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丰县:故乡,我的乡愁

爱,爱是可以被包括的,爱是可以被超越的。爱从来总是被品质优良的爱者所包括,所超越。我们很像洋槐花,我们是完美无缺的完成体。

岁月悠悠,人生长河中开始浮起回忆的村庄。最终,是一些隐隐约约的树木,那是围绕村庄的槐树、杨树。接着,又有些庄稼开始在阳光下闪耀。茫茫时日,在伟大而单调的摆动中沉浮回转,令人难以辨认,但渐渐地终于显出一连串喜剧与忧伤的首尾相衔的岁月,在我的记忆中,即使有时中断,但,往事却能够将它们连接在一起。

我的老屋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在其散文《忆》中曾畅谈着他的追忆,他写到:“甜蜜的回忆,亲切的笑容,宛若谐音悠悠的旋律,不时萦回在你的心头,而在那往昔的经历中,纵有名邑大川,梦中风光,纵有恋人倩影,却怎么也不比不上童年漫步时留在幼小的心灵上的那深深的记忆......”

我对我的故乡,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故乡丰县早已成为我的人生磐石,给予我好多。我曾在故乡的大地上无拘无束地奔跑,我也在那里畅想着未来,我不停地往着天空许下一个又一个的愿望,站在白衣河畔摇着芦苇试图让阳光走入心间......我从来都是对故乡保持着尊重和依赖,若没有了故乡的呵护,我早已如秋天的树叶坠入泥土中。

故乡在我的人生历程中,是避开不了的一段时光。

父亲曾告知我:“去上学了,要像一位大学生一样。做一件事,就要像做一件事。不能对不起自己。”我虽不明白父亲的话,却像一枚果子落进水池而荡起的涟漪。我在地里多次看到父亲干农活,他老人家干啥像啥,而且非常用心。渐渐地,从父亲干农活中,我对于父亲的话语有了些许理解和感悟。

俺的县城

在我的孩童时光、小学和中学的求学阶段,都是在故乡度过的。我还记得,那四四方方的小院落很有意思,三间堂屋,一间南屋,在南屋里,主要是锅屋,也就是生火做饭的地方。其实,在我记忆中,多多少少是留有些遗憾的,好多好多说不清的历史原因,让人心头总有些不理解,时光是不会倒流的,然而,正是因为那些说不清的事实,让我今天一直能够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对待人和事。

在李庄小学求学时,我感受到了学校的校风之严谨,就一条:“不论出力大小,实打实教好学生。”恩师们我们真是上心,王老师到了年二十七还在学校里上课,又没有加班费。家属跑到学校里找他,“你还回不回家啊,这年还过不过呢,啥也没有操兑,你就整天在学校里吧。”教学的硬件环境是恶劣的,教室里的大梁上都掉着蚂蚁,热得没地方去,恩师们在教室里挥汗如雨。正是这些恩师们对我们的辛勤培养,在升初三的考试中,一个班级里出现了“在物理考试中,有5个满分的学生”,这在乡里的考试中,是罕见的。

确实是那样的,当时的恩师们不是有多高的水平,主要是“尽力”了。在当时,在我的心中,我的母校---李庄小学早已是求知的天堂。在那里,我学会了“1+1=2”;在那里,我对于“尽力”有了理解;在那里,我得到了启蒙教育;在那里,我获得了通往高中和大学的求知资格。感谢我的母校---李庄小学。

河水流淌

每天从俺庄上到学校,两点一线。那幸福的时光总是往我心时倾注了无尽的融融暖意,在那条路上,我洒下了歌声、笑声和思考。有一年的春节,我回到了故乡。我起了大早,从庄家后,顺路西行。我用心望着路面,找着我儿时的身影和脚印,真得找到了,我开心无比。我的体会是,如果你是热爱你的故乡的,你的所有都能在故乡的大地上找到。那不仅是慰藉那么简单,而才是人生的高光时刻。

从俺庄上到李庄小学,就隔了一个庄子(李庄)。

每天来回四趟,都是一路小跑,也不知道舍是累。很喜欢去上学,盼着见到老师,也很乐意回到俺的村庄,见到庄上人真好。我总怀着满怀焦躁和渴求的心情期待一个季节一个季节的来临,好似我必须解开万物复苏这一特殊瞬间的奇迹的谜。

不知不觉间,度过了10数个春秋,在我的记忆中,在故乡,春天最美的是黎明。夏天最美的是夜晚。秋天最美的是黄昏。冬天最美的是早晨。最终,踏上了求知的漫漫长路。走出了俺的村庄,离开了俺的母校。我要去看一看生命如何欢笑着跃出大地,年轻的生命如何向着光亮睁开它们的大眼睛。

俺庄子的南边

随着离家越来越远,我对故乡的依恋程度就越高,爱故乡的浓度越高,就像酒一样,越老越香。

我偶尔会想起俺的村庄。

自从我们的远祖来到这一方平原,在600多年前,在这里造起了我们的村庄。在这块地面上,种树木,种蔬菜,种各种花草,种着五谷杂粮,用尽一切办法装点这块面。多少世代向下人传延,在整个村庄上,种遍了树木,种遍了花草,种遍了五谷和蔬菜,也造下了许多房屋和坟墓。

有时候,会从北地里想起,顺着南北大关路,往南走。路两边都是庄稼,如果是春节回去,地里面的多是绿郁郁的麦苗。如果是八、九月份回到老家,正是掰棒子(玉米)的季节。若是五、六月份,地里的麦子早已黄黄的,在田里,随着夏风,一天一个样。我会摸摸沟沿上的大杨树,粗粗的树干记录着它的成长历程,一个又一个的年轮诉说着它对那片土地的深情。当年,背着行囊远走他乡时,沟沿上的杨树还是小树苗,我担心着它是否能存活,但是,我似乎感到了生命的强大:“我要陪着你长大,我们再见时,就是我们长大的时候。”

有的时候,我会从白衣河开始走进俺的村庄。白衣河是一条写满我孩提时光的河流,我从白衣河水想像着长江大河,又从稍宽的河面想象海洋。小时候,整天都在河里洗澡。反正,天一热,跳到河里面,就感到好了不少。我们在河里做着种种游戏,即使因而为父母所责骂,总觉得白衣河水对于我们的情感最温暖。随着太阳的曝晒,水面温度也不低,但是,一跳进水里,水下是凉丝丝的。然后,一个猛子潜下去,舒服极了。有的地方,大人在起土后留下的深坑,也挺吓人的。因此,时间久了,我们也有了经验,知道了白衣河的深浅,也有了与白衣河打斗嬉戏的资格。

故乡是最美的

从白衣河,抬头望去,那就是俺的村庄。

顺着白衣河的北岸,沿着路前行,路两边都是大田地,路东是前队的地,路西是我们队与前队交叉的地。因为一个庄上的老少爷们都是来自一个地方,并不是什么都能分得清清楚楚的。有时候,你不分,还好,越分越乱,情感的事,是没法分的。

这条贯穿俺庄上的“南北路”不亚于北京天安门前的“长安街”,自打我记事起,就有这条路,是“公家”的路,没有一个村民会在这条路上动脑筋的。现在,路两边都已装上了路灯。到了傍晚,村民们就会沿着路进行步行,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对于“健康”的重要性都明白了。

作为一个平原之子,我自然写不出故乡的山,我们那里没有山。有时候,我读到关于山水的文章,我觉得那些都很好,但我又很自然地有一个奇怪的念头:我觉得不再也不愿意读了,我疑惑那些文字过于夸饰了。为什么要把山水写得那么好呢?难道你不曾想过那些可爱的山水也有不可爱的理由吗?比如,在多山的地方行路不方便,总不如平原上坦坦荡荡。万里好景一望收,是只有生在平原上的人才有这等眼福。

心里的痛

我离开故乡已经有好多岁月了,时间使我这个游人变老,我却相信俺的村庄还该是依然当初。那里仍是那么坦坦荡荡,然而,也仍是那么平平无奇,依然是村落、树木、五谷...... 圣洁的爱无私,它对它本身没有追求。我对于故乡的爱,属于这一种。爱的全心全意,所追求的是与故乡完全结成一体。我们很像洋槐花,我们既怀有追求结成一体的纯洁情感,同时也怀有追求分别和分享的纯洁情感。

小时候,我跟着父亲到了西地里,父亲指着地里的土堆说道:“这个,是你爷爷的坟头。那个,是你大爷爷的......”老父亲每年都带着我去上陵。后来,父亲离我而去,大哥承担起了父亲的角色,带着孩子们上陵,重复着父亲的话语。

故乡,没有变。

我也没有变,在我的心中,故乡早已坚如磐石。


2025年9月23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4

标签:美文   丰县   故乡   乡愁   村庄   白衣   父亲   恩师   时光   地方   河里   母校   洋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