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郎牵手纪录片《喜事》!如何用一瓶酒来讲述“喜文化”?

  今日,郎酒庄园又逢“喜事”。

  9月7日,红花郎与《喜事》纪录片的合作发布会在赤水河左岸郎酒庄园召开。这场联结 56 个民族婚俗文化与酱酒消费场景的跨界,不是一次简单的品牌活动,而是标志着酱酒品类从“产品销售”向“文化认同”的本质迭代。

  从2003年上市,开启消费者心中一抹红红火火的认知,持续20余年,2024年底已稳坐中国宴席市场酱酒销量第一,如今联合《喜事》,既有传统弘大民族文化情绪又融合国人细腻感情的IP来叙事,是红花郎升级打造喜事白酒第一品牌的信号和决心。

  毕竟,没有哪个品牌能像红花郎这样,把“喜事”从一句广告语,变成跨越民族、穿透文化、扎根消费者体验的真实共鸣。

  【01 “有喜事,红花郎”:一场真实的“双向奔赴”】

  “今年的5月份,我与我的爱人终于步入了婚姻的殿堂,没有意外,我们的婚姻用酒就是红花郎。”参加了“红花郎·浪漫庄园游”活动的新人代表如此说道。

  “没有意外”,就是对红花郎最好的认可。

  在白酒行业,“文化营销”早已不是新鲜词,但“同质化严重”成为痛点,大多数企业缺乏能与消费者情感深度绑定的载体。

  正如郎酒销售公司红花郎事业部总经理杨飞所言,红花郎与《喜事》的相遇并非偶然,而是红花郎产品深入消费者的喜庆心智与喜事所表达的内核的”珠联璧合”,是在国人心中深层次的精神契合和价值共鸣。

  细看之下,红花郎与《喜事》的合作,从一开始就带着“必然性”——两者的底层逻辑,恰好契合了当下白酒品牌破局“同质化”的核心需求:用“真实的匠心”匹配“真实的文化”,再落地到“真实的消费场景”。

  从匠心维度看,两者是“慢工出细活”的同行者。

  《喜事》纪录片并不是一部速成的商业片。

  现场,总导演王晓兵动情讲述《喜事》制作故事,前期耗时八年,从四川丹巴到黑龙江饶河,从云南傈僳族聚居地到内蒙草原,整个团队走访调研数十个少数民族,只为记录最原生态的婚俗仪式。赫哲族的鱼皮嫁衣需要 80 张鱼皮手工缝制,羌族的“云朵上的婚礼”要翻越几座山才能完成流程,几十人靠着双脚一步步走过,这种“不计成本”的打磨,与红花郎的酿造逻辑如出一辙。

  从文化维度看,两者是“非遗与非遗”的共振者。

  红花郎的底气,在于其背后“古蔺郎酒传统酿造技艺”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生长养藏”的酿造法则到洞藏老酒的稀缺性,每一瓶红花郎都是非遗技艺的具象化产物。而《喜事》纪录片的核心,是记录56个民族即将失传的婚俗文化,目前已获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背书,甚至计划为56个民族完整婚俗申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 “双非遗” 的绑定,远比行业内 “找个文化 IP 贴标” 要扎实。

  从消费场景维度看,两者是“需求与供给”的契合者。

  众所周知婚宴是白酒行业的“必争之地”,但多数品牌忽略了新人对“婚礼记忆点”的深层需求。

  红花郎的独特之处,在于把《喜事》的“喜事内容”与自身的“婚宴场景”完全打通:消费者买红花郎办婚宴,不仅能获得“3 天 2 晚郎酒庄园游”(专属客房、烛光晚餐),还能在《喜事》纪录片里看到不同民族的婚俗智慧,甚至能在庄园拍摄融合民族元素的婚纱照。

  现场,红花郎事业部副总经理赵雷介绍,截至发布会前,已有 2429 对新人参与这项活动,这个数据背后,是消费者对 “有情感温度的婚宴”的认可。

  “红花郎与《喜事》情投意合,服务人民美好生活。”杨飞在活动现场如此强调。

  对比行业中常见的市场活动逻辑,红花郎更像是“用喜事内容唤醒需求,用庄园体验满足需求”,让“有喜事喝红花郎”从一句口号,变成了可感知、可参与的消费闭环。

  【02 冲击喜事白酒第一品牌!红花郎如何重塑酱酒喜庆赛道格局?】

  从一瓶酒变成融合在喜庆和幸福的婚宴场景的代表性符号,红花郎与《喜事》的合作,不止是品牌自身的升级,更为市场带来一个重要启示:在消费升级的当下,白酒品牌的竞争已从“产品力”“渠道力” 进入“文化力+体验力”的新阶段。

  而红花郎通过这场合作,正在重新定义酱酒喜庆赛道的“游戏规则”。

  对红花郎而言,这场合作透露了其品牌从“婚宴用酒”到“文化符号”的转变。

  更重要的是,《喜事》的“正能量属性”(传递民族团结、乡村振兴)与红花郎的“国民品牌定位”高度契合,这种定位,让红花郎在与其他酱酒品牌的婚宴竞争中,跳出了“价格”“渠道”的单一维度,用“文化认同”建立了更高的品牌壁垒。

  对酱酒婚宴市场而言,红花郎则正在重构“竞争逻辑”:从“产品”到“体验+文化”的消费心智深入。

  有业内人士表示,红花郎的做法,是给婚宴市场注入“软性价值”。一方面,通过《喜事》纪录片提供 “文化内容”,让新人感受到 “婚礼不只是仪式,更是文化传承”;另一方面,通过郎酒庄园的“沉浸式体验”,让新人在“生长养藏”的酱酒原产地留下幸福记忆。

  整体看来,对红花郎而言,这场合作只是其“向中国婚宴市场第一品牌发起进攻”的重要一步;但对整个白酒行业而言,这或许是一个新的起点。

  当更多品牌开始思考“文化如何真正落地”“体验如何真正打动消费者”时,白酒行业才能真正从 “价格战”走向“价值战”,从“产品竞争”走向“文化竞争”。

  而红花郎,无疑已经走在了前面。

  ——END——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0

标签:美食   喜事   纪录片   红花   牵手   文化   婚宴   品牌   白酒   庄园   婚俗   消费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