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眼镜娃”扎堆 专家提醒做好新学期连续性护眼管理

“妈妈,我看不清黑板了……”开学以来,不少家长就收到了孩子的“紧急求救”。漫长的暑假是孩子们放松的时光,却也是视力管理的“失控期”。主任医师、重庆爱尔儿童眼科医院院长何勇川教授指出:“每年开学前后的几周,都是我们门诊的一个高峰期。很多孩子假期用眼过度,没有得到充分休息和调节,一开学突然切换到看黑板的远距离用眼模式,视觉紧张和疲劳问题集中爆发,俗称‘视力滑坡’现象。”

警惕!“视力滑坡”的三大信号

何勇川院长提醒,家长在新学期伊始应密切关注孩子以下几个行为信号,它们可能是视力下降的早期表现:

眯眼皱眉:孩子在看远处或看电视时,总喜欢眯起眼睛或皱起眉头,这可能是试图通过缩小眼睑缝隙来减少光线散射,暂时提高视力清晰度,这是近视的典型征兆。

凑近看物:写作业时头埋得很低,或者不自觉地往电视机前凑,说明孩子可能已经无法看清正常距离的物体。

频繁揉眼:抱怨眼睛干痒、疲劳,频繁揉眼睛,可能是视疲劳或干眼症的表现,也是视力出现问题的一个信号。

假期“放纵”后,眼睛经历了什么?

为什么短短一个暑假,视力变化会如此之快?何勇川院长解释道核心原因主要有五个:“第一是连续用眼时间大于45分钟容易造成睫状肌紧绷;第二是用眼距离小于30厘米,过近加重眼负担;第三是户外阳光小于两小时,缺少多巴胺分泌控眼轴;第四是阅读光线过暗小于300勒克斯;第五是容易多吃甜食,导致护眼营养供给不足。

开学季,如何紧急“抢险”与科学防控?

面对可能的“视力滑坡”,家长不必过度恐慌,但必须采取科学、及时的行动。

立即安排一次专业眼健康检查:这是最关键的一步!何勇川院长强调:“普通的视力表检查只能发现‘看不清’的结果,却无法判断‘为什么看不清’。是假性近视还是真性近视?有没有散光?必须通过散瞳验光等专业检查,才能得到孩子真实的屈光状态,这是制定后续干预方案的科学标准。” 开学初正是给孩子眼睛做一次全面“体检”的时机。

与老师进行一次沟通:如果发现孩子视力有所下降,应及时与班主任沟通,请求暂时将孩子的座位调至前排,并请老师多关注孩子的用眼习惯。

重塑日常用眼好习惯

遵守“20-20-20”法则:每近距离用眼20分钟,就抬头远眺20英尺(约6米)以外的远处至少20秒,让睫状肌得到放松。

保证充足的户外活动:何勇川院长特别指出:“户外活动的阳光可以促进视网膜分泌多巴胺,从而抑制眼轴过快增长。建议每天至少保证2小时的白天户外活动时间,开学后可以利用课后和周末时间。”

优化学习环境:确保学习环境光线充足,台灯和房间顶灯要同时打开,选择光线柔和、无频闪的灯具。

重庆爱尔儿童眼科医院何勇川院长总结道:“孩子的视力防控是一场‘持久战’,而非‘突击战’。暑假后的‘视力滑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家长需要成为孩子眼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从‘治已病’转向‘治未病’,建立从假期到学期的连续性护眼管理。一旦发现异常,务必要到专业的眼科医疗机构,进行系统检查,由医生给出个性化的指导方案。”新学期,新起点,让我们共同守护孩子的“睛”彩“视”界,为他们清晰美好的未来保驾护航!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7

标签:养生   连续性   新学期   眼镜   专家   视力   孩子   院长   眼睛   滑坡   光线   户外活动   家长   多巴胺   疲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