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中医杨小平。
昨天后台收到一条留言让我印象深刻,一位患者朋友提到,自己查出慢性萎缩性胃炎已经有些年头了。
期间尝试过多种药物,也试过中药调理,疏肝药、补肾药、升阳药、养血药等,能试的都试了,但还是时好时坏,治不好,这让他非常气馁,想要放弃但又怕癌变。
我和这个患者视频,详细的看诊后,我认为萎缩性胃炎的两大根源——脾阳虚和心阳虚,要同时解决,才能避免病情反复,让胃里不再“翻江倒海”。
老胃病的两大根源
从中医理论来看,心主宰全身阳气,其核心作用之一是温煦。脾胃位于中焦,属阴土,依赖心阳来维持功能稳定。
心阳不足时,脾胃失去滋养,运化无力,脾胃虚寒,进而出现胃脘冷痛、喜温喜按、食少腹胀、腹泻便溏等不适。
此外,心阳还能推动血脉运行,将脾胃生化的精微物质输送到全身,并反哺脾胃,为脾胃提供持续能量。
若心阳虚,推动无力,脾胃运化失常,水谷停滞中焦,形成食积或湿阻,从而出现食欲不振、腹胀、大便溏泄或便秘等不适。
心还藏神,心神调控全身气机,脾胃气机的升降也受其影响。心阳不足时,脾胃气机紊乱,吸收和运化功能下降,会出现腹胀、失眠、嗳气、反酸等不适。
总的来说,心阳虚导致脾胃问题的核心机制在于心阳对脾胃的温煦、推动及气血支持作用减弱,心阳这个“发电机”都没有能量了,还怎么给脾阳供电呢?自然会陷入“心脾两虚”的恶性循环。
心脾同调是关键
针对此类问题,要遵循“心脾同调”的原则。若心阳虚较重,可参考桂枝甘草汤加理中丸进行调理,温补心阳,健脾益气,恢复全身阳气,温煦脾胃,增强运化功能。
若心阳不足导致气血双亏,可参考归脾丸,益气补血、健脾养心,既补心阳推动气血,又健脾生化气血,打破恶性循环。
除了药物调理,养护心阳也很简单。可以通过一些物理方法,如正午晒太阳、晨起适度活动、睡前用温水泡脚等,为心阳“添柴”。心阳充足,脾土湿浊得以化解,脾胃功能自然增强,问题也会减少。
现代社会压力大,很多患者朋友熬夜、贪凉、焦虑成常态,这些不良习惯都在悄悄损耗心阳、脾阳。当阳虚到一定程度,脾胃就会变得更加脆弱,只有对症治疗,才是治病的良药。
——————
我是河南公立三甲医院的中医杨小平,与各类肝胆脾胃病打交道已有四十多年了,也经常做各类癌症/肿瘤术后纯中药调理,如果你有相关问题,可以说说。
(注:文中提到的中药方需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使用,一定不要自行用药。)
更新时间:2025-08-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