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犯的错,中国不能再犯,沙特不续约的背后是中国的深谋远虑

最近这全球能源市场和美元汇率,那叫一个波动剧烈,让人不禁想起半个世纪前的一段历史。

当时有个红色巨人,在国际棋盘上走错了关键两步,结果把自己给坑惨了。

现在,历史的镜子又一次映照出了一些似曾相识的场景,这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咱们一起来聊聊。

中东:大国信誉的试金石

要说这故事的开头,那就不得不提到中东这块神奇的土地。

中东,那可是世界石油的宝库,简直就是全球能源的命脉所在。

二战结束后,美国为了巩固自己在中东的地位,那可是下足了功夫,特别是在扶持以色列这件事上,那叫一个不遗余力。

可美国这一做法,却把整个阿拉伯世界都给惹恼了。

就在阿拉伯国家们心里不痛快的时候,苏联看到了一个绝佳的机会。

那时候的苏联,就像一颗正在升起的太阳,中东各国就像走投无路的孩子,纷纷把希望寄托在了这位北方的“老大哥”身上。

如果苏联能抓住这个机会,稳住中东这盘棋,那世界历史的版图说不定都得重新画。

什么美元与石油挂钩,那可能就成了一句笑话。

可谁能想到呢,好景不长,转折点很快就来了。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了。

在战争之前,苏联那可是极力鼓动埃及等阿拉伯国家放手去干,拍着胸脯保证会做他们坚强的后盾。

阿拉伯兄弟们一听,觉得有“老大哥”撑腰,那还怕啥,于是磨刀霍霍,准备和以色列大干一场。

可战争一爆发,以色列直接来了个先发制人,搞了个闪电战,短短几天时间,就把阿拉伯联军的主力给摧毁了。

这时候,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投向了莫斯科,大家都等着苏联出来主持公道呢。

结果呢,“老大哥”让人大跌眼镜,不仅没有出兵,甚至在联合国连句硬话都没敢说。

反而和美国暗中达成了默契,搞了个不痛不痒的停火协议。

更让阿拉伯国家寒心的是,停火之后,以色列得寸进尺,又占领了更多的土地,可苏联还是无动于衷。

这一下子,苏联可算是把阿拉伯世界给得罪惨了,大家这才看清,这个“老大哥”关键时刻根本靠不住,为了自己的利益,随时都能把盟友给卖了。

信任这东西,一旦碎了,那就再也拼不起来了。

石油美元体系的建立

苏联这一退缩,可就给美国人送上了一份大礼。

几年后,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美国玩了一手高明的平衡术,没有全力帮助以色列,反而默许埃及收复了部分失地。

这一拉一踩,让中东国家觉得美国好像还挺靠谱的。

于是,1974年,沙特和美国走到了一起。

美国承诺会给沙特提供军事保护,作为回报,沙特同意所有石油贸易都用美元结算,多余的钱还得拿去购买美国国债。

这就是著名的“石油美元”体系的开端。

从那以后,全球经济就和美国的战车紧紧地绑在了一起,美国的霸权也因此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撑。

在中东丢了人心之后,苏联很快就在经济上尝到了苦果。

失去了对中东产油国的影响力,苏联从原来的规则制定者,变成了市场上的一个普通竞争者。

为了争夺市场份额,苏联不得不和沙特等国打起了价格战。

可沙特家底厚,耗得起,苏联就不行了。

苏联的经济结构那叫一个畸形,重工业特别发达,可农业和轻工业却半死不活。

整个国家就靠着卖石油换取外汇,然后再用这些外汇去购买粮食和关键技术。

1986年,国际油价突然暴跌,从每桶接近30美元一下子跌到了10美元以下。

这一跌,可就把苏联经济的脊梁骨给打断了。

因为苏联的石油开采成本本来就高,油价一跌,卖一桶就亏一桶,外汇收入瞬间就没了。

没有钱进口粮食,商店里的货架都空了,工厂也大批倒闭。

为了挽回局面,苏联又做了一个更致命的决定,那就是出兵阿富汗,想通过武力打开通往中东的战略通道。

可没想到,阿富汗成了“帝国坟场”,十年战争把苏联最后一点力气都给耗尽了。

政治上失信于人,经济上又依赖单一产业,这两步错棋,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中国的深谋远虑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就到了今天。

咱们中国,从改革开放一开始,就吸取了苏联的教训,绝对不把国家的命运绑在一根绳子上。

在经济上,我们坚持多元化发展,制造业、高科技、服务业、农业一起发展,构建了一个很有韧性的内部循环体系。

在能源方面,我们也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石油进口来源遍布全球,同时还大力发展国内的页岩油气和清洁能源,像风能和太阳能,我们的装机量都已经遥遥领先了。

而且我们还有充足的外汇储备,就像给经济装了一个大减震器,不管外部市场怎么波动,我们都能应对。

在国际舞台上,我们走的路和苏联可不一样。

我们是真心实意地和其他国家交朋友,建立信任。

就说沙特和伊朗,这两个国家可是几十年的宿敌了,以前经常剑拔弩张的。

可就是中国,站出来从中斡旋,最后促成了两国历史性的和解。

这事儿可不仅仅是促成了地区和平,更重要的是,它向世界宣告了,中国是一个负责任、可信赖的伙伴。

我们不拉帮结派,不搞对抗,就希望大家都能一起和平发展。

最近,有个消息挺引人注目的,那就是沙特决定不再和美国续签石油美元协议。

这个协议可是已经有几十年历史了,今年6月9日到期。

沙特这一决定,可让很多人都在猜测,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啊,这背后是全球格局的深刻变化。

美国因为页岩油革命,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度下降了,战略重心也开始转移。

这就让沙特等中东国家觉得有点不安,他们需要找一个新的、更可靠的长期伙伴。

而中国呢,这些年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了沙特的信任。

沙特现在正在搞“2030愿景”,想要实现国家转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把中国视为最重要的合作伙伴。

中国企业带着技术和资本,深度参与了沙特的新能源、制造业和基础设施建设。

作为回报,沙特开始在对华石油贸易中尝试使用人民币结算,这可不是什么偶然的事情,而是一种战略选择。

而且沙特还加入了中国央行参与的“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一起探索未来的支付体系。

历史的镜子

苏联因为背信弃义,失去了中东的信任,最终导致了自己的衰落。

而中国呢,因为言出必行,赢得了中东国家的信任,正在逐步提升自己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

这大国的兴衰,真的不是偶然的,它和一个国家的选择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们普通人看着这些国际大事,可能会觉得有点遥远,但其实这些事情都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就像石油价格的波动,会影响到我们加油的费用,也会影响到很多商品的价格。

而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提升,也会让我们作为中国人,感到更加自豪和自信。

大家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哦。

资料参考:2025-08-05新华社——沙特阿美总裁:中国是阿美重要的战略市场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4

标签:财经   中国   沙特   苏联   深谋远虑   中东   美国   石油   以色列   阿拉伯   美元   老大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