈。
来源:人民出版社读书会
更新时间:2025-11-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