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运会倒计时10天的日子,广州办了一场别出心裁的大秀。
01.
海心桥上,一场别出心裁的大秀
10月29日晚,“广州之夜”比音勒芬时尚大秀登上央视直播,胡兵、郝允祥、金大川等国际名模也惊现海心桥,来了一场户外时装大秀。
很多网友惊呼:原来海心桥还能这么玩!
我昨天看直播的时候,突然想起2010广州亚运会时的一句话,叫做:以城市为背景,以珠江为舞台。

你看,胡兵漫步于海心桥,脚下的珠江波光粼粼,这样的舞台璀璨又灵动,身后的珠江新城,则用壮美的天际线为这场大秀筑起最强背景板。
这一刻的海心桥,化身为广州之眼,化身为世界级的光影T台。
这样的“舞台”,这样的“背景”,不仅成就了一场非凡的时装大秀,更成就了一座城市面向世界的从容与自信。
这样一场别出心裁的时装大秀,也给即将开幕的全运会,营造出一种年轻、时尚、动感的氛围。

图片来自程贺彬(@hobin-MK813)
02.
T3开通,广州建成全球最大单体机场
不仅如此,广州为迎接全运会10天倒计时,还准备了另一道硬菜。
就在今天,大湾区又一个超级工程——白云机场T3航站楼正式启用,标志着全球最大单体机场在广州诞生,也为全运会的观众们营造了一种国际都会级的迎宾气场。
参观T3航站楼之后,我的印象如下:
颜值不错,走进T3,到处都是鲜花绿植和大型艺术装置,美得像逛花园,这一点借鉴了新加坡樟宜机场,将自然、艺术融合到一起。
设计感出众,室内设有岭南特色商业街区,逛着像个大商场。另外,屋顶的“巨型稻穗”让人印象深刻,非常好地呼应了广州“五羊衔穗”的传说。

图片来自广州日报
细节感满满,比如洗手间可以当景点逛,你没听错,T3居然连洗手间都卷,一定要打卡。而且整个航站楼内的设计,一改常规的工业风冷色调,而是以暖色调为主基调。
有观景台和瞭望塔,适合带小朋友看飞机起飞,据说这个是国内大型机场的首创,但需要预约。

图片来自广州日报
一言以蔽之,T3是想把效率导向的交通枢纽,变成值得停留的“旅游目的地”,这个和新加坡机场的理念有点像,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
众所周知,最近几年,广州的航空吞吐量从全国第三降至第四,就因为广州是“单机场城市”,而排在广州前面的都是“双机场城市”,这让广州怎么打?
此次T3的开通,让白云机场的容量显著提升,未来每年的客流吞吐量有望达到1.2亿人次,货邮吞吐量有望达到380万吨,一举成为全球最大单体机场。
有分析认为,这个容量已经完全不输“双机场”城市了,广州终于突破了单机场的容量瓶颈,可以甩开束缚建设国际航空枢纽,以后别再拿“单机场”来质疑广州的航空枢纽能力。
而且,和双机场相比,单机场也有自己的优势,一方面对中转客流更友好,无需两头跑;二是建设成本更低,比如机场一般需要配备轨道交通,而单机场扩建,配建成本就低得多。
03.
广州的思路是:办赛事就是办城市
这届全运会,广州有个口号是“办赛事就是办城市”,意思是将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过程,转化为推动城市发展升级的战略机遇。
最近两年,在迎接全运会的氛围中,广州各项工作显著提速。
比如,以赛事为催化剂,加速城市基础设施与产业升级,像T3航站楼、东环城际、琶莲城际、广惠城际近期集中开通,以及投资额高达295亿的OLED显示面板生产线项目开工,相信都受益于全运会的助推。
再比如,以赛事为舞台,重塑城市软实力形象,通过“广州之夜”时尚大秀等创新活动,广州将海心桥、珠江新城天际线等城市地标转化为世界级秀场。这种“以城为景”的策划,极大提升了城市的国际传播力和文化吸引力。

图片来自程贺彬(@hobin-MK813)
另外,还可以赛事为节点,优化城市长效治理。为迎接全运会,广州围绕30个场馆开展17个精致街区建设,增加口袋公园、打通各种步行动线、优化公区设计等等,提升了市民的居住品质。
广州这个思路,让赛事的短期聚焦转化为城市发展的持久动能,让大型赛事与城市治理同步推进,最终使盛会红利惠及每位市民的长远生活,实现“赛时精彩”与“赛后宜居”的融合。
更新时间:2025-11-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