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老人在空调房为何容易“隐性脱水”?如何科学补水?

76岁的李老伯打开空调,想着悠闲地享受夏日的清凉,可不知怎么的,总觉得身体不得劲儿:喉咙口有痰,黏黏的,吃了化痰药也咳不干净;人总是莫名的烦躁,孙子来看他,他还嫌吵闹烦人,将其轰走;关节肌肉都酸痛,吃了关节炎药也不管用……其实,这很可能是老年人的夏季“隐藏杀手”——隐性脱水在作祟。

对李老伯这样的老人,身体缺水的警报器——“口渴感”,常常会失灵。他们感觉不到明显的口渴,身体却在不知不觉中严重缺水,引发一系列不适。在炎热的夏季,尤其在干燥的空调房里,这种风险急剧攀升。

一、为何老人成了“隐性脱水”的高危人群?

脱水,即身体失水多于进水。年轻人脱水会口渴,但老年人却常“静悄悄”,原因主要有三点:

1、“水库”缩水:肌肉是储水大户,而脂肪中储存的水分较少。根据具体成分不同,肌肉中的含水量是脂肪的2.5-5倍。老人随着年龄增长,肌肉逐渐流失(肌少症),身体储水能力大幅下降。

2、“节水阀”老化:肾脏负责调节水分。它可以浓缩尿液,将我们人体需要的水分重新回收。老年人肾功能衰退,浓缩尿液“节水”能力减弱,水分更容易随尿流失。

3、“警报器”失灵:大脑的“口渴中枢”敏感性显著下降。即使身体已缺水,血液变浓,老人也可能感觉不到或很晚才感到口渴,这是“隐性脱水”的重要原因。

其他推手还包括:某些药物(如利尿剂、导泻药)、发热、呕吐腹泻、糖尿病(高血糖致多尿)、认知或表达障碍(如痴呆)等,也会增加脱水风险。

二、隐性脱水会引发哪些健康危机?

隐性脱水绝非小事,它会引发一系列健康危机:

1、血液“变稠”:血流速度减慢,黏稠度增加,增加血栓(脑梗、心梗)风险,还可能加重心脏负担。

2、废物堆积伤肾:水分不足影响肾脏清除废物,损害肾功能,尤其对肾病患者雪上加霜。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肾前性肾功能衰竭”,严重危害健康。

3、痰黏难咳易感染:老年人活动减少,呼吸道黏膜的纤毛运动功能减弱,排痰能力本身就偏弱。如再加上因脱水导致呼吸道干燥,痰液黏稠难咳,则易诱发肺炎,对慢阻肺老人尤其危险。

4、关节肌肉痛、乏力:代谢废物堆积,肌肉能量代谢障碍,导致酸痛、僵硬甚至痉挛;关节软骨润滑不全,关节缺少润滑,关节活动时骨面摩擦加剧,引发疼痛。

5、大脑“宕机”:精神萎靡、烦躁、头晕、注意力差、反应迟钝,甚至意识模糊(谵妄),常被误认为“老糊涂”或中暑。

6、便秘:粪便的形成需要水分的参与。如果缺少水分,摄入的膳食纤维便不能充分膨胀。同时,脱水时肠道对大便里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大便将变得更加干、硬且体积缩小,排便更加困难。

7、摔倒风险增加:脱水可能导致血压下降,头晕和乏力,摔倒风险剧增。

三、如何发现老人“脱水”?

依靠口渴来判断并不可靠,家人或照护者需观察这些“蛛丝马迹”:

1、看尿液:

颜色变深:淡黄(健康)→深黄或琥珀色(缺水),晨尿颜色最关键。

尿量减少:次数、量是否明显少于平时、24小时尿量是否显著减少等。

2、看口舌与状态:

口舌干燥:是否有嘴唇干裂、舌头干燥有裂纹

精神变差:是否感觉到异常疲倦、烦躁、反应迟钝、糊涂

血压突降/头晕:尤其站起时头晕眼花(体位性低血压),常是脱水信号。

3、其他参考(个体差异大):眼窝凹陷(严重脱水)、短期体重莫名下降(1-2天降1公斤≈失水1升)、腋窝异常干燥。

重要提示:单靠一项难确诊,需综合多项观察。若出现精神差、头晕、尿少色深、血压降,务必及时就医。医生可通过验血(渗透压、电解质)、验尿(比重)精准判断。

四、如何科学“补水”?

喝多少?个性化是关键。根据《中国老年人临床水化实践指南(2024)》推荐:每日约30ml/公斤体重。举例来说,50公斤老人一天约需1500ml,相当于3瓶500ml的矿泉水。

核心原则是少量多次,别等渴了再喝。可以晨起空腹1杯温水(200-300ml)。上午、下午、晚上(睡前1-2小时)分多次喝,每次喝100-200ml。白天也可以随时小口喝:备水杯随手可及,可设闹钟提醒老人。

最好喝温/凉白开水,避免喝含糖饮料(果汁/可乐)、浓茶、浓咖啡(利尿)、酒。如果家里老人有照护者,也建议照护者每天对自理困难老人主动、耐心定时喂水,记录水量,观察尿色尿量。

但对于一些有特殊疾病的老人,喝水也要特别注意。如心力衰竭患者,需要严格遵医嘱限水,多喝会加重心衰;严重肾病患者尤其尿毒症患者也要严格限水(含汤粥),防止出现水肿和心衰。针对发烧、呕吐、腹泻患者,光补水往往是不够的,需在医生指导下喝补液盐,补水的同时也要补充电解质。

不仅要注意科学“补水”,老人夏日在家或外出,同样也要注意一些细节,包括:在空调房温度别开太低,26℃-28℃为宜,避免冷风直吹;室内可用加湿器或放盆水增加湿度;如要外出,避开高温时段早上10至下午4点;如果白天必须外出,一定要记得做好防晒,戴帽子、穿浅色衣服等,出门带水,尽量走阴凉处,避免中暑。

最后再次提醒,夏日空调房的舒适背后隐藏着老年人“隐性脱水”的风险,它无声无息,却危害深远。作为子女、家人、照护者,请擦亮眼睛,关注老人的尿液颜色,主动提醒他们规律饮水,尤其要留心心衰、肾病老人的限水要求。让我们用细心和科学,守护好家中“老宝贝”的水分平衡,助力他们安度水润安康的晚年。

闵行区中心医院老年科 罗渊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4

标签:养生   隐性   老人   空调   科学   水分   口渴   肌肉   尿液   老年人   关节   身体   风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