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军队悍然对多国外交代表开枪,引发国际社会集体谴责。但就在这起事件发生后,就有以色列外交工作人员在美国身亡。这两起事件是否存在关联?以色列的国际形象持续恶化,他们会受到制裁吗?
当地时间5月21日,来自亚洲、欧洲的30个国家,包括中国、俄罗斯、法国、英国4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大使和领事抵达巴勒斯坦约旦河西岸城市杰宁,对当地难民营进行了访问。但就在这个过程中,以色列国防军(IDF)竟然向外交使团开枪。对此,IDF在事发后迅速道歉,但给出的理由是“开枪士兵看错了,没有认出这些人是外交使团”。然而,IDF这番话似乎暗示,只要不是外交使节团,他们就可以肆无忌惮开枪。而且,IDF已经做出了袭击联合国机构建筑和工作人员,杀害加沙地带医护人员、国际援助组织成员,轰炸他国援建加沙医院、学校等行为,现在更是枪击外交使团,这让国际社会质疑他们究竟还有没有底线?
对IDF的做法,有观点认为此次事件纯粹是他们“缺乏军事素养”。30国外交使节到杰宁,肯定与以色列军方高层进行了沟通。然而,IDF的军事素养一直被外界质疑,甚至他们还干出过错杀本国被扣押人员的事。而且,IDF在武器装备占据碾压优势,还拥有制空权的情况下,与巴勒斯坦的哈马斯足足打了1年多,进一步凸显了他们的军事水平不足。因此,以色列军方高层下达的指示,杰宁的士兵很可能没有落实到位,看到一群人出现在眼前,就“下意识”开了枪。
不过也有分析认为,这是以色列试探国际社会反应的举措。从目前的情况看,以色列可以说陷入了建国以来最差的外交环境中。要知道,以色列在第一次中东战争期间,虽然面临阿拉伯国家的围攻,但很快得到了美西方和苏联的大力援助。在西方的犹太人捐款捐武器装备,苏联方面则有多名参加过二战的老兵加入以军,最终让以色列解决了“亡国危机”。但现在,以色列已经站在了整个国际社会的对立面。中国在内的南方国家呼吁中东和平,美国和欧洲则希望以色列能与巴勒斯坦共存。然而,以色列内塔尼亚胡政府目空一切,完全不掩饰吞并整个加沙地带,“灭亡”巴勒斯坦的意图,这是各国都不允许的。因此,以色列想要通过枪击外交使团,来试探国际社会是放任其行为,还是坚决制裁,从而制定下一步的计划。
然而在枪击外交使团事件后,不到24小时,美国就发生了一起案件,两名以色列驻美使馆工作人员被枪击身亡。但从相关细节看,这起案件的疑点不少。一是事发地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犹太博物馆,距离白宫仅800米,按理说是保安力量充足的地区,但枪手却能在极近的距离枪击两名以色列工作人员;
二是当时犹太博物馆正在举行活动,但枪手一直等到活动结束,人群基本离开时,“精准”认出了以方人员,并在袭击后高喊“解放巴勒斯坦”口号进入博物馆,完全没有逃走的意思。而且,枪手来自芝加哥,距离华盛顿1000多公里,他是怎么知道这个时候犹太博物馆有活动,还能“精准”蹲到以方人员?从这些情况看,此次案件很可能是精心策划的,有人给枪手提供了相关信息,目的就是要制造一起关于以色列的“大事件”。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以色列工作人员遇害前,欧洲多国已经决定对以色列实施实质性制裁。英国已经宣布,他们已经暂停与以色列的自贸协议谈判。英法加三国还宣布,将会正式承认巴勒斯坦。欧盟“外长”卡拉斯表示,欧盟内部已经在讨论审查与以色列伙伴关系协议,不少成员国表示支持。但随着两名以方人员在华盛顿死亡,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迅速表示“这是反犹主义暴力”,特朗普则声称“必须立刻终止反犹主义的恶性杀戮”。一时间,以色列从人人喊打的处境,似乎又要变成西方舆论中的“受害者”。这个局面,是否就是内塔尼亚胡想要的?
更新时间:2025-05-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