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开学14天,孩子差距已拉开

初二开学俩礼拜,班里那点差距,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了。

操场边的石榴树落了一地红果子,有的孩子书包里装着刚订正完的错题本,跑步都带着风;有的还揣着没写完的暑假作业,上课铃响了才慢悠悠从小卖部晃回来。

就像一群人同时被扔进泳池,有人早就憋着劲划水,争取早点摸到对岸;有人还在水里扑腾着玩水,等发现别人都快到终点了,才慌里慌张想起来要游,手脚都不知道该怎么摆了。

说真的,初二这道坎,跟初一真不一样。

不是说初一能糊弄,只是初一的课本,就像学校门口的麻辣烫,随便选几样煮煮,味道差不到哪去;到了初二,突然给你上了道九转大肠,火候差一点,要么没熟嚼不动,要么太烂没味道,想混过去?

门儿都没有。

比如我邻居家那小子,刚上初二那会儿,天天放学回家还抱着平板打游戏,他妈催他写作业,他就梗着脖子喊“初一我不也这么过来了?”

结果第一次周测,数学卷子发下来,红叉叉密得像蜘蛛网,他盯着分数看了半节课,下课铃响了都没动地方。后来他妈跟我念叨,说那晚上孩子躲在房间里,台灯亮到后半夜,第二天眼泡肿得跟核桃似的。

你看,谁不难啊?

班里那几个常年考前几名的,上次我去接孩子,还撞见他们在楼梯间对着物理题愁眉苦脸。只不过人家愁完了,掏出笔接着算;另一些人愁完了,掏出手机刷起了短视频,刷着刷着就忘了愁啥了。

差距啊,就这么一点点拉开的。

我见过太多孩子,一看到复杂的数学题就皱眉,好像那题目长了刺,多看一眼都能扎着手。

其实哪有那么吓人?

函数图像再扭曲,也不会从纸上跳出来打你;物理公式再绕,顶多让你算错几道题,总不至于让你考试考到进医院吧?

我上学那会有个笨办法,现在想想还挺管用——一道题,看第一遍没思路,那就把课本相关的章节再翻一遍;第二遍还不会,就把例题拆开来一步一步对着看;第三遍依旧没头绪,那就找老师问,哪怕老师觉得这问题简单得可笑,也硬着头皮问。

你猜怎么着?

问得多了,老师反而觉得这孩子实在,后来还总主动给我划重点。

就怕你脸皮薄不敢问,就怕你总是看一眼题,心里嘀咕“这题肯定难”,然后赶紧翻到后面找简单题做。做对几道简单题,就觉得自己学得还行,飘飘然的。

可中考又不是慈善机构,它专挑你怕的、躲的题考。等到那时候,别说跟不上别人,估计你连自己当初是怎么掉队的都想不起来了。

所以真的,学习这事儿,跟聪明不聪明关系不大,关键看你能不能在一道题面前死磕。

脸皮厚点,别怕问,别怕错,路才能越走越宽。

再者,数学、英语、物理这三门课,就像是游戏里守关的三个BOSS,一个比一个难缠,你想通关,就得一个一个跟它们耗。

比如数学,课本很关键。

几何证明题里的辅助线,函数题里的动点问题,还有最后那道能难倒一片人的压轴题……光听名字就让人头疼。

但你再怕也没用,得先把课本吃透。

什么叫吃透?公式不光要记住,还得知道是怎么推导出来的;概念不光要背会,还得能举几个例子说明白;课后例题不光要会做,还得能讲清楚每一步为啥这么做。

这些都做到了,才算有了跟数学较劲的资本。

刷题肯定得刷,但不能瞎刷。基础差的,就从课后题、同步练习册开始,先保证简单题、中档题不丢分;成绩中等的,就找些综合卷,慢慢往难题上靠;想冲高分的,再去啃那些竞赛题、压轴题。

最关键的是错题,错了的题,必须像盯小偷似的盯着它,把错误原因写在旁边,隔三差五拿出来重做一遍,直到闭着眼睛都能做对,那才算把这道题彻底拿下了。

还有英语,背单词就是修行。

我同事家孩子,初二上学期英语月考,阅读理解错了一大半。

拿着卷子回家,他爸一看就火了——好多单词都是课本里的,这孩子压根不认识。说白了,就是单词没背到位。单词量不够,做阅读理解就跟看天书似的,只能瞎蒙;写作文更是抓瞎,翻来覆去就那几个简单词,想表达点复杂的意思都做不到。

所以啊,别找借口说“背了也记不住”,谁不是背了忘、忘了背?

我上学时背单词,把单词卡揣兜里,走路看,吃饭看,甚至上厕所都瞅两眼。一天背20个,忘了10个,那也记住10个了;一个月下来,也能攒下几百个。语法固然重要,可那是骨架,单词才是肉。

没有肉,光有骨架,那叫骷髅,能好看吗?

最后是物理,前期别偷懒。

八年级上册的物理,其实真不算难。力、质量、密度,这些概念跟生活离得近,逻辑也清楚,只要把公式记牢,计算细心点,得分不算难。

但就因为不难,好多孩子就松懈了,上课懒得记笔记,作业马马虎虎应付。

结果到了八年级下册,压强、浮力、功和机械能一来,难度噌地一下上去了,之前的基础没打牢,这时候再想补,就跟在泥泞里跑步似的,怎么都跑不快。

比如我认识个物理老师,他总跟学生说:“八上物理是给你搭梯子,你得趁着梯子稳当,赶紧往上爬两步。”提前把力学的知识点过一遍,做几道典型题,等到下学期真学的时候,就能轻松不少。

这世上哪有那么多突然的开窍?不过是前期铺垫够了,水到渠成罢了。

最后,我得说说情绪。

学习难吧?可比起管着自己的情绪,有时候学习都算轻松的。

初二的孩子,正赶上青春期,情绪就像夏天的天气,前一秒还晴着呢,后一秒可能就狂风暴雨。同学不经意说句话,可能就觉得被针对了;家长多叮嘱两句,立马就炸毛,摔门躲进房间。

我表姐家闺女就那样,有次因为一道数学题没做出来,眼泪啪嗒啪嗒掉,把笔一扔说“我不学了”。表姐急得想骂人,后来忍住了,拉着闺女去小区里散了散步,买了个冰淇淋。

回来之后,那孩子自己拿起笔,没一会儿就做出来了。你看,情绪上来的时候,硬逼着自己学,效率低得可怜,还不如先停下来。

这种时候,不妨出去跑两圈,让汗把烦躁冲掉点;或者找好朋友聊聊天,哪怕吐槽两句也行;画画、拼乐高、听首歌,干什么都行,就是别拿手机当救命稻草。手机那东西,看着是能让人放松,其实是在偷偷吸你的时间和精力。

你越想靠它逃避学习,它越把你往深坑里拽,最后想爬都爬不上来。

真的,学习路上最大的敌人不是难题,是坏情绪。难题再难,顶多是块挡路的石头,搬开了就完事;情绪崩了,那可是个陷阱,掉进去就容易爬不出来。

常听人说“稳住初二,就等于半只脚踏进了重点高中”。以前觉得这话有点夸张,现在想想,还真有道理。

因为初二就像个筛子,筛掉那些怕难的、偷懒的、管不住自己的。能稳住的,哪怕进步慢一点,一步一个脚印,最后也能笑着走到终点。

别指望有什么捷径,什么“快速提分秘籍”“学霸同款笔记”,没用。真正管用的,就那几样:遇到难题别往后缩,数英物三门课实打实啃下来,情绪上来了能自己压一压。

前几天碰到我高中老师,他说过句话挺实在:

“上学就像打怪升级,谁没被怪物虐过几次?初二这关的怪物是厉害点,但只要你不放弃,多试几次,总能找到打它的办法。要是中途认输了,那只能从头再来,没人能替你。”

想想也是,等将来回过头看,那些在初二咬着牙熬过来的日子,那些为了一道题熬红的眼,那些因为考得好偷偷乐的瞬间,都会变成底气。

毕竟,能打赢硬仗的人,走到哪都差不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8

标签:育儿   差距   孩子   情绪   课本   物理   单词   作业   老师   简单   英语   难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