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圈”了!高明古椰贝丘文物登上省级展→

9月28日,“看见岭南——广东省‘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成果展”在南越王博物院(王墓展区)正式开展,将展至2026年1月4日。高明古椰贝丘遗址26件文物首次登上省级平台展出,吸引了参观者目光。

讲解员在介绍高明古椰贝丘遗址情况。

本次展览汇集了1990年以来广东省11项“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及省内重要遗址的361件/套文物,串联起岭南从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的历史脉络,从考古的角度阐释岭南文明,以考古发现展现岭南融入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历史进程。

部分文物。

古椰贝丘遗址位于佛山市高明区古耶村鲤鱼岗,是距今约5800-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贝丘遗址。遗址保存较为完好,发掘出土的遗物种类丰富,包括石器、陶器、骨贝蚌器、木器等有加工痕迹的器物及大量的动植物遗存,为研究这一时期珠江三角洲史前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古自然环境及古海岸线的变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研究材料,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重要遗址。

为保护并利用好古椰贝丘遗址的文化资源,高明区对遗址考古研究资料进行全面的整理,形成完整的成果资料,并与广东省考古研究院合作成立贝丘遗址研究中心,深化广东史前考古研究平台建设。先后完成《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椰贝丘遗址保护规划》及《古椰贝丘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的编制,为切实做好古椰贝丘遗址科学保护与活化利用谋划好顶层设计。未来,高明将继续深挖古椰遗址文化内涵价值,因地制宜,加快推进遗址公园建设,以全新的方式打开历史的大门,为中华文化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26件参展的文物,主要是来自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山大学、暨南大学等研究机构以及高明区博物馆。在“看见岭南——广东省‘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成果展”民以食为天展区,全部是高明古椰贝丘遗址的文物,独立成章,体现高明古椰贝丘遗址重要的文化价值,充分展现了民以食天“食在广州,材源高明”的历史渊源,从学术上、历史上、文化上,确立了高明古椰贝丘遗址的学术地位和文化价值。

游客现场参观。

高明区博物馆负责人龙恩海介绍,接下来将根据展览的安排,把广东省‘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成果展”以文物加图、文的形式,在高明区博物馆巡回展出。还探索以文化赋能经济发展,结合三洲黑鹅、合水粉葛等地理标志产品和非遗美食文化,以及高明西江河鲜、合水生姜等食材,借助古椰文化品牌,尝试在经济发展,饮食文化方面协助打造高明特色饮食文化新元素,用文化助力高明高质量发展。

观展指南

展览名称:

看见岭南——广东省“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成果展

展览时间:

2025年9月28日至2026年1月4日

展览地点:

南越王博物院(王墓展区)综合陈列楼三楼临展厅

阅读

推荐

视频

推荐

高明发布微信编辑部

来源:高明融媒体中心、高明博物馆

编辑:高明融媒体中心麦颖琳

审校:罗小君、黎翠怡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30

标签:历史   省级   文物   高明   遗址   广东省   岭南   文化   南越   成果   博物馆   全国   展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