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最近娱乐圈有个经典复刻桥段——曹云金老师又在相声里喊郭德纲“前恩师”了!这剧情堪比《西游记》里孙悟空每集都要提一嘴“俺老孙当年在蟠桃园”,只不过金子老师的目标不是摘桃子,是摘流量。有人说这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但回响成这样,怕不是在山谷里装了个5G基站?
说起来,这二位的关系比《三国演义》还长。曹操和刘备斗了一辈子都没他俩剧本厚,罗贯中要是活到今天,得连夜加更八十回:《曹云金三蹭德纲》《郭德纲冷对旧徒》《流量江湖恩仇录》……最后发现,最大的赢家是热搜程序员,头发都薅秃了。(敲键盘动作)“师傅,他们又上热搜了!”“快!给我速效救心丸和防脱洗发水!”
其实金子老师挺像现代版祥林嫂——不过人家念叨的是阿毛,他念叨的是“前恩师”。每次登台,观众以为要听相声,结果成了《走进科学》之《谁动了我的师徒名分》。上一秒说“艺术要创新”,下一秒接“当年我师父蒸包子……”(模仿捧哏)“您这包子是韭菜馅还是流量馅啊?”
当然,咱得客观。曹老师这波操作,堪称“古典蹭法文艺复兴”。你看啊,普通人蹭WiFi得蹲墙角,艺术家蹭流量得站台上。化用李白一句诗:“流量如青山,明月照沟渠。”青山是郭德纲,沟渠……咱不敢说,但沟渠里的水,倒映着青山的影子,还能收点门票钱。
再说这“前恩师”的称呼,听着比“前男友”还微妙。分手见人品,分师见功底。郭德纲那边专心养徒弟、搞剧团,仿佛在演《甄嬛传》的太后篇;曹云金这边频频回首,像极了《情深深雨蒙蒙》里追火车的书桓:“前恩师!你看看我呀!”可惜德纲老师不是依萍,他可能更想唱:“眼前的黑不是黑,你说的白是什么白……”
有人说这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但金子老师这属于“君子蹭流量,十年不断电”。当年师徒互撕是《雷雨》,现在成了《开心麻花》——包袱响了,但观众总觉得缺了点真诚。就像你前任突然天天在你朋友圈点赞,你还得琢磨:“他是想复合,还是想卖保险?”
不过咱也得替曹老师说句公道话:娱乐圈嘛,本就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李白早看透了:“古来流量皆寂寞,惟有蹭者留其名。”你看,杜甫忙着写诗,没空上热搜,现在小学生背李白比背杜甫多——为什么?因为李白会炒作啊!“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翻译成现代话就是:“哈哈哈我上热搜了你们慢慢熬!
最后送金子老师一句改编的《论语》:“学而时蹭之,不亦说乎?有流量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过要是蹭得太明显,可能就得改王勃的名句了:“落霞与孤鹜齐飞,前恩师共热搜一色。”
说到底,艺术这碗饭,靠本事吃是满汉全席,靠流量吃是方便面——闻着香,但吃多了容易虚胖。希望金子老师早日从“前恩师”的剧本杀里杀青,毕竟观众更想听的是好相声,不是《师徒变形计》第N季。谢谢各位!
更新时间:2025-10-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