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中国第一度水电是从哪来的吗?

它不在北上广发达城市,而是在昆明螳螂川畔,这座叫石龙坝的水电站,113岁了还在轰鸣发电! 今天我们就追着先辈的足迹,触摸那段由“实业救国”点燃理想,至今仍在照亮未来的传奇。

视频加载中...


桀骜川流,初遇徐霞客

千百年来,石龙坝在缓急骤变之下横冲直撞,展现着它睥睨一切的桀骜不驯。1638 年的一天,它遇到了生命的第一位知己。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第一次描绘出石龙坝的雄伟身姿:“特起一峰,当关中突,障扼川流,东曲而盘之,流为所扼,稍东逊之,遂破峡北西向,坠级争趋,所谓石龙坝也。”

列强觊觎,奋起自办

1908年,滇越铁路通车在即,法国侵略者复以铁路通车需要用电为由,威迫清政府准其在滇池出口的螳螂川上游修建水电站。 云南各界爱国人士终于忍无可忍,掀起强烈的抗议热潮。 云贵总督锡良慷慨陈词 :“办电站岂容他人复扰,要办就自办,所需银两官筹民集。” 决定官商合资,共治水电。


耀龙出世,集股兴电

由于社会集资有限,即请云南商会总经理王鸿图出面领衔,以商界为主招股募资。1910年初,成立了由王鸿图任公司总董事长,董润章、刘诚和、袁嘉猷、施唤明等19位云南各界爱国人士为董事成员,第一届云南耀龙电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成立,这也是云南的第一家股份制有限公司。至今在青石的阶梯之上,依然能清晰可见当年刻下“耀龙”的字迹。

筹资购机,万里转运

公司聘请左益轩为第一任总理,通过两次招股集资,共筹集到338560银圆。至此,筹建所需的大部分资金基本到位,电站正式进入了建设实施阶段。经过董事会研究,决定由德商礼和洋行向德国西门子公司订购发电机,并向德方聘请技术人员,负责工程勘测、设计、建筑、安装、生产、管理。从德国购买的电站设备由轮船运至越南海防,通过滇越铁路转运昆明火车南站,然后在得胜桥装船,顺盘龙江水路下至滇池,又经螳螂川抵达平地哨。平地哨距离石龙坝只剩下短短7公里的距离,可是却成为此趟运输的最大难点。由于设备过于庞大,需用大号的定滑轮卸船吊装到滚木上,滚木的前面有十几头牛牵引,后面有数十人边推边撬,历经一个半月的艰苦努力,这批设备终于一点点挪到了石龙坝。

1912:中国水电第一度电诞生!

1912年5月,石龙坝水电站发出了中国水电史上的第一度电! 中国第一条34公里高压输电线路随之诞生,电来了,昆明的工业也起飞,中国第一挺机枪、第一架望远镜、第一根电缆,都在这股电流的支持下诞生!

“皓月之光” 惠泽春城

在石龙坝水电站一车间大门上,有云南状元袁嘉谷题写的一副楹联“机本天然生运动,器凭水以见精奇”,楣联为“皓月之光”,从此,“自来月”成为了电灯在昆明最早的称呼,也让昆明成为了电灯点亮千家万户的中国最早城市之一。水电站和配套设施建设完成后,“由公司免费供给灯胆、灯头、花线”等,并以免费试用一月为前提,鼓励市民使用电灯。

抗战中的电力生命线

抗日战争爆发后,大量工矿企业纷纷迁入昆明。鉴于石龙坝水电站的能源优势,昆明西山区尤其是海口一带成为工业企业的聚集地,各类兵工厂、机器厂、器材厂、水泥厂等相继建立,加上当时的防空警报、电话电台、机场起降等重点城市战备设施,昆明的用电需求激增。1938年3月,按照时任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意图,耀龙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对公司进行改组,同时增购设备,将电站扩建为3个车间,全力为战斗战备供电,为抗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轰炸与“飞来池”的见证

由于水电站的巨大作用,石龙坝也成为日军轰炸的重点目标。声势最大的一次轰炸发生在 1940年末,当时7架日机联翼向电站飞来,防空警报拉响后,工人纷纷跑出车间进行躲避,炮弹轰鸣,浓烟滚滚,厂区在10分钟内先后被投下了9枚炸弹,由于发电车间已经事先进行了伪装,遂未引起重大损失。而一枚落在车间附近的燃烧弹,入地5米,未曾爆炸。这枚炸弹被清理后,形成巨大的弹坑,后来被电站人员稍加改造修饰,注入碧水,环栽花木,起名“飞来池”。 伤痕变成了今天的风景,也让人记住了这段坚守的历史。

红色星火:云南工矿首个地下党支部

1927年4月中共云南特委在石龙坝水电站秘密成立了地下党支部,党员全部为工人阶级,这是云南省工矿企业中建立的第一个党支部,也是云南省最早成立的15个地下党支部之一,而且是唯一传承至今的地下党支部。对云南的解放和人民解放军对石龙坝水电站完好接收意义深远,也让石龙坝水电站成为云南红色革命地标

百年轰鸣的“爷爷级”机组

走进“一车间”,那台1912年西门子,爷爷辈的机组,113岁了仍在轰鸣! 据说这是全球现存最老,且还在发电的水电机组!德国机器质量好无可非议,但还得要后期中国工人,百年如一日的“严勤细实”,保养维护,才能共同书写出,这样的世界工业遗产奇迹

镇馆双碑刻石铭志

走进四进三院的石龙坝水电站博物馆,院内中的两座石碑,樊师傅介绍这可谓石龙坝的镇馆之宝

“用实核明”碑:如实记载着当初石龙坝水电站建设的人、钱、物等各项安排及重要事件。就是一份刻在石头上的竣工审计报告!工程款项明细全部公开,主动接受世人监督、历史检验,堪称中国近代工程廉洁自律的丰碑

“功建名垂”碑:简直是工程“责任榜” ,从大老板到小工头,工程各项人员及工匠参与者的名字、籍贯全都刻在上面,将责任意识刻入骨髓,两块石碑,刻下的是石龙坝百年基业的“定海神针”,也是留给后世最珍贵的管理教科书

从清末到现在,它经历了7次改扩建,但从来没有“退休”。如今更是集发电、文物、教育、旅游于一身的“活态博物馆”!头顶全国重点文保、国家工业遗产、红色教育基地等一堆闪亮的头衔。 每年成千上万人来到这里,不只是为了看还在运转的机器,更为来这里听跨越百年,历久弥坚的精神力量。

昆明西山发布


来源:70后云南家乡宝

编辑:张曼 刘一菡

编审:康碧姝 赵正先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7

标签:历史   中国   水电   云南   水电站   昆明   党支部   车间   电站   电灯   轰鸣   皓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