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IT之家5月13日爆料,美国东部时间5月13日凌晨1时02分,SpaceX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用猎鹰9号火箭将28颗星链卫星送入近地轨道,一级助推器B1067完成第28次复用,刷新其上月创下的27次记录。这是SpaceX两天内的第二次发射——5月12日晚,另一枚猎鹰9号从范登堡基地发射26颗星链卫星,两次任务共部署54颗卫星,展现出惊人的发射密度。
猎鹰9号的复用能力正在改写航天经济规则。此次执行任务的B1067火箭自2018年首飞以来,已累计在太空飞行超1.2万秒,每次发射成本因复用降至约5000万美元,仅为全新火箭的三分之一。这种“以量换价”的策略,使得SpaceX能以日均近2颗的速度部署星链卫星。截至5月13日,星链在轨卫星总数已突破8500颗,覆盖全球近100个国家超400万用户,成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卫星星座。
星链的密集部署暗藏多重战略意图。技术层面,星链通过激光星间链路实现全球无缝通信,延迟低至20毫秒,下载速度超100Mbps,已具备手机直连能力。军事层面,俄乌冲突中星链为无人机提供实时指挥链路,验证了其战场价值;美国太空军更将星链纳入MILNET军用通信网络,提升数据抗毁性。商业层面,星链正从“通信服务”向“基础设施”转型——其迷你路由器售价仅40美元,覆盖面积达111平方米,直接冲击传统地面宽带市场。
这场太空竞赛已引发轨道资源争夺。按照国际电信联盟“先到先得”规则,星链计划部署4.2万颗卫星,目前已占用近地轨道60%的可用位置。中国“千帆星座”等竞争对手正加速追赶,其规划的1.5万颗卫星中,首批90颗已通过“一箭18星”技术完成部署。当SpaceX以两天54颗的速度扩张时,近地轨道的“太空拥堵”风险与日俱增——如何平衡商业利益与太空可持续发展,将成为全球航天治理的新挑战。
作品声明:信息取材网络,如有虚假或侵权请告知删除!
更新时间:2025-05-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